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练自发五禽戏动功笔记

(2024-12-09 20:53:57)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练功笔记正文

9.19821011日  星期一  

练功杂记之一

气功——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物——虽形近荒诞而却千真万确。

马家气功的贯气法练了月余(每日一次,约四十分左右),微有气感。昨日无意中见梁士丰《自发〈五禽戏〉动功》,因购而观之。晚间休息之际,卧床上试练习之,便微有虎形——屈指作虎掌,掀被而前伸。今日晨五时起床,按要领习之。静候约十余分钟,便微有虎形。继之身体向右旋转,又两手抖动,右手尤甚,复平伸而高举,又抖不已,如鸟振翅状。同时,双脚蹦跳,且舞且右后旋。微惧,默曰:“停下吧!”效果不著,乃坐于地,始不舞矣。左手渐停,右手抖动甚剧,既而亦止。复起,缓慢伸扭腰,先右向,后左向——此熊态也。俄而,俯首摆嘴不已,此猿形也。活动渐止,复南向低首至地,两手合掌,如叩拜状。又转至北向乃定。收功毕,双手合掌如拜状。

此上,自发动之状也。练时,双目微闭,意念内守丹田,活动(动作)皆自发也。——连方向亦于蒙眬中自定也,亦意为也。此事虽近荒诞,却实吾经历也。气功——吾今全信矣,当久练以祛病强身,且宜推而广之,以造福众人。

10.19821012日  星期二  

练功杂记之二

今天早上为第二次练《自发〈五禽戏〉动功》。发动较昨天为速,先作伸腰扭腰动作,使劲而慢,间有太极拳动作,继为熊径,又为鹿奔,后渐跑跳,嬉不自禁。以手拍打头部,渐止。卧地,强起。为虎掌,悲,转怒。作猿挠,渐止。合掌交经,收功。

历时一小时许,全部过程均为正常。今后应打消一切顾虑,放开胆子来练。

观自发动作,多为对称,如前跑,后跑;左转跑,右转跑;左扭腰,右扭腰;左振臂,右振臂等。此皆为自发调节之动作也,较人们有意识的动作为更自由,更切合实际(需要)。人们有意识的动作为“命令式”、“一刀切”、“平均分配”,而自发动作为“自由式”、“因地制宜”、“按需分配”,故较前者为优。

昨天出虎、熊、鸟动作,今天又出鹿、猿动作。至今,五禽动作已齐备。

今后,早五点起练功。

11.19821013日  星期三  

练功杂记之三

今天早五点半练至七点。

程式刚做完,就发动起来了。主要是活动腰部,除转、扭、伸屈等动作外,配有两臂摔打,击拍腰部之动作。无剧烈如跑跳等动作。只现熊与猿戏。

三次(11日、12日、13日)均先活动腰,并以活动腰为多者,旧有腰肌劳损之疾也。昨天有拍打后脑之动作者,因旧有轻微脑震荡之症也。前天、昨天剧烈甩手者,手腕幼时曾摔伤故也。

五禽俱出,次序为虎、熊、鸟、鹿、猿,明身无大病也。

明天可提前起床,每早争取练二小时为佳。

意守应更牢固,不应游移。

12.19821014日  星期四  

练功杂记之四

五点练至七点。开始一小时主要活动腰部,各种转体,扭腰,弯腰,转腰等动作。动作甚缓,惧停止,中途点丹田两次,动作渐剧。六点钟以后出现虎戏。具体为,作虎掌,发虎声,扑了两次。继出猿戏,体缩,半蹲,两手抱头挠甚剧。又搓面,顷刻,展臂以动,作鸟振翅飞翔状。俄而,又跳,抡臂,拍打前后胸、腰。抡单臂跑,旋转跑,前进跑,后退跑,动作甚多,多对称。近七点,动作渐缓,自为整理运动,随收功以停。

