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尹燕忠
尹燕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132
  • 关注人气:6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崔道怡老师讲小说创作的细节描写

(2019-10-26 07:08:25)
分类: 文坛诗话

为串项链选珍珠——细节:一个有生命的细胞 细节,构筑虚幻世界的一个个形象单元。它们经作家的艺术观察搜寻、捕捉、储存,由语言组合的具体形象凝结而成,或简约为一句形容、一幅画面,或繁复至一段描写、一个场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细节。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也是细节。 细节是小说的基本构件,有了它们才能进入创作机制。虚幻世界能给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贴其心的感受,就因其中每一构 件无不来自现实生活客观存在的诸多细节。 在生活素材中,细节是生活面上的一个个点;在小说成品里,细节是情节链中的一圈圈环。作为点,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细胞”(马尔克斯);作为环,它是串在“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福楼拜)。 艺术的生命在真实,真实的依托在细节。 恩格斯的定义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把“细节的真实”当做现实主义创作的前提,正是从实质上提示了细节在构筑形象体系中的作用与意义。现实主义作品的分量和价值,首要依靠“细节的真实”。不符合这起码要求,“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无从谈起。事实上,没有细节,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也是无从谈起的。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功,细节是艺术殿堂门口的试金石。 有没有、有多少细节,检测着、标志着作者的创作实力。有者多者,登堂入室;没有捕捉甚而不懂得应该捕捉细节者,只能在艺术的门外徘徊。 生活本身便由无数缺乏次序与联系、充满矛盾和偶然的细节组成。小说家对生活的体察与积累,总要一点一滴进行。创作从启动到完工,总要一枝一叶地从萌生到长成。化生活为艺术,须选取对题旨最有用处并具有独特性能的细节。“我费尽千辛万苦,为自己的项链选择珍珠。”福楼拜的比喻提示:尽管细节在生活的海洋里俯拾即是,但适合“自己的项链”的“珍珠”,却有待于选择。 唯有用敏锐的审美眼光去看取生活,细碎枝节才有可能生发出独特的性能。否则,没有感受生活在某一点上所蕴蓄的深沉意味,细碎枝节不过是些平淡无奇的原料。堪称珍珠的细节,并非单纯客观的事物,它是在审美之人发现时,取得其为艺术构件价值的;它是主观光照与客观美感,在生活这一个点上的会合。 细节选择的标准,应如福楼拜弟子莫泊桑所说:“生活是由最不同、最意外、 最相矛盾、最不调和的事物组成的。它是粗糙的,没有次序,没有连贯,充满了不可理解的变故。因此,艺术家在选定了主题之后,就只能在这充满了偶然的、琐碎的事件的生活里,采取对他的题材与主题有用且有特征的细节,而把其余的都抛在一边。”也就是说,选择的角度与尺度,取决于作家所确定的题材与主题。 那么,细节的价值和作用,就不仅是在自身之间对比,更重要的是相对题材与主题而言。惟有具备社会和自然突出的特征、能够鲜明显现人物性格与命运、深刻展示并有力表达题材与主题的细节,才是宝贵的珍珠。 “谁要是写出了全部细节,那他就失败了。”屠格涅夫指出,“必须选择典型细节——天才即在于此。”选择珍珠,已是进行艺术活动。但珍珠只有串上项链,才更闪现其光彩。在这一过程中,司汤达的做法是:“尽量清晰地勾画出性格,极其粗略地描绘出事件,然后才给添上细节。”他串项链的体会:“无论什么时候,你也不能像在工作中、在写作之际那样深刻地看见细节。” 在高尔基看来,“创作就是把若干细节组合成为或大或小具有完美形式的整体。”这是一道程序,既复杂又简单:任何一件艺术整体都能分解开来,若抽掉那条起着贯串作用的思想感情脉络、故事情节线索,读者所看到的,无非是一个个细节。这是一个奥秘,既艰难又容易:选择珍珠就已“费尽千辛万苦”,再把它们贯串起来组合成为“项链”,使能焕发总体光彩,更得为之呕心沥血。但只要你明确那条线,有时它会自然而然这样而不是那样地去串珍珠。 如果把小说家思想感情的取向和凝聚比做一条金线,那么写小说也就是在题材之内运用主题脉络去连接一个个生活细节——金线串珍珠。需要下工夫的是细节的运用:根据它们的不同价值,镶嵌于恰切有效的部位。惟有用巧妙创美心计安排情节,细小环节才有可能成为贵重的珍珠。