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诗雅兰香
互相关注
[转载]【文史园地】清代诗人翟化鹏歌咏肥城景物
2018-09-24 10:4129乡情集
原文地址:【文史园地】清代诗人翟化鹏歌咏肥城景物
清代诗人翟化鹏歌咏肥城景物
(微刊发布时间2017.9.20)
文/梁圣军
诗人翟化鹏(1857-约1926),字溟南,号鹿樵,泰安府平阴县城里人。生于清咸丰丁巳年(1857),1886年29岁中举后,供职德平、汶上、堂邑、菏泽等地。光绪十八年(1892)中二甲赐进士出身第39名,与蔡元培同科,授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记名总理衙门章京,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外务部榷算司主事。民国初年在北京北洋政府外交部任职。他于1916年任外交部佥事,《伊氏世谱》存翟化鹏1919年所作《伊紫垣夫妇寿序》,落款题“外交部通商司署理商约科科长兼佥事、四等嘉禾章、壬辰科翰林翟化鹏”。
翟化鹏学识渊博,书法见称于时。晚年眼睛昏花,在外交部职业之外,写些应酬文字谋生,让妻侄孙伟给他代笔。一代书法家的晚年惨况,令人神伤。大约在1926年,翟化鹏病逝于北京,亲属扶其灵柩回老家平阴安葬。
翟化鹏是有成就的作家、诗人。光绪年间,翟化鹏在上海刻《会试朱卷》一卷,载《清代朱卷集成》第78册。他名利不系于心,唯喜为诗,兴之所至,诉诸吟咏,抒发己意,不屑雕饰。著有《樵语》2卷1册、《鹿樵诗存》1卷,都是民国元年(1912)由北京宣元阁印的。《樵语》是传奇小说类札记文集,人称“笔墨明静(净),亦札记文之可传者”。翟化鹏热爱家乡平阴,1895年参与纂修光绪《平阴县志》,曾撰平阴武庙碑,寄望家乡培植英才,济济多士。《德平县志》载其咏祢衡诗一首,《莱芜文史》载其《潘太史遗稿序》,他还有写武训的《义学正》一文,但翟化鹏大部分的诗文没有结集。
翟化鹏妻侄孙伟曾写下一首七律《鹿樵先生生日》祝寿并表达敬意:“罗雀门庭久托身,欣逢初度正良辰。诗宗元白当时体,怀抱羲皇以上人。鲁殿灵光推老辈,玉堂风月忆前尘。一杯春酒梁园进,愿共莱衣祝大椿。”确实如孙伟诗中所言,翟化鹏的元白体诗歌都是作于辛亥革命以前,明白如话,却也不乏情调。孙伟的儿子、著名导演孙宗潞,据民国印本自费印刷了繁体字排印本《鹿樵诗存》,翟氏曾外孙张晔博客有载。
翟化鹏去府城泰安应试等活动,经常往来于邻县肥城,对肥城具有良好的印象。他歌咏肥城景物的诗歌,是肥城历史文化的一笔珍贵财产。其《肥城道中》一诗,描摹邻县肥城风物景色的诗句,很好的体现了个人特色,意境明快,语言优美。《过陶山下》对陶山历史文化的叙述,真切流畅,结合自己的生平体验发出的感慨,使得诗歌整体余韵悠长。《泰安道中小试归途作》也是从泰安经过肥城道平阴的诗作,描画的应该是肥城一带的景色,把诗情画意进行了诗意的表达,读来令人神往。
肥城道中
其一
行尽牛山又马山,一鞭风雪指烟鬟。
何须灞水桥边路,自有诗情在此间。
其二
征衣初点雪花轻,一线天开又放晴。
拼得朦胧双病眼,饱看山色到肥城。
泰安道中小试归途作
朝别天门万丈霞,暮投邨落入桑麻。
夕阳欲下野烟起,开徧山田荞麦花。
过陶山下
昔我髫龄采芹藻,十年奔走陶山道。
今我白发重经过,山色依然如前好。
忆昔陶朱来此间,等闲系住五湖船。
千金坐拥寻常事,西施网得非偶然。
至今烟雨空蒙里,淡妆浓抹想容颜。
我来寻幽伤迟暮,言访古人埋骨处。
但见苍松郁郁横山椒,白雪茫茫迷樵路。
采香径与响屧廊,回首吴宫隔烟雾。
幽栖置酒空徘徊,幽栖寺名美人高士安在哉?
日暮乌栖牛羊下,我亦长歌归去来。
审核:杨衍忠
作者简介:
梁圣军,肥城市安驾庄人,知名史料考证学者和古典诗词爱好者,编辑出版了书籍《布金山张志纯资料汇编》《古镇东向》《藏书胜地陶南别墅》,尚待出版的有《马家埠村志》《肥城进士》及李邦珍的传记《兆我斯文》等。系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禁止转载
分享至
你的喜欢和关注,会让我开心好几天
诗雅兰香118人关注
博主很神秘,点进去看看吧~
全部评论
0
挺好
8小时前
0
写的好极了
2018-09-30 09:58:40
尘埃之光123:
谢谢老友问好
0
拜读佳作,分享精彩!欢迎来访。博主岳艳
2018-09-28 09:06:29
0
拜读好文,受益匪浅。祝全家和睦!
2018-09-25 09:59:12
尘埃之光123:
谢谢张兄问好
0
拜赏佳作,分享精彩。问侯朋友,中秋快乐!
2018-09-24 11:16:27
0
拜读佳作,分享精彩,问好朋友,祝福仲秋佳节阖家快乐!
2018-09-24 11:01:22
尘埃之光123:
谢谢乡友问好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