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物古迹 |
1、望口山渡口
望口山渡口,位于平阴县城东北8公里处的望口山村西。始建于雍正二年(1723年),兴隆于雍正五年(1726年),原为大清河上的古渡口,黄河改道后为黄河渡口,对岸为东阿县的朱家圈。古为木帆船、人渡,现有铁壳机动船2只,木船1只,每天运送来往车辆百余辆.行人300—500人,即方便了两岸群众的交往,又为栾湾乡的建材外销开辟了重要销路。 渡口东的望口山上,建有泰山老母庙,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邻近村庄的人们,有到泰山老母庙赶山会及登高望远的习俗。渡口附近的人们或聚于山头,或散于河沿,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尽情玩乐。久而久之,九月九日也成了望口山渡口最热闹的日子。
2、牛头石桥
牛头石桥,位于安城镇西北4公里左右东平洛村东的安栾河上。石桥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东西5孔长40米,宽7米,高5米,中间两孔为拱形,从西往东第二孔桥上端南北各雕有一个凸起的牛头,造形生动.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古桥全用外地的青石建成,桥面有的巨石长4米,宽1米,厚0.3米。 传说建这座桥所有的石头,全是一头大黄牛从外地运来的,来来往往,一直运了一个多月,最后一车石头运到工地时,还没等石料卸完,黄牛就死在车辕上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头为建桥用尽了力的黄牛,便把牛头刻在了桥上,并把这座桥叫做牛头桥。 石桥历经300多年风雨剥蚀,马踏车轧,不陷不斜,基本完好,至今仍是人们跨越安滦河的主要桥梁之一。后于2001开挖南水北调工程时破除,两牛头雕刻运送县博物馆收藏。
3、陈家贞节牌坊
陈家贞节牌坊,位于原栾湾乡南栾湾村北,原栾湾乡政府西500米处,清雍正八年(1730年)三月立。牌坊为肥城县知县何经永、彭亮,儒学教谕丁景。训导岳介,典史张豫撰文书丹。 坊为两根立柱和一块横额扣结而成的一洞式石坊。上有巨石凿成的石脊覆顶,宽3.55米,高4米。两边雕刻精细的石柱高4米,宽0.55米。中额正楷书写:“贞节流芳”四个大字。上联额为正楷:族表陈大法妻冯氏贞节之坊(后四字文革中被凿掉)。牌坊下端石柱两侧均有石鼓形护础,正面两侧有造形逼真的石狮镇守,(现仅存一狮)。这个牌坊是中国封建社会残害妇女身心、束缚个性自由、婚姻自主的活教材。2001年被南栾湾村以修建道路和桥而被砸烂,县里追查,令其村检讨其过。作孽之徒得到应有报应。
2019.11.18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