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冯恩昌在全国大型诗刊上发表新诗几千首,并且是专写农民农村的诗,引起诗坛重视,本人将作者谈写诗的文章整理发表出来,供诗友们借鉴是盼。
从爱好到入们
我十九岁那年开始学诗,当时在沂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担任小学教师,看到报刊上经常发一些民歌,读起来新鲜,念起来顺口,于是产生了随着岁月的变化,时代的发展,我在写民歌的基础上,又学起新诗来,到“文化大革命”前,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诗一百余首。十年动乱期间停了笔。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兴旺,农村巨变,又使我诗兴大发。诗情如江河翻滚,“灵感”似繁星闪灼,从此又接连不断地写了起来。到现在,大约写了一千多首,在省内外各种报刊上发表近三百首。
一开始写诗,我就是写农村生活诗的。因为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天天接触的是农民,熟悉的是农村里发生的事。我热爱农村,热爱农家,热爱农民,同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有着较深的感情。我在山村小学工作、住宿,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爱找我玩,他们对我亲亲热热,无话不说,村子里发生的新鲜事,当天晚上我就能知道。时间长了,我结下了许多知心的朋友。这样一来,对我写诗是很有好处的。我写的第一首诗是《治沂山之歌》,那年,县里发动青年去沂山植树造林,我也参加了,亲眼看到了沂山的巍峨,青年治山的气魄,心里很受感动,回校就写了这首诗,后来被收进县里编的《民歌集》里。这些事回想起来,使我受到一个启发,作为一个农村青年要想学诗,就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村的人,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我认为这是写好农村诗的坚实基础。
我刚学诗那阵子,和大家有同样的看法,觉得诗的形式简单、好掌握,三言两语的提笔就写出来。不象写小说、戏剧那么费事,动大工程。可是,真正写起来,特别由爱好逐渐入门,就觉得写诗难了。纵然,有很多的生活积累,也一时发挥不出来,就象“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一样。所以,写诗不能单凭热情,要认真地对待,一步一步地前进。有的诗友来信说:“我狠狠地写一年,就能赶上你的水平了!”“请相信我吧,我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诗人的。”诚然,这种热情和精神是可贵的,将来成为诗人也是可能的。不过,千万不要把写诗看得太容易了。
世界上没有笔直的道路可走,写诗也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我们应该从决心学诗起,天天都要进取。进取是到达成功的桥梁,洒下晶莹的汗珠,才能收获灿烂的硕果。写诗难,并非难于上青天。我刚写诗时,认为自己的诗如能变成铅字,在报刊上印出来,那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后来在写作实践中逐渐有了经验,美好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2016年3月27日安城史志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