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民间故事 |
明江苏省武进县人陈洽(1370一1426),字叔远,通经史。他8岁时,有一次,和他父亲沿江边散步,但见江上两只船同时开发,一只搖橹,一只扬帆,结果扬帆的船一下子巳驶到摇橹的前面。陈洽父亲触景生情,遂出一上联:
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怏(樊哙)。
这上联含意双关:表面上说搖橹的船不如帆快,深层是说三国东吴的谋士鲁肃比不上西汉勇士樊哙。陈洽仓促间难以应对。
恰好这时远处有个牧童在弄笛,近处又有人在弄箫,声音悠扬,动人心弦,陈洽顿时触动巧思,对道: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下联也含意双关:表面说独笛虽悠扬,还须众箫齐和,深层说,北宋武将狄青,比不上西汉谋臣萧何。
陈洽父亲满意地夸奖儿子:“这小子还真行!”
陈洽也跟父亲开玩笑:“我老子也不错。”说罢,父子开怀大笑。
2018.6.10日撰文
此文已收入主题《新浪好博文》
前一篇:雨天对语一尹燕忠
后一篇:杨溥巧对免父役《幼慧篇》一尹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