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隆镇笔记/尹燕忠

(2022-03-15 10:41:31)
分类: 散文

兴隆镇村笔记 尹燕忠

我在安城镇工作了三十多年,原来归栾湾乡的时候,沒少去了兴隆镇村,与这个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首是这个村有个八棱碑,又有关帝庙和龙王庙旧址,足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想念她,还因为在栾湾工作时采访写作过平阴县兴隆镇村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立,如今,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去年建起了革命纪念馆。 今年三月,阳光明媚,我又去了兴隆镇村,党支部书记杨立民、遴选书记郭瑞荣、第一书记陈明和文书杨峰、王翠同志向我介绍了情况,他们热情周到,工作大胆且又实干,村里工作焕然一新,令人振奋。 这个村位于乡境东北,北与长清交界,东南与肥城接壤,属原栾湾乡东部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耕地103公顷,人口959人。   据记载,明洪武年间建村,村头上立一石碑,上面写着“兴隆镇虎”字样,原有集市,是当地闻名的村镇,故名兴隆镇。1938年平阴县第一个村党支部就建在这里。   虎豹川是兴隆镇村一条崎岖狭长的大山沟,沟深路险,通行艰难。但古为鲁中一带唯一交通要道。为了改变行路难,清朝末年,四方义士踊跃捐资筑路,历时5年,用钱九万八千缗,崎岖蜿蜒20公里的虎豹川终成坦途,遂修建路碑亭,并在亭子的西北方向修建了一座小庙,保留至今。       修路碑亭又叫八棱碑,位于兴隆镇村南首,是建于民国二十四年的碑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肥城.平阴.长清三县交界处.山谷深幽,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崎岖危径,昔为鲁中南北要道,但路险难行,有歌谣说:“车行虎川,步步打响鞭,一辋三开辙,十步九转弯”,还有这样说的“宁走九江口,不在虎豹川走”之语,说明道路之艰行走之难,独轮车推大瓮的就过不去,民国年间,当地群众集资一万三千八百缗,齐心出工,劈岩石,培洼缺,补愦崖,伐乱荆,建成了通衢平坦大道,为记修路之事,修建了碑亭,碑文由曾任过数县知县的李传煦撰文,清末翰林庶吉士朱名炤书丹,亭联大字有当地知名人士高道远正楷书之,书艺很高,他是宋庄人,曾在肥城一带为名门望族家刻写碑文,逝于1958年,仅53岁,很遗憾,故称抽鸦片而致。   八棱碑在兴隆镇村中部,建于1929年建,修路碑及其碑亭取材于当地的青石,碑由8块高2.3米、宽0.6米的巨石扣结而成八面体碑柱支撑。修路记事碑文及募捐者姓名,都刻在八面体碑柱上,赞修路之盛举。八面体碑柱上覆有三层与之对应的八面体石沿。碑柱下面为八面体碑座,碑座每面都有造型生动、内容各异、雕琢精细的浮雕。其中有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冰鱼”“郭巨埋儿”“孟宗哭竹”“戏彩娱亲”,还有“三羊开泰”“鱼跃龙门”等吉祥物和民间传说图案。虎豹川修路碑亭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外,还有很高的书法、石刻艺术价值,引得远近人们驻足观瞻。 八棱石柱上的诗联: 山势盘礴接岱宗,险拟鱼凫与蚕丛。 参差盘磴走蛇龙,回厓沓障凌苍穹。 天梯石栈钩连通,羊肠鸟道轨不容。 环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涧起寒风。 回车叱驭判孝忠,马蹄轴折委蒿蓬。 错移太行移愚公,人力岂夺造化工。 亿自齐晋拘兵戎,历时又逾两千冬。 今日疆域已大同,不恃天险做坦墉。 善士捐金召役慵,削平险阻通要冲。 薅荆替治石横纵,万金椎牛击鼓咚。 千夫荷锤集田农,疑若有神施磨砻。 巨龙效顺劈华嵩,铲锄障碍蕺烟烽。 同道如砥可策聪,轮蹄杂還相追从。 