今天现虎、猿、鸟戏。熊戏、鹿戏似有,但不明显。若以次序,则为熊、虎、猿、鹿、鸟。以鸟动作最多最剧。又,猿戏较前几次均为明显,且举动酷似。

起初动作过缓,中途点丹田两次后,始大动。

今早有合掌移动及前后击掌,但收功前无合掌交经之动作。

熊戏后,点双腿梁丘穴。

13.19821015日  星期五  晴间多云

练功杂记之五

五点至七点。先活动腰,继出现虎戏,伏地缩体以扑。俄而猿戏。又拍打,遍拍下肢,上下往返数遍,尤以膝关节为多。前后、内外都拍打到。又拍打上身,双臂、前后胸、两侧腰际、腹部皆拍打到。以丹田为最。又现猿戏,手搭凉棚,左右转动以观天,双手或单手挠头、摩面甚剧。又为鹿戏片刻,继出鸟戏。又跑、跳。逞自由操状。然后自动整理,面东合掌交经收功。

自练自发动功以来,鹿猿二戏出现较少,疑此二脏为弱。鸟戏最多且剧,心火盛也。虎戏、猿戏亦多出。拍打膝盖,关节炎也,肾弱也。活动腰,亦然。

14.19821016日  星期六  

练功杂记之六

五点至七点。稍活动腰肢,即出现拍打动作,自下而上,遍体拍打,然以膝、三阴交、丹田为多。亦拍打命门、腰眼,且有点穴动作。良久,乃发悲声,出虎戏,伏地以跳,爪鼓力甚。又为猿戏,转体,观天挠头。后又出鹿戏、鸟戏,跑跳如昨。面南收功。

收功时未将气散全身,故稍有晕感。大动后意守不牢,今后应注意。

15.19821017日  星期日  

练功杂记之七

5.30——7.10.发动甚速。先出拍打动作,似循小周天路线拍打一遍。以腹部为多。又出虎戏、鹿戏、猿戏,爪鼓力甚。望天引前颈。出鹿爪,猿勾手。继为鸟戏。奔跑甚速。

练自发动功以来,鹿戏以今早最为明显,明肝气动矣。五禽戏动作渐多,跑、跳渐少。今天有拍百会动作。

16.19821018日  星期一  

练功杂记之八

5.00-7.00.练自发动功以来,今天早上动作最为丰富多彩。发动后,稍活动腰肢,便开始拍打,以上部为多,上部又以丹田、命门为多。后拍打抓搔头部,拍打面部,按摩周身,活动嘴、牙床、扣齿、搅海。拍打下部,以膝关节、三阴交为多。又掐点穴位,主要掐右梁丘穴,亦抚摸至右足趾、涌泉穴,亦掐右臂与身体联结处的内侧筋肉。继又单腿跳转(右脚着地),直至力不能支。又踢腿冲拳甚剧,后又为猿戏(观天状),又为鹿戏,有嬉笑表情。遂收功。在点穴后、跳转前,作钻耳孔、掐耳垂、拧扯耳轮等动作。也配合以转身等动作。

以此观之,胃真有病矣,且在右部。但五禽戏自发动功必能医治,当不辞劳苦,不避疼痛,坚持练下去,以达到祛病强身之目的。

17.19821019日  星期二  

练功杂记之九

5.00-7.10.稍动即拍打,环绕带脉拍打为多,尤以右腰眼为剧。次为丹田、命门两穴。亦周身上下拍打之。循小周天路线拍打数次。拍打时,用掌、侧掌、拳。然后点穴,先点双足涌泉穴,约二十分钟,又点左右肩丼穴。复拍打。冲拳甚剧。又为猿戏、鸟戏、鹿戏。最后以各种方式活动双臂,再深鞠躬、作揖数次收功。收功之前,曾活动目,眼皮开合数次,又双目上插。复活动牙、牙床,叩大小齿各数次,左右转动牙床数次。

