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翻出长水兄20年前的一篇短文,此文是为我而写。对当年临沂的描抹,显然已经时过境迁,但从其中恰可以寻出一座城市的灿烂发展进程。临沂自然也是一座有梦的城市,包括文学梦。但文学的发展与这座城市还远不相称。
晶盈的短制
苗长水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军区创作室主任)
沂蒙山一度曾是闭塞的代名词。但是这块地方并不缺少可以走向世界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多长得和电影演员一样漂亮的美丽少女。这是我从沂蒙山走出来的一直认为。记得几年前在沂蒙首府的街头,我曾经和张世勤等几位年轻的挚爱着文学的沂蒙山文友交流过这个念头,大家都很赞同,而世勤的作品似乎更早有先见之明。
那时候我们早晨喝着临沂的用整羊或整鸡加上麦子煮成的糁,看到在薄雾中推着独轮车进城的老汉也喝着这种热烈的粥。这种糁,一定会叫不知其美妙的外地人望而却步,它不同于粗野的羊肉泡馍,又不同于细致的皮蛋生鱼稀粥,就着新摊出的小米煎饼、炸香油果子和豆豉咸菜,这是临沂人浓烈香醇的早茶。
入夜,临沂的街头灯火通明。市中心桃源大世界的卡拉ok歌舞厅免费出入,据说这是为了让临沂市民们提高夜生活档次的一种举措。现在也许已经开始收费了,但几年前是这样。在歌舞厅里,世勤他们带我结识了几位彪悍而文雅的沂蒙山汉子,他们舞姿的多情和心灵的广阔都令人难以忘怀。据说这些朋友中有的已经调到中央去工作了,我想哪天能从电视的新闻节目中偶然认出一张记忆中的面孔,那风度一定不俗。因为以前也有证明,那些从沂蒙山出去的老前辈们,凡是能从高规格场合上出来的,个顶个都让人感觉气度不同。虽然操的总是一种比较笨拙的中国口音,但却决不给人郁闭之感。
世勤活泼聪颖,大学一年级就在省内外报起刊上发表作品,有的作品被收入一些集子,顺理成章他担任山东师大文学社社长,并主编一本当时颇有影响的校园刊物《寸草心》,省大学生文学创作协会成立时,他还干了个副会长的差事儿。山东师大是一所文学气氛非常浓郁的校园,但文学也必然是灵性之人所爱。当时我听说他发过几篇小说,但或许因学业或工作的原因,他更多摆弄的是一些晶莹短制。从我心里说,总觉得这不该是沂蒙山人的玩意。因此,时而从报刊上读到他的一些作品,也没什么留心。但现在一篇接着一篇地读下来,却感到是那样地迷人,心情犹如洞开许多明亮五色的窗口。
文学在于创造,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飞毯。没有想象力的作品必然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更谈不上什么创造。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不管是短小的律诗还是长篇大制的小说,实际上的容量都是差不多的。我不是说世勤的这些短制已经抵得上一本优秀的长篇小说,而是他的这些晶盈短制,的确让人感受到了一名创造者的心跳,感受到他想象的翅羽在沂蒙山的梦幻和理想中自由飞翔。我想不仅是他自己或者沂蒙山的文学朋友,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人珍爱它。
也仅以此祝福。
1995年9月20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