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说 • 《翠姑》
原创: 芳菲书院
作者:红旗迎风
我家族里曾经出过一位长的像李铁梅似的姑娘,名字叫翠翠,按辈分我应叫她翠姑。
一九七三年,她高中毕业,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因为名额的原因,没有推荐上大学,队长就让她当了记工员。
在我的印象中,她那时挺瘦溜,一对粗又黑的长辫子,当记工员又不下力,自然白白静静的。村里排练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她自然是李铁梅首选,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夸奖她,当的真像啊!
在一次演出中她还真出了名。
在公社汇演中,演《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李玉和被鸠山抓走了,台词是这样的:
李铁梅:奶奶我爹他还能回来吗?
李奶奶:铁梅咱们家的事你应该知道了……..
但是,李奶奶忘记台词了,竟然说:“悬……了……”,
翠姑没有慌乱。
说道:“奶奶,我们家过去的事你说说吧!”
让戏得以演下去。
演出结束后公社革委会主任表扬了她,说她有革命精神,救场如救火。
翠姑长得好,演的好,这次又受了表扬,十里八乡传遍了。
那时候,人们都喜欢当兵的,甚至戴军帽,穿军装,扎个军腰带都是时髦的事。找个军官是农村姑娘梦寐以求的事。
果然,有个媒婆給我翠姑介绍了个部队营长,那人长得像《侦查兵》上郭锐一样,见了翠姑那营长看得眼睛都直了,两个人一见钟情,营长的彩礼很厚重。牛爷爷(翠姑的父亲)喝着未来姑爷送来的“竹叶青”陶醉了!唱起来。
可是过了几天,翠姑突然不愿意了,原因是翠姑她同学来了她家一趟,说她完全可以找个团长,营长和团长那可是差两级啊!团长转业你安排到县里,家属也吃国库粮,营长最多也就安排到公社当个公社书记,家属也就当个售货员。
可是,牛爷爷喝了人家的酒,那竹叶青一瓶就十五元,顶咱庄户人家一年的工分啊!翠姑的哥嫂借了钱凑够了酒钱,硬着头皮去男家退了亲,听说那个营长又給我翠姑来了好几封信,但是我翠姑不理会。
后来,翠姑没有找到团长。
一年后再给营长写信,人家订婚了。
又是一年过去了,翠姑没找到新的营长,有媒婆介绍排长,她没同意。
一年又过去了,翠姑同意和排长订婚,排长结婚了。
又一年过去了,有媒婆介绍班长,翠姑没有同意。
一年一年过去了。翠姑找的对像足够一个排了,越来越不如意。她急了,一家人也替她着急了。
翠姑的辫子也细了,人也有点胖了,样板戏李铁梅也渐渐的没人提了。
再后来,有人说翠姑和会计去长清城里看电影,这话打死我也不信。
后来,后来。
30岁的她和归德的“澳大利亚”结了婚。
“澳大利亚”是个啥人哩?他小时候家里穷,冬天没棉衣,便穿他父亲的棉袄,因为大,他妈妈就给他向里握起来,于是就叫“澳大利亚”,他好像不太讲卫生,鼻涕好抹到袄上,所以袄很明亮很明亮的。
但是他叔叔是大队支书,就让他当了兵,穿上了令人羡慕的绿军装。
翠姑也终于园了自己的梦。
十几年过去了,断断续续的听说翠姑得了脑血栓,他丈夫干建筑好喝酒,不怎么管她。
前几年,回老家,竟然听说翠姑她去世了!
太突然了!
哎!我那美丽如花的翠姑去世了吗?
我那在舞台上万众瞩目的“李铁梅”去世了吗?
人啊人,一辈子这么快啊!
人生啊人生!
人生中属于自己的机会不多,别错过,珍惜,有些机会只有一次。
长按.识别.关注
1495695232519690.jpg
作者简介
红旗迎风,年56岁,中学高级化学教师,从事初中教学38年。业余热爱文学。自2015年1月起,业余从事散文写作。先后在齐鲁晚报发表《父亲与鸡骨》、《父亲爱喝酒》、《翠姑的婚事》、《卖椿芽与人生之感悟》、《看到他们我知足了》等文章,在长清生活在线发表《老师您好》、《母亲,母亲》等散文。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