活动之际,意念多分散于动作,而未意守丹田,宜纠正之。收功之际,应先设想有气。

补记:练功中,出现压腿、劈叉动作,此为前所未有。

18.19821020日  星期三  

练功杂记之十

5.00-7.10.今天早上,是练功以来熊戏最为明显的一次。

发动起后即拍打。主要循小周天路线拍打,重点拍打会阴穴,且舌头顶起矣。此后,又双腿下劈,拔筋继之。出现虎戏两次。随即出现熊戏,先卧地右翻滚,又左翻滚(直至眩晕乃止)。又前滚翻,后滚翻,左侧翻,右侧翻各数次。左侧卧地伸脚拍打,右侧卧地伸脚拍打,各一次。又起,四肢着地前行数十步。渐起,缓步熊径前进、后退、左移动、右移动各数十步。又循小周天路线拍打一遍。为猿戏:手搭凉棚观看,搔首摩面。为鹿戏:鹿手、鹿角、稍跑跳。鸟戏:振翅跑。作行进自由操。最后合掌交经作结。

今天早上,是练功以来五禽戏同时出现得最为明显的一次。次序为:虎、熊、猿、鹿、鸟。熊戏后点双腿梁丘。

练功虽苦,但要坚持。“不经三九彻骨寒,哪得雪中放清香?”

 

19.19821021日  星期四  

练功杂记之十一

5.00-7.00.五禽相生,第一次出现矣。

发动起即拍打:循小周天路线反复拍打之。点会阴、命门、百会、鹊桥、关元等穴,尤以会阴为久。点关元穴时,左右前后移动,并向左右、前后各发“嗨”声。点百会时,亦转动,自下而上鼓力,亦发“嗨”声数次,声甚厉、威。继之,出熊戏,为熊径,前后左右翻滚,四肢着地爬行。又为鹿戏、鸟戏、猿戏,然后收功。

收功回宿舍途中,似觉小周天通,但不明显。

20.19821022日  星期五  

练功杂记之十二

5.00-7.20.发动起,稍拍打,即点会阴穴,又点关元穴,后移至气海,又左右压、捏、揉、拍打胃部,尤以右胃为剧。后又捏、揉、压乳头。同时脚尖点地,跑约20分钟。后又为熊戏:前后翻滚,左右翻滚,四肢爬行,立,熊径。后为猿戏、虎戏作结。收功后,打嗝不止。约十分钟。

21.19821023日  星期六  

练功杂记之十三

5.407.20。今天早上失睡,起迟了。

发动后,拍打。即点会阴。稍跳几圈,旋下蹲,点关元穴,须臾又点气海。且踮脚跑约五分钟,后复下蹲,仍点气海。又活动胃,点胃脘,复活动胃,因时间到,未活动够,即收功。

及结束时,觉有气缘督脉上冲,几至眩晕。

又,多年来饭量大减,极易疲劳,身体日衰。前年,史先生云:胃中有瘀血,为气所致,殆将疑焉。以今观之,病果然矣。经几次活动,打嗝不止,右胃渐觉软矣,殆病将愈矣,幸甚。

明日星期天,宜早起,多练功,争取一举冲破病灶。

 

22.19821024日  星期日  

练功杂记之十四

5.007.30。发动后,稍点会阴穴,即点气海、中脘。活动胃约半小时后,点中脘。跳,后甩手跳。用双足尖跳约一小时之久。然后为五禽相生动作。同时,发虎声、鸟声、猿声。又出武术动作,后又出体操、五禽动作,遂合掌交经收功。

五禽相生连续出现,且为刚强勇武之态,发威猛迅疾之声,明病已基本痊愈。身体日益强壮矣,宜坚持练之。

23.19821025日  星期一  

练功杂记之十五

5.007.15。发动后,五禽戏相生而出,动较剧,伴有声。为猿戏时,点百会、角孙,还有百会前面另外两个对称的穴位、百会后面的一个穴位。十指同时点穴,头、身进行活动,且下蹲,复上顶头。发喊声。同时,脚跟着地跳跃等。在点头部穴位之前,曾点面两侧上下牙床结合处外部肌肉,与耳根之穴。后作劈叉姿势。

点头面之穴者,疑脑有病,面部肌肉灵敏之故也。

24.19821026日  星期二  

练功杂记之十六

5.057.00。发动后,五禽戏相生而出,甚速。因拍打周身数遍,点面部下牙床际肌内穴与鹊桥穴。又拍打腿,以腿弯筋处与踵上筋为多。随后,点涌泉穴,配合以体动,良久,乃拍打。拍手甚剧。又出武术动作,甚缓,为拳、掌、砸、砍、喊,约20分钟。遂面北收功。(点面部穴时,伴有跳动,单脚跳,踢等动作。)

