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物古迹 |
平阴张氏新茔碑铭,位于原栾湾乡近镇村(古曾为近镇村)南。 碑为圆形龟趺,通高2.90米,宽0.85米,厚0.20米,圭形碑额上书:“平阴张氏新茔碑铭”。2行8字。楷书,尖地阴刻,正文19行,满行54个字,共约1200字。该碑由徵仕郎翰林院编修官李之绍撰文,从仕郎泉州路永卷县尹兼劝农事门人韩居敬题额,山东运司演盐司丰民场收支官孙男张履廉书丹。此碑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口日刊立。 据碑文得知,这是张氏迁茔碑铭,其“先茔居近镇邓山之阴,今迁其阳,相距里余”。虽“家世榆山…窀穸(墓穴)幸免无灭”,但昭穆已漫不可考。只知其祖父为张愿,伯父张进,父张山,叔父张荣,张贵,但皆不名,“潜晦弗耀”。上世“行业,湮逸无传”。 碑文中所谓张君,即张玉,字君。张君“早自树立”“读书通语、盂”,且能指诸事业。先是翰林丞徐公提举,因“感遇知赏”,凡事必“聿力亲执,劳贳力未几,百废俱兴,岁额增羡”。后掌管仓储,“虽取诸暮夜,无一钱尺帛之误”。张氏仕问所为,“里巷人望之,莫不加敬。听其议论,洒然心服”。 此碑铭,因系张玉乞铭,其“上世行业”已湮逸无传,故其碑文主要记述张玉之德行,概述张氏一家大规模迁茔改葬之事。 其碑对于研究元代之雕刻艺术,书法艺术、官职、风土等,仍不失为一件难得的实物资料。况又是名人李之绍撰文,故应更加保护。该碑1996年发现,1997年报经县政府依法登记保护。 2019.11.1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