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忠读书日记171
(2017-07-11 15:38:00)分类: 尹燕忠读书日记 |
2015年4月25日
33、继续读童庆炳,学习分析写作
早6时许给静怡买鸡肉汉堡1个3.5元,买护肤霜一瓶10元。在外边洪范、旧县夫妇俩处买豆浆1个1元,说到值班;我说那里人员太复杂,尽是刑教分子。
早6时30分阅读童庆炳著《维纳斯的腰带》一书,在玫苑阳台阅《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一文。历史——人文。
一、三种艺术范式及其精神价值取向。
1、范式A——改革/保守,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人间正道》,只写改革,并无人缅怀。这种范式“十七年中一喜占文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创业史》、《山乡巨变》、《金光大道》、《艳阳天》,以及所有样板戏,作品中被作家赋予历史发展必然性的人物同时也是人文道法上的完人,《梁生宝、高大泉》,被剥夺了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则一定是十恶不赦的罪人《黄世仁、南霸天》这一范式出现过优秀作品,单纯与明朗,但人为的掩盖或至少是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中存在的悲剧性二律悖反现象,慷慨地完全赋予历史发展以人文道法与价值上的合法性,客观上或多或少起着美化现实、掩盖历史真相的作用。”同时也忽视、掩盖人性的复杂性。人的道德品质与他的历史命运之闯的悲剧性悖反。廉价的乐观主义,一种简化的历史与道法的统一。好人好报,坏人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2、范式B——人文/改革。王润滋《鲁班的子孙》,张炜《柏慧》,良心与金钱的对抗,素朴文明与现代文明之对抗。
3、范式C——权力/商业资本
刘醒龙《分享艰难》,谈歌:《大厂》,何申《年底》,关仁山《大雪无乡》、《大厂》中厂长吕建国、书记、贺玉梅以牺牲良知与道法为代价,对那些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订户女子颜媚骨、刻意迎、陪吃陪喝,为他们提供犯罪的机会和条件《嫖娼宿妓》当这些人被抓获后,又不惜走后门、拉关系,甚至用党费请客,把那些不法之徒请出来。
《分享艰难》中镇领导孔太平甚至原谅强奸他的爱表妹田毛毛的流氓企业家红塔山,与他同流合污。这就是权力与商业资本的又对抗又勾结,以实现摆脱困境的目的。这一范式看似贴近现实,实际摆脱困境的目的。
二、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活力
历史理性、人文关怀、文体选择之间保持张力和平衡,是文学的精神价值的理想。上午11时29分在阳台再读上书章节。给移动公司丁经理已打电话寻问是否我之手机已实名制,他说已登记实名制。问有尾数186打电话说是机号是他的,这纯属恶意,盗取机款,不要理他。上午看孙子,与召明兄说了几句话。
1、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作为价值尺度。历史理性是人们对全面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力量的肯定评价。经济的进步是历史理性的重要一环。马克思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别的活动。
17年所产生的大量反映现实斗争题材的“运动反运动”范式的作品,不少是把复杂的社会问下简单化了。是对历史理性的误读。以人为根本,人的价值就是人的尊严,对于人的思想的重视。
人文主义与文学艺术有血缘关系。《鲁班的子孙》中黄志亮关于“天底下最金贵的不是金钱,是良心的呼唤,”《柏慧》中“我”对人的诗意的家园的守望,都是人文关怀的艺术体现。
2、“历史——人文”双重价值取向
历史理性是熊掌,人文关怀是鱼的话,作家这两者都要。
作家看世界要独特的角度,在政治官员、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看来,为了历史的进步,打破一些坛坛罐罐,伤害一些人的情意,损害一些人的尊严,甚至牺牲一些人,都没有什么了不起,难道为了历史的进步能不付出代价吗?但在作家看来,人的生存高于一切,为了历史付出这样的代价也是令人万分感伤的。
在某些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看来,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要弃旧图新,就要缴纳学费,种种社会负面现象都是丑恶的,都在批判揭露之列,这就是真正作家面对现实的独特视角。必须以人的良知、定义为基础。
下午3时40分在玫厅再阅童庆炳著作。真正的作家总是面临一个困境:“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悖反。他坚持历史进步的价值理想,又守望着人文关怀这母亲般的绿洲。新的不一定都好,旧的不一定都不好。这种困境是他情愿的,是作家的一种特性,于是他对一切非历史和非人文的东西都要批判,于是他悲天悯人,于是他对一切非历史愤怒喊叫,于是他孤独感伤------可惜的是中国当代正面反映改革现实的三种范式,要么缺失人文关怀(第一种),要么缺失历史理性(第二种)要么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双重缺失(第三种)。”提出历史——人文“辩证矛盾的价值取向,就十分必要了。”苏联作家拉普斯金发表了一部好的小说《告别马焦拉》。萧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拉斯普金《活着,可要记住》(1974年作),写的是集体农庄老古塔科夫家突然丢失一把斧子,引起全家人注意,认为是不祥之兆,老古塔科夫的儿子古塔科夫-安德列负伤,他在医院治愈伤后,却当了逃兵,斧子是他拿走的。安德烈知道逃兵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不敢公然露面,就躲到安加拉河对岸无人住的过冬屋子里,纳斯焦娜只能偷偷幽会,充满不安、羞愧、有罪,但没有揭发丈夫。且她又怀了孕。纳斯焦娜心情充满斗争,村里开庆祝会,她感情更复杂了。她听到了胜利的歌声,心情更激动,内心更矛盾了。纳斯焦娜最后在绝望中自杀。安德烈逃出深山,人们为纳斯焦娜简单开了追悼会,觉得她很可怜。小说从历史和人文两个维度展开了思考。安德烈与野兽一块生活,纳斯焦娜在铁一般的原则下自毁于教训的结果。米歇尔小说《飘》是不自觉地但却真实地表现了多重的“历史呼声与人文关怀”的冲突,从而使小说获得了丰厚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三、工业文明礼品和哲人的启示。
1、现代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双重“礼品”。
落日的余晖,丰盈的海洋,清新的空气,蔚蓝色的天空,美丽的山峦中可以辨认出最纯净的思想支柱和心灵的保姆。向导和保护者,并于大自然的无声处奏响悲怆的人性乐曲。
2、青年马克思的启示
晚9时玫卧读《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臧克家《送军麦》中几句:牛,咀嚼着竹香,颈下的铃铛,摇得黄昏响。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的写作时说:写作的主弦之一便是感受到诗意跟感受不到诗意的对照。“文学指纹。”
晚9时30分读童庆炳文章《新时期文艺批评若干问题之省思》于玫卧。
童庆炳先生大作《维纳斯的腰带》一书于2014年12月25日晚在三庆物业读至2015年1月30日上午玫厅读共6天时间,又于2015年23月22日晚在玫卧读至2015年4月25日晚9时30分玫卧全部读完共用1个月零7天时间,是读得很细,受益匪浅的一部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