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那一抹山地蓝 ——读《山地回忆》有感

(2017-10-08 22:10:38)
标签:

转载

   「摘自《孙犁文集 一》(P259-P266),孙犁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1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孙犁先生的文章总是透露出一种平淡隽永、沉静温和的情调。在兵荒马乱、胆战心惊的战争年代里,司空见惯了鲁迅式的乡村农民的贫穷愚昧,萧红式的鲁地人民的压抑苦闷......如果说他们的创作是“零度叙述”下的真实还原和尖刻的批评,那么孙犁作品的出现无疑是一抹温存的“山地蓝”——恰如阜平山地农民的平凡简单,仿似蓝色粗布般展现出来的鲜亮的生命力,又不乏山地景色的清新之感。

他的小说《山地回忆》与其说是一部短篇小说,不如说是一篇怀旧散文。阜平农民代表的到来,他那身“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使得“我”想起了在阜平的穷山恶水间度过的三年战斗岁月,“不知道该叫什么蓝”的“阜平蓝”或是“山地蓝”,让“我”的那段“山地回忆”霎时鲜活生动起来......

八路军战士和女孩的相遇是在一场唇枪舌战的辩论里开始的,辩题令人啼笑皆非——“真卫生还是假卫生”。他在河的上游赤脚洗脸,她在河的下游洗菜,于是不可避免的二人就“讲卫生”这一主题争论起来,女孩严厉的声音,八路军战士内心的愤怒,在山地的狂风里肆意吹散。那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女孩,“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小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让战士莫名心软,于是二人开起玩笑来了。细心的女孩甚至发现了冰天冻地里战士的光脚丫,便承诺给他纺一双棉袜,并邀请他在家中来吃早饭,于是逐渐熟惯起来了......

孙犁在《自序》中说道:“我的这一组作品,是对时代和故乡人民的赞歌。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认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那个不知名字的被其父称为“妞儿”的女孩,由起初的泼辣,到心细如发,再至大方善良,以一名八路军战士的角度逐步发掘“妞儿”身上的美好品质,这也是作者对女孩所体现出来的青春活力的赞美与讴歌——寒冬腊月天里言笑晏晏的女孩,解冻初春时候聪明好学、独立自主的女孩,都随着她那条“山地蓝”的破袄裤在八路军战士的脑海里定格成一幅幅旧黄的画面……

不禁心想,那个八路军战士和“妞儿”是否有一丝淡淡的情愫存在呢?反复研磨着他们之间的对话,以及旁人的三言两语,似乎是有那么一点的,似朦胧青烟般转瞬即逝,如轻微和风般徐徐拂过——

妞儿轻声嘟囔:光着脚打鬼子吗?随即又承诺:我给你做一双棉袜吧!坚实得保他穿三年打败日本!八路军战士望着女孩提篮远去的背影,“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想必是被女孩的温情话语所深深感动了吧。然而,那双穿了整整三年没有破绽的袜子,在他战胜了日本强盗跳到黄河洗澡时,“奔腾的黄河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服,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个女孩的纪念。”呵!随着黄河水流逝的岂止是一双棉袜,那上面承载了一个女孩的呵护与善良,那上面凝聚了八路军战士无涯的思念与感激,一并都丢失了!又何尝不是那名战士释怀和放下的表现呢?你看,时间是怎样的风度翩翩,游刃有余的穿梭过一切荡气回肠的故事,然后带走风起云涌的暗流,留一片平静与安宁——那仅仅是一双棉袜而已。

此后,女孩的家成了他的新家,他帮女孩的父亲运输红枣,这个憨厚亲和的中年男人看着女孩做的丰盛的饭食,说是沾了八路军战士的光,只是因为他在家中,才能吃得如此好。一句再平实不过的话语,其中又蕴藏了怎样的不可说的小小揶揄和促狭呢?谁都不曾道明个中深层含义。没有说出口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朴实农民对八路军的尊重,是作为一个父亲的深思熟虑。他们每个人都恪守本分,不曾多言,也是,哪里需要揠苗助长,哪里用得上一语破的,他们是大山里的人,如山般静默坚毅,你来我便迎你,你远去我便以沉默相送;他们是大山里的人,如水般柔和随性,你若来沿河饮马,我将慷慨赠遗,你若观景而止,我且一路向南潺潺不息。

开国典礼之际,他陪着大伯买布,蓝士林布送与大伯和大娘,一匹红布赠与那个女孩,其父却只是想着将其作为一面红旗,并且告诉他女孩早已嫁做他人妇,身为他人母。文末最后一段以转述女孩父亲的话语,从其父口中得知的女孩的境况作为结局,明明是平静地叙述,却平白的让人生出一丝惆怅与莫名伤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一抹山地蓝,是女孩身上的破袄裤,所谓的回忆里藏了几许深情?

那一抹山地蓝,是千千万万个大伯,勤勉劳作、努力生活的印证。

那一抹山地蓝,是那名八路军战士毕生的缅怀和敬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