否则,未能发挥细小环节推动情节进展的重大作用,即便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写,也只是从属于叙述的过场笔墨。 细节之被称为珍珠,固然在其自身素质,但其价值的兑现,又全在于发现者的美感创造。它是在创美之人运用它时,发挥其形象单元作用的:它是审美之眼与创美之心在情节的这一个环上的交汇。 通常时刻,选择细节的角度与尺度,取决于作家所确定的题材与主题。但有的时候,作家开 始不甚明确自己所要表现的题材和主题,而是由一个或几个细节触动了情思,引发了联想,此后才落实于他所要描写的客观对象和他所要抒发的主观意愿的。这种时刻,选择即运用,细节便不仅是构件,而成为了艺术的种子。 马尔克斯认为创作就是“一个有生命的细胞莫名其妙地繁殖的过程”。在他心目之中,“有生命的细胞”必须是“一个目睹的形象”。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能动手写一本书”。他小时候,手按冰块,觉得“烫手”,十五年后,这冷与热强烈反差的感觉,“繁殖”成为魔幻现实主义开山之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由此可见,细节可以是创作的出发点。 托尔斯泰完成《战争与和平》后,每天闭目养神,却被幻象袭扰:“一个身穿浴衣的美女,用她那忧郁的目光恳求地望着我。幻象消失了,但我已不能摆脱,她日夜追逐着我,我应该把她体现出来。《安娜·卡列尼娜》就是这么开始的。” 更重要的,细节应该是作品的支撑点。 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折了腿,鲁迅写这攸关命运的大事,不过用了一百多字。而写教小伙计写回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却展开描绘了五百多字。就因为孔乙己的性格凝聚于茴香豆。秤砣虽小压千斤,若没有茴香豆,就没有《孔乙己》。 有些时候,细节还能是主题的落脚点。 《麦琪的礼物》是全套的发梳和一条白金表链,而当夫妻相继捧出心中之至爱时,各自“特别引为自豪”之物都已割舍。于是,欧·亨利“对目前一般聪明的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授受礼物的人当中,这两个最聪明。她们就是麦琪。” 许多作家构思是从“一个有生命的细胞”开始的。鲁迅见过给孩子分茴香豆的落魄书生,生发闪念,这独特细节来自于灵感。欧·亨利为“说”出他那“最后的话”,去寻找“发梳”或“表链”,“费尽千辛万苦”,——细节攸关小说大旨。通常情况下,对生活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应不难办到。缺乏细节,也可以写故事。但成功的小说,至少应有独特细节。具备珍珠也似的典型细节,大都可谓优秀篇章。有的作品故事并不新奇甚至结构尚欠完整,但因具备特色鲜明、价值厚重的细节,反倒可能加工成为出色之作。细节的质量,标志着小说的成色。 然而,福楼拜那句话其实说的是:“我费尽千辛万苦,为自己的项链选择珍珠,只是我忘记了一样东西——线。”这是必然的,细节纳入情节才能成为小说。而我在此首要强调的,是“一个有生命的细胞”,是串在“项链”上的“珍珠”: 细节是真的,情节是假的——作为虚幻世界,小说都是假的。但它所含细节,必须真实。“在这种庄严的谎话里,如果细节上不是真实的,那它就毫不足取了。”巴尔扎克这话提示:“谎话”而能“庄严”,全靠细节真实。同时暗示:生活里极少非虚构的现成故事,有待运用“谎话”编织。 细节是实体,情节是载体——虚构的故事要吸引人打动人,靠的是直接诉诸读者感知的具体描写;情节无非传达信息,细节才能唤起美感。读者不会满足于只看故事梗概,而是要看有血有肉有生气有灵动的原著。有时看过了艺术整体,一些情节或许逐渐淡忘,独特细节却能记忆长存。 细节是重的,情节是轻的——细节大都来源目睹亲历,往往是心血的凝聚。不少小说家并不在意情节保密,而对独特细节,都会珍藏起来。因为,即便别人得到这一段情节,未必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但若得到这一个细节,就有可能独出心裁,别开生面。所以,独特细节应有专利。 细节是软件,情节是硬件——细节唯有纳入情节,才能显示它的魅力。作家一旦进入构思,细节情节便相依为命。福楼拜就因为还没有寻找到情节的链条,不禁发出感叹:“几个想法都才冒头。我还拿不定主意写哪一个好。真想写一点紧凑、激烈的东西。但我还缺少穿珠子的线……” “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能够把任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别林斯基)能得如此,靠典型的细节。又如巴尔扎克所说:“才能最明显的标志,无疑就是想象的能力。但是,当一切可能的组合都已被发掘完毕,一切情况都已被描写净尽,连无法做到的都已尝试过了,这时,作者坚信,若想再前进一步,惟有细节,才能构成作品的价值。

2019.10.26日早 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