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红楼梦》的人物描写艺术

(2018-01-28 14:14:53)
标签:

转载

 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很独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曹雪芹的起名,可谓煞费苦心。钗、黛都和妇女妆扮有关,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少女。“宝玉”二字,一分为二,“宝”字和“钗”相连,成了宝钗;“玉”字则和“黛”字相连,成了黛玉。这种设计,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红楼梦》中的情节:宝玉本钟情于黛玉,结果却与宝钗联姻。人物名字艺术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法之
                                  ——红楼人物名字的谶语艺术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一书洋洋洒洒百余回,人们普遍认为仅此一首四句流露了曹公的真实心情。依吾拙见,这一、三两句不过是曹公自谦的笔墨,算不得真知灼感,如此,便只剩二、四句能代表曹公的真实心声了。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会自问:到底“怎解其中味?”现在看来,光是这红楼人物名字里就包含着不少的学问。
    甄士隐和贾雨村二人在书中出场次数不多,但此二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全书初一回由此二人开篇,末一回又由此二人收尾,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这二人的名字恰与“真事隐,假语存”谐音,这样写的目的大概是想掩人耳目,与曹公“满纸荒唐言”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甄士隐有一女儿,随家人一起出去游玩时,因家人不慎导致被拐卖,其身世着实可怜,曹公为其取名“英莲”,大概便是对应“应怜”之意吧。此事对于甄家来说实在是一件祸事,而此祸正是因那家人的不慎所引起,那么给这个家人取个“霍启”(祸起)的名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英莲被拐卖之后,又有一公子看上她了,意欲将其买下。倘若果真被那公子买去娶为妻或纳为妾,英莲或许还会有个好归宿,可惜英莲命薄那公子命更薄,自打被薛蟠瞅准之后,英莲就别再想跑了,只可怜那公子也被一并打死,平白无故的遇上了这么一件冤枉事。“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也难怪,谁叫这公子名“冯渊”(逢冤)呢!
    书中第一回还出场了一个甄家丫鬟。此人只因前几年多看了贾雨村一眼,便被雨村牢记,后来被雨村纳为妾,又为他生了子,再后来雨村正房死去,此妾得以扶正。正所谓“只因一招错,便为人上人”,这丫鬟名为“娇杏”,她的遭遇不也是很侥幸吗?   
  甄士隐——真事隐(去)
    甄英莲——真应怜
  贾雨村——假语存
  娇杏——侥幸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贾化——假话 
    坠儿——赘儿
    靛儿——垫儿 
    秦业——情孽
    贾政、贾敬——假正经
    贾琏——假廉
   二、先声夺人的出场描写艺术
熙凤是一个描写的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在卷首,我们通过冷子兴之口对她的介绍:“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这样对她已有了一点印象,但这些印象毕竟比较淡漠。但她第一次出了场,马上就被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人再也不会忘却。那是黛玉初次与她的外祖母相见,老祖宗把她的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小姐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声说:“我来迟些,不曾迎接远客。”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的出的。可能贾府众人的感觉都已迟钝了,可我们却和黛玉一样,感觉格外鲜明:“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原来这就是贾母宠爱的凤姐。接着短短的一段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忙人,大红人。因为忙,她迟到了。在短短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了另外两件事。同黛玉讲话也显得很忙:笑着讲两句,马上拿手帕拭泪,又忙转悲为喜,赶忙询问有关情况和布置待客之道。因为红所以才敢这亲放诞无礼,贾母才特别给她加上“泼辣货”这一似贬实褒的称号。这同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盯适应,作者的浓笔艳抹,把凤姐的露面写得极其鲜明。在接下来,曹雪芹继续在各场合描写凤姐,并一步步地揭示出其性格的其它侧面,如才能、淫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活生的凤姐。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