夜行宛在月光中,朝来运望扶桑红。 冠盖如云西复东。宏规硕画繄谁功。 制文刊石留芳踪,愧无盲左之笔锋。 天柱地纽启鸿蒙,惠我行旅无终穷。 附:碑亭柱联: 山径辟蚕丛几见畏途来李白,邮亭逢驿使谁犹岐路问杨朱。 齐晋比兵争古道崎岖留战绩,陵谷今夷易征轮杂还度康庄。 折阪擎人畏道王阳嗟返辔,周行示我失途管仲识随骖。 牧马到襄城途迷七圣,石牛纳蜀道力借五丁。 关帝庙北紧挨着是菩萨奶奶庙,已坍塌无修复,而仍有旧迹可寻觅处。 关帝庙虽经岁月冲洗而颓圮,但后经热心人士李尚玉先生等率众修复,在原基础上,在北屋里又塑上关羽塑像,入大门即有旧碑一通,连同底座高余3.5米,东西宽4米许,碑文已漫漶不清,院东侧有几通尚玉先生撰文石碑,所记捐款姓名,修庙始末。北庙宇有两石柱, 上联刻: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下联刻: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多年前我在栾湾乡上班时采访了周盛山老师,了解兴隆镇全县第一个党支部建立的情况,经过详细调查,写成了“平阴县兴隆镇村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情况”,分别被市县党史刊物登载,2021年,这个村建立了纪念馆,这个房子是杨立民父母的宅子,北屋两间,西屋三套间,东屋一间。杨立民同志把当磨坊的北屋及东西房全让出来,建立了纪念馆。由这个院向东北方向,就是一个长长的巷道,当时的敌人来了,据老夏姑讲,还乡团队长丁传兴来包围支部开会人员,结果从巷道跑走躲进山洞里去了,敌人捕空,结果把西大门给烧了个半拉。 据老人回忆如下: 1938年,日军侵占平阴、长清后,到处设立据点.兴隆镇距长清的广里据点很近,因此,驻长清、平阴两县的日军经常到俺村进行“扫荡”,1938年5月我党为了发动群众抗击日军,大峰山区的党组织派员到毛铺、兴隆镇一带,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俺村的青年知识分子谷扩如经魏金三、崔健介绍率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谷扩如等同志经常在俺村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1938年9月谷扩如首先介绍代金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年仅16岁。然后他又介绍戴金华、戴召显两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 93 8年10月建立了兴隆镇党组织。全称是:“中国共产党大峰山八区兴隆镇支部委员会”。上级党组织任命代金琢为党支部书记、戴召显为组织委员、戴金华为宣传委员。 党支部建立后,积极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先后又发展了谷凯芝、张传功、张传良、杨茂更、戴召星、谷庆福、翟春生、谷凯兰、谷凯铭、周长明、谷庆星、周长甫、周盛坤、周广信、郭明汉等,截至1940年底,兴隆镇村已有中共党员20名。党支部有了这一批热爱人民忠于党的中共党员,便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在上级党组织的英明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各项活动,带领全村群众向敌人进行了灵活多样的斗争。 党支部建立后,党的老革命干部熊善隆、谷扩如、刘太东等领导经常到村指导帮助工作,回忆那时的活动,首先,设法保护好我党来俺村工作的干部。为了做到这一点,党支部组织党员秘密挖山洞,利用敌人不知,外人也不晓的夜晚挖地凿洞,弄上来的土全部倒在地里,当夜平好耙平,不露任何痕迹。在山上挖,在村里挖,还在谷家坟挖了一个大洞。记得摘了庙里的四扇门盖在了这个洞的上面,又加盖了半米多厚的土,还从谷扩如家拿去了一个尿盆放到了里面,这个洞起了很大作用;蔡杰民、刘太东、李如民等领导经常在这个洞里召开会议。还记得有一次八区区长谷开芳(兴隆镇人),回来后,被敌人发觉围困了。