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人物的艺术形象图片等,大部分非常之符合自己心中的人物.应该指出的是,都是靠着对红楼的感觉制作出各种的艺术精品.当然,也有曹雪芹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在学习红楼语言的艺术过程中,更是对小说的这方面描写深感出曹雪芹的高超艺术魅力,不做过多的评论,将几个段落总结,共同体会和欣赏.
曹雪芹高超的语言艺术充分地体现在<<红楼梦>>的人物外貌描写上.他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并不过多的描写段落的字里行间,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把鲜活的形象深深的留在读者的脑海中,不能挥去,给阅读者艺术美的享受.
脂砚斋也多次用到"毕肖""写照""如现纸上"等.
"我竟形容不出了",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发展过程中引入一小批美女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汇报初见宝琴等的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从曹雪芹通过宝玉之口的惊叹,
也可以发现他对人物外貌的重视程度.主要在第三回和其他段落的语言艺术发挥中可见一二.创作的方法主要是对人物的服饰和肖像以及环境等进行描写.
第三回.黛玉进府.
1.
"不一时...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这是曹雪芹通过黛玉的眼睛对贾家三姐妹一一做肖像式的描写.对迎春及探春不仅写出了她们的容貌和体态,也写出了他们的神情、气质.对惜春因年小羽未丰满却一笔带过.迎春是贾府的二姑娘,发育丰满,皮肤滋润,少言寡语,是一个温柔可爱的女孩子。探春是贾府的三姑娘,用“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等词语,突出了她的聪明伶俐,文采飞扬,写出了她超凡脱俗的神气.两个人虽同是贾府的千金小姐,可曹雪芹只用寥寥几笔使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活脱脱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惜春的稚气亦可窥见一斑.
2.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三姐妹是"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略过,而这人如此描写是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黛玉正是在纳罕"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王凤姐的到来时曹雪芹的语言艺术的发挥.充分显示出她的能力以及地位等.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曹雪芹给凤姐的容貌.“丹凤眼”和“柳叶眉”是说眉眼长得美,可“三角”和“吊梢”又暗示其狡诈与凶狠。“粉面”和“丹唇”极言其貌美,“威不露”是说美貌里隐隐有杀气,“笑先闻”是说表面上笑容可掬,可笑里藏着刀呢。在这传神当中,更具有褒贬.这里便将她的心地之阴险毒辣刻画在了五官长相之中.
这里曹雪芹对王熙凤体态容貌、穿着打扮的描写,都突出了她的聪明、干练、机巧、泼辣的特点.
3."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美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红鞋。"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这是宝玉初见黛玉时的两种装束和容貌.曹雪芹直接描绘出他的地位和性格.用语言的艺术体现出宝玉长得好看,多情,可亲.更为后文表现他无能的叛逆性做出了铺垫.
4.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宝玉眼中的黛玉,更是曹雪芹在黛玉身上体现的病态悲剧美.
用五个对偶句抓住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字字珠玑,细致地表现了黛玉非凡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
第五回.警幻仙姑.
"方离柳坞,...如斯之美也!"
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小说的诗词曲赋中唯一用来描写人物的赋.描写宝玉梦中所遇见的警幻仙姑的风姿容貌.把她的美貌铺张渲染一番,以显得合理相称.是曹雪芹为了显示他的语言也能做到辞藻华丽而使用的,让读者能够看出他语言艺术的高超能力.当然,这样的地方在小说中很少见到.
第八回.宝钗小恙.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这是曹雪芹通过宝玉的眼睛描绘的宝钗.用的脂砚斋的批语更能说明曹雪芹的语言艺术."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写宝卿正是写人之笔,若与黛玉并写更难。今作者写得一毫难处不见,且得二人真体实传,非神助而何?".在曹雪芹笔下,薛宝钗容貌丰美雍容娴雅,与清瘦超逸的林黛玉正构成显著的对比,“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是曹雪芹对宝钗的外貌描写,曹雪芹用这些写市井世俗妇人容貌的词句写薛宝钗的姿容,实是隐含贬意。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
"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这是,宝玉挨打后,黛玉来看望宝玉时,宝玉眼里的黛玉.
第四十九回.割腥啖膻.
"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假小子湘云.
第六十三回.怡红夜宴.
"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
"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身子图不得,...将芳官扶在宝玉之侧,由他睡了。"
这是"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的芳官与宝玉的一睡.
第六十五回.调戏三姐.
"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涩淫浪,..."---这是尤三姐"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竟真是他嫖了男人.."时的容貌.
等等,<<红楼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的地方.
曹雪芹用了十年的时间辛苦塑造了<<红楼梦>>中几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个个音容笑貌有别,个性鲜明,充分和人物的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小说中体现出语言艺术在人物(包括服饰和肖像等方面)外貌描写上,给读者不同的美的艺术享受。
2018.12.22日早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