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份的一天,平阴县栾湾公社党委书记张庆元来到让庄铺大队尹承元大爷家,一进大门,只见屋门锁着,于是他调头往庄北的麦田里走去。原来,头天尹大爷到公社去找过张庆元,因为他下乡了,尹大爷扑了个空。所以,张庆元专门来找尹大爷,想问问他究竟有什么事。
张庆元来到庄北,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走到近前一看,有几户社员的麦田却没有浇水。这些地为啥成了晚娘的孩子?张庆元很纳闷。他正往前走着,迎面碰上尹大爷。尹大爷哭丧着脸给他介绍了情况。原来去年搞承包时,因这块地孬,没人愿种。后来,尹大爷和另四户社员承包了。尹大爷成天泡在这块地里,侍弄得庄稼象朵花。这二亩麦田里,尹大爷上了二百斤饼肥、一百斤化肥和三十多车猪粪。不料想,今年大队又要变卦,要调换地块。所以,尹大爷和其他几户社员就连水也不浇了。尹大爷恳切地对张庆元说:“张书记,这麦田是俺用汗水整成这样的,队里又要调换,您可得给俺操心解决啊!”张庆元当即对尹大爷说:“大爷,您就放心种好责任田吧,定了的章程不能随意变!”
张庆元和尹大爷谈完以后,又找到大队党支部成员,说:“家庭承包责任制要不断巩固完善。随意调地会挫伤社员的积极性。朝令夕改不行,一定要按合同办事。”在张庆元的帮助下,大队取消了调地的打算,给尹大爷和那几户社员发了合同书。社员们说:张书记访社员,给俺送来了“定心丸”。
——本文摘自大众日报 1983年第一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