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如昨~陈永林

(2019-02-27 07:32:29)
标签:

杂谈

往事如昨~陈永林

陈永林在《微型小说选刊》工作20年,编著甚丰,组织评奖和举办笔会,主编了《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等500余本图书。他勤奋高产,善于把有意味的文学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相融合,提供了观照民间草根人物生存状态的一扇窗口,著有40余部作品集。

往事如昨

陈永林

小时我胆子极小。母亲总是待邻家的公鸡叫第二遍时就起床去城里帮生产队挑粪。挑担粪,队里就记五个工分。讲白了,就是去偷公家的粪。母亲一走,我好怕。用被子紧紧蒙住头,蒙得满身大汗。一天邻家的老人死了。母亲挑粪去了,我感觉到死去的老人就站在眼前,骇得大哭,第二天就高烧,水米不沾。母亲便为我喊魂:“林崽,听我的声音跟我过沟过桥到屋里来哟——”

我极恨那只公鸡,便撒了把谷,把那公鸡引进屋,扼杀了。

那天,母亲睡过了点。走到半路,天快亮了。天亮了偷粪容易被人抓住。此时一辆货车上坡,母亲便扒车。不想车一急刹,母亲往后一仰,便栽倒在地上,摔得头破血流。

我便为母亲喊魂:“娘,你听我的声音跟我过沟过桥到屋里来哟——”

我便写了篇《喊魂》。许多读者说写得感人。

这些事已过去十几年,可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或许一辈子也忘不掉。忘不掉的东西写出来感人。

偶尔照一回镜子,吓一跳,我成了丑八怪。便把这镜子送给厂里的一个丑女孩,想她照了这镜子,准会惊叫。

可她照了这镜子,还对我甜甜一笑,还不时照照。

我挺纳闷。她竟对我发射出丘比特爱神之箭。她信中说:“……我想,美与丑并没有绝对界限,就像这镜子。这镜子好比人的眼光。有时美的东西拿另一种眼光看就不美了,而有时丑的东西拿另一种眼光看就很美……”

见了她的信,顿悟,写小说也如此。

中学毕业后不想握锄头柄,拼命写小说,想靠写小说改变命运,那时很幼稚。村人取笑我,挖苦我,我在村人眼里成了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母亲又成天唠叨不止。一回我吃饭时,母亲又唠叨,我便砸了饭碗,孑然一身去广州打工。

运气不好,没找到事。我便捡破烂,翻垃圾。晚上就睡立交桥下,睡车站。

好疲惫,便灰溜溜地回到家。为了生活,贩蔬菜,拉人力车。后来想当兵,便到处找关系,终于穿上军装。

1996年7月下旬,省作协组织我的作品研讨会。评论家吴松亭说:“坎坷的生活经历,让陈永林过早成熟了,过早体味了人生的不幸。这使他的小说变得深沉、老辣。读他的小说,想象不出作者只有二十四岁。”

小说正写得得意忘形时,忽儿传来咿咿呀呀的二胡声。小说写不下去,便步出书房,见刚搬来的邻居坐在阳台上拉二胡,拉得很投入。

可我的心被二胡声刺得痉挛起来。

二胡天天晚上响。我便对他说,你别天天拉二胡好吗?我晚上想写小说,你的琴声搅得我下不去。

是吗?你别天天晚上写小说。你一写小说,我的二胡就拉得不好。他说着自己也笑起来。

怎样让他不拉二胡呢?碰巧,那天他没拉二胡。我对他说,你昨天咋不拉二胡?我现在已习惯了在你二胡声中写小说。你不拉二胡,我的小说就写不下去。

此后他却一直没拉二胡。

写小小说也如此。同一题材,用常见的方式写不好,而换了新的一种方式却能写好。

2019.2.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