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二00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惊悉任远老师病逝的消息,我热泪盈眶,您的身体那么壮实,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与玫瑰之乡的文友们拨通电话,告诉了这一不幸的消息,文友们悲不成声。任远老师,玫瑰之乡的人民怀念您。
文化馆的创作员雷庆龙先生说,今年他上任远老师那里去了三趟,任老师只说心脏有点不太好,谁知他竟去的那么匆匆,这给我们玫瑰之乡的人民造成了深深的遗憾,因为任远老师与我们平阴有着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十年动乱期间,任远老师也被下放在玫瑰之乡的刁山坡公社孔集村的偏僻山村里,同那里的人民一起起早贪黑,耪芋头,砍棒子稭、扬场推车,样样活都干,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深的感情。人们也沒有亏待我们人民的作家,一些重活都不让他干,他却执意干。任远(又叫任振荣)老师说,他也是农村出来的,这重活吃得消。尽管如此说,他的身体是虚弱的,精神压力是沉重的。农民群众总是关切地劝他量力而行,注意休息。他经常在庄户人家的小屋里、地头上啦家常呱,庄户人家有解不开的疙瘩,他帮助解决。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他还给爱好文艺的青年谈读书、谈写作,修改剧本《黄河岸边》,赴泰安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任远老师73年调回济南,但始终沒有割舍下与玫瑰之乡的那份情。他经常来平阴看看玫瑰花,看看白皮松,看看这里的老房东,给我们这帮文学青年谈谈散文创作。我们这些人也沒有辜负任远老师的期望,有十几人成了省市作家协会会员,并且出版了15本专著。
任远老师的足迹踏遍了玫瑰之乡的山山水水,给平阴留下了《平阴漫记》及《平阴清泉美》等十余篇散文佳作。
一九九六年,我和文友去济南市参加培训班,抽暇去看望已经退休的任远老师,那时他略胖,满有精神,头发斑白,在一楼住,屋室三面满是书。他给我们谈当前文学创作,嘱咐我们多读一些优秀的传统散文和当前的优秀佳作,写出健康的、有感情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好散文来。临别,他签名赠给我们他的散文集《山水情》。想不到这竟是我们和他最后的一次见面。那次去时,有曲艺家孔宪才和诗人席传博等老兄。
任远老师,我写的《任远老师谈散文创作》已经发表,您还没看到呢,您怎么走得这么急,这么快。任老师,玫瑰之乡的人民怀念您,祝愿您一路走好!
2001.11.29日
此文原载200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远逝的榆树》一缅怀任远先生文选
2018.6.3日下午于书房发稿,仅以此文纪念人民的作家任远老师去世十八周年
此文收入主题《中国风诗刊选稿》和《四川人文杂志选刊》和《新浪名博原创文章》及《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