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转载]董大中先生 [转载]董大中先生](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董大中先生
□文彦群
董先生也是很推崇孙犁的,他认为,孙犁不是场面上的人物,只愿以书为伴,整日呆在家里读书写作,既无人事之纠纷,也无名利之争夺。董崇敬这样的人,羡慕这样的生活,故此,他把孙犁视为自己的人生楷模。他评价孙犁是当代作家中淡泊名利第一人,孙犁去世之后,他撰联纪念:多伦道,淡泊名利一老翁,一年出书一本;荷花淀,锦绣文章众学子,小溪成为大溪。
董先生是与孙犁有过交往的。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组织召开“荷派”研讨会,作为“山药蛋”赵树理研究专家,董先生也受邀约赴会。80年代中期,身为《山西文学》副主编,董先生为筹划编辑《我的第一篇小说》,曾前往津门多伦道拜访过孙犁,两人还谈到了同感兴趣的作家赵树理。孙犁写给他的三封信,后来都收进了《芸斋书简》和《孙犁全集》。
我与董先生的交往,也是缘于孙犁之故。2014年初,我们有过一次通信,他的回信是用毛笔写在八行签宣纸上,长达5页,足有1000多字,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毛笔字也是颇见功力,可见先生的旧学功底之深厚。他在信中指出了我文章中存在的几处错讹,比如人名有误,把刘绍棠的“棠”字误为了“堂”,还将台湾学者宋如姗与刘淑尔两人搞混,以致于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真是感谢董先生的直言指谬,否则的话,我就要贻笑大方了。
他在信里还坦诚地告诉我,说自己不善交际,又兼耳聋,在出版界没有门路,又不想掏钱买书号,虽然著述很多,还是有多种著作没法正式出版。作为读书人,好在先生心怀宽广,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那种人,即便多年心血之作不能出版,他也是不以为意的。董先生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论学严谨,这种老辈学人身上的古风,给我以很大的教益。他随信还寄赠了我两本书:《你不知道的赵树理》和《董永新论》。这些,都是我所要感谢的!
董先生是董永故里后人,其《董永新论》用当地民俗传说、民间故事论证董永是万荣县人。这一论断,受到学界的广泛肯定,万荣县小淮村如今已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非遗”保护单位。
20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