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课程创生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墨子巷幼儿园胡雪琼

(2020-08-12 08:40:46)

在课程创生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胡雪琼

 

借助黄晓晴工作室的平台我有幸参加了安庆市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此次的培训南京师范大学的王海英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饕餮大餐。王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幼儿本位的课程创生,诠释一日生活中课程的价值,分享课程创生经验指导教师如何去实施。

课程创生、留白意识、微型课程、深度学习、弹性思维......王教授给出了一系列的关键词。何为幼儿为本?课程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所需要?如何追随幼儿的兴趣审议的目的是什么?审议什么?

王海英教授提出:课程的立场要捍卫幼儿的权利,强化教师的支持,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以多个生动的案例分享,剖析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深度学习。

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王海英教授从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基于案例的解读,剖析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在案例“小小城市探险家”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城墙上的植物、城砖如何运上去的)审议幼儿的好奇心(是否是可以持续的),追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探索。

分析了幼儿深度学习过程:某个幼儿的好奇心——一群孩子的好奇心,围绕问题的讨论、扩散——猜测——使用工具探究——记录形成儿童海报。深度学习是以幼儿持续的好奇心为基础,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行知识迁移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

二、如何进行课程创生,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王教授表示:课程的创生,需要契机。作为教师要重视一日活动的教育价值,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教育的契机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等一日活动中,都可以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王教授以《阳光、玻璃和影子》为例,分享一位新教师如何追随幼儿的兴趣(发现地上的小人影子),推进幼儿的探究(给孩子一盒粉笔拓画出地上的影子轮廓),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发现影子移动了,猜测影子趁别人不注意会偷偷的走,教师在玻璃门上增加一个倒立着的小人)。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深度学习无处不在一次学习的结果是二次学习的对象。

分享我的一篇教育笔记

西瓜虫的秘密

前几天在操场的花坛里发现有西瓜虫后,天气暖和的餐后时间,带着小朋友一起出去散步,小朋友总是请求我“我们去找西瓜虫吧”。小朋友们捡起枯树枝在厚厚的松针下翻找西瓜虫,被找到的西瓜虫被小朋友团团围观,在一圈小细枝的扒拉下仓皇地爬着,再变成小圆球,胆大的孩子会用手去捏起西瓜虫

“你看我找到了西瓜虫宝宝”

“西瓜虫吃什么呀”

“西瓜虫真好玩,我一碰它它就变成一个小球,为什么呀?”

    问题可真不少,我还真答不上来。我就坦诚地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晚上回家去查找资料,第二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结果。

    我的反思:整个过程,孩子们对于西瓜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个好奇心是持续的,作为教授我支持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去翻找西瓜虫,观察西瓜虫,发现西瓜虫的变化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许多问题不得其解,急于知道答案,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身心是愉悦的,思维是积极的,用眼观察,用手去触碰感知,听小伙伴的猜测,动脑去思考,闻到了泥土的气息......甚至有害怕的情绪,鼓起勇气去触碰,觉得没啥可怕的。在这个尝试中,她克服了胆怯的心理。交流自己的发现,经历了一次多种感官参与的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可是过程中根本缺陷在于缺乏教师的支持,没有给孩子留白,去记录自己的观察和猜测,使用工具去深入地去探究,再去验证结果。结果只是查阅资料而获得的,停留在表面的感知,缺少深入探究获得经验,过程中没有形成幼儿的海报,缺少孩子的语言,在课程创生中,教师光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是不够的,需要对幼儿提供专业的支持。

三、今后我们该如何通过课程的创生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教师如何去做,从哪里入手?

首先作为教师要确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重视一日生活的价值,从书面的知识转向生动的生活,从简单接受转向在行动中学习避免只关注集体教学的现象幼儿园课程内容应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与周围的生活紧密联系。目前我们的课程处在使用多套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生成部分主题活动的阶段,江苏省的课程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之路,我们的课程建设也需要逐步实现的过程,在现阶段有既定的教学计划主题内容,也要有追随幼儿兴趣的课程创生课程,目前我们在课程创生中要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记录,鼓励幼儿去表达自己的猜测,实现幼儿之间的经验共享,为经验迁移做准备。

教师要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幼儿周围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现象、事物、文化、民俗等都是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发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实现生活的教育价值。

其次,“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这也是对于教师专业水平的考验,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要高度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以幼儿”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环境的设计要更多的激发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支持幼儿的需要,以促进幼儿的而发展为目的而不应该是考虑教师的管理需要,环境的评价追踪幼儿的反应

路漫漫其修远,通过这次的培训改变我对于课程的理解,在课程建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课程创生上我们可以开始积极的尝试,坚持幼儿为本的理念,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努力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