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坛诗话 |

文学创作永无止境,文学作品的高低永远取决于作品的立意高深幽远上,因此,创作永无套子去循,有人说,创作规律是:定体则有,大体则无。这个不假!创作要借鉴古今中外,要超越别人,更要超越自己,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不断创新,永远创新,我在读书在听课,认真学认真读。但我也看到有人在讲创新思维,讲写人物写细节,这很对,但有些玄了,故做高深了,囿于一个角落,而没有谋大势看大局,好像盲人摸象,弄到那里说那里,光故事没人物不行,而人物必带故事呀,有的网刊把美人写家夸成牡丹花,把不咋样的作品捧上了天,真乃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有的讨论作品仅说开头怎么好怎么厉害,而把其他皆舍而不谈,岂非怪事耶?作家是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听课听出来的(但听听也不全排斥,能开拓思路,增长知识),但有些著名作家并非课堂灌出来的。
文学要讲文学的形象思维,讲生活积累,讲情感积累,讲读书讲艺术表现力,讲勤奋写作。
须知,越不象小说,不象诗歌不象什么的,只要感染人教化人反映了时代,就是“四不像子”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有些人把文学搞成了象牙之塔的不可企及的文学殿堂,那就玄而又玄,险而求奇了!文学应创新,不能从创新中又老走一条死路子,把文学的路搞窄了,那就不好了。写人性之奥秘,去探索去描写,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来!这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我们应适应时代需求,写出接地气,顺应民心的优秀作品来吧!
2019.3.5日下午兴安小区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