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我把他隐藏到这个洞里,因敌人监视严密,难以出走,谷开芳只好在这个洞里住了四个月,代金琢才寻机把他护送到肥城的大留。19 42年春天,熊善隆、谷扩如等县委领导在这个洞里召开过一次县委紧急会议。总之,支部把保护党政军的同志当成了一个重要任务,千方百计地完成。同时,也及时给他们报送了很多敌人活动的情况。有一次,戴金琢探听到了日军的情报,需要到肥城晓塘峪向刘太东同志报告。我和另三名党员化装成买卖人,推着一桶煤油,巧妙地通过了敌人的很多岗哨,行走80多里,天黑赶到,报告给了刘太东同志。 村党支部建立后,我们很快组织建立了妇救会、儿童团、红枪会等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做军鞋、送军粮,参军参战上前线。我们这个党支部,动员了35名本村青年,踊跃参加了抗日队伍。例如给本村一家富农扛活的青年张传河,经我多次促膝谈心、耐心教育,自愿参了军。经动员踊跃报名参军的谷凯宣,参军后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在毛铺被敌人围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党支部所处的革命形势是: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日伪军经常对我根据地军民进行“扫荡”。因此,组织群众对付敌人的“扫荡”是革命的需要。经党支部研究确定在歪脖子山上设了岗哨,由三名支委会成员轮流值班站岗放哨。还在山上堆了一堆石头,石头堆上盖个草帽,以便让全村的群众在家里和地里都能看到。并告知群众一般情况将石头堆推倒,特急情况,鸣枪报警。有一次,平阴、长清的日军合伙来俺村“扫荡”,因为站岗的发现早,及时将石堆推倒了,党员和村里的积极分子组织群众转移得很迅速,将牛羊等牲畜都牵到了西山峪和小艾峪隐蔽起来,所以敌人扑了个空,使群众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 党支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敌人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党支部刚建立不久的一天,平阴城里的一个汉奸,冒充抗日干部到俺村刺探情报,被我们识破,便将计就计以假当真把他捆了起来,派人送到了平阴城里,就说我们抓到了一个八路军。结果他被长官狠狠打了一记耳光。使这个汉奸有苦难言。 村党支部建立后,县大队的田化一政委给了支部三支枪,还经常给手榴弹,使全村有了对敌斗争的武器。 1939年广里店据点的敌人来村把抗日村长杨茂更的房子烧掉8间。为了教训敌人,村党支部的三名成员和一名党员赶到五里河等敌人返回时进行隐蔽打击。不一会从东面来了一辆汽车,上边坐着日军,等汽车靠近时,戴金琢和四位同志一齐向敌人扔去了手榴弹,并开了几枪。吓得日军停车散开,摆开了战场。因为敌强我弱不能硬拼,所以用你追我走打游击的战术,打击、扰乱敌人。 根据县委指示,党支部组织人员多次截断敌人电话线,破坏其通讯设施。接到任务后,党支部的三名同志便带着几个党员立即出动。在东、西两边设上岗哨,探视敌人动静,从广里店开始截线,几个青年用肩膀一齐使劲扛线杆,很容易地就把线杆折断。有专人在后面把电线盘到肩上,计划截断带走。正在截着的时候,岗哨发现骑着自行车的敌人赶来了。听到岗哨的信号枪声,便飞快地跑进了栾湾的山里,把电线埋藏起来。就这样组织党员截断了敌人十多次电话线。除此之外,还不断在夜晚到广里、潘庄、龙泉、官庄张贴传单,前面的人先刷好浆糊,后面的人再去贴传单。采取这种办法震慑敌人,宣传发动群众。 如今的党支部,继承革命传统,奋发有为,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街道整洁有序,使人眼前一亮,支部村委投资二十四万元于去年建起了幸福院,支部村委靠上抓工作,老人非常喜欢。 如今的兴隆镇村才真正兴隆起来了!   2022、3、15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