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坛诗话 |

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要象初榻《黄庭》,则到恰好处。
一(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善改者不如善删,全取者不如善舍。
一(清)魏际瑞:《伯子论文》。
文章出自己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观之,则妍媸好丑之间,非特人能辨冽,我亦自解雌黄矣。此论虽说填词,实各种诗文之通病,合今才士之恒情也。凡作传奇,当于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逾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亙见之失矣。
一(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

唐彪日:“古人虽云文章多做则疵病不待人指摘而能自知之,然当其甫做就时,疵病亦不能自见,惟过数月始能知之,则亦不能下笔矣。故当时能确见当改则改之,不然且置之,俟迟数月,取出一观,妍丑了然于心,改之自易,亦惟斯时改之使碣耳”。

2018.4.19日晚书斋撰之
前一篇:文学名言录一尹燕忠辑
后一篇:鲁中南歌韵一尹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