25.19821027日  星期三  

练功杂记之十七

4.50-7.10.发动后,五禽戏相生而出,甚速。继之,点面部四穴(人中、颌下与两腮穴。同时点。)又拽两耳拴马桩。且下蹲活动腿(臀部反复起落良久),又起而上身俯仰以活动腿后筋。渐下蹲,两小腿外撇,脚内侧着地,向下用力,痛甚,不能下也。数次,又盘腿打坐,十余分钟。乃以一指堵一鼻孔而呼吸,左右交替数次,有超越型呼吸,且手如鸟振翅。毕,起,俯身、转身视天一周,数遍。又为掌,叶底藏花,逞双拳上提。发喊声。为掌,按双牛。又弓步冲拳,左右各数次,同时发喊声。又为骑马问津式。遂合掌交经作结。收工后,有气如电击全身,背部感觉尤明显。

拔筋后,曾点会阴穴良久,又点胸部重楼穴。

26.19821028日  星期四  

练功杂记之十八

5.30-7.15.发动后,五禽戏相生而出,甚速。随即点牙床外肌肉穴及耳根、颌下穴,以指堵鼻孔,练吐纳法。脚尖相向下蹲,身体反复升降良久。起,为马步、弓步、青龙桩。冲拳,转体视周天。又脚尖相向,上身俯仰。点梁丘穴,直至双脚(特别是大、二足趾)发麻,故缓。面南合掌交经收功。

练吐纳法以增强内气,此,提高功也。

27.19821029日  星期五  

练功杂记之十九

5.00——7.20.发动过程中即出深呼吸。五禽甚微,且各自为政,不连贯。五禽毕,即点穴。太阳、耳根与辅车穴。同时做深呼吸(有超越型呼吸),后下蹲。脚心相对,腿(以膝关节为端点)向外撇,平放臀部(与上身)不停起坐。继之起,两腿分立,挺立,上身不停俯仰,以拔脚后筋。又拍打三阴交(亦对全身轻微拍打),点脚脖前筋穴。久之,起,转体周天,冲拳,马步,弓步,仆步。又用脚尖跳,扭腰等。面东收功。

28.19821030日  星期六  

练功杂记之二十

5.00-705.出五禽戏,动作促而有力。点耳根、太阳、辅车及人中等穴,再为深呼吸。继之,全身抖动、蠕动,尽力放松,如蛇状。又呼吸绵绵,出太极拳动作。随后点三阴交,足三里,及膝下内侧、脚脖前大、二趾足间等穴。并按摩之。昨日食多,右胃隐作胀,今日练功期间,不停打嗝,甚于前些时。七点时合掌交经作结。

今日开始,刚猛动作减而柔缓动作增。

29.19821031日  星期日  

练功杂记之二十一

5.50-8.10.出五禽戏。点太阳、耳根、辅车等穴,浑身抖动放松如昨。点穴良久,觉脑后(先右后左)微凉。复两脚相背活动身体,又两脚相向活动。点委中、阳陵泉、膝下等穴。腹中嗝气,两脚渐麻,又点关元、气海。按摩胃。复活动头。出五禽戏,收功。

发动时,觉头颅内气聚集,练功中,觉手心热。

30.1982111日  星期一  晴间多云

练功杂记之二十二

5.00-7.15.未出五禽戏。先活动腰肢,继下蹲,颠体,左右脚分别支地以托地户,良久。深呼吸,且以手引之。起,出武术,拳、掌、太极(疑是鹿戏、鸟戏合成。)、猿拳各数动。摩面,甚剧。挠头。点太阳、鹊桥、耳根穴,活动头,徐收功。(下蹲前,曾点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

31.1982112日  星期二  多云

练功杂记之二十三

5.00-7.05.发动起,活动腰,有如起始。继点太阳、人中、下颌、眼间等穴。摩面、下蹲,活动臀部如昨。舌抵上腭,缩谷道,似行小周天。起,为五禽戏。放松,为太极拳。活动头顶。复放松收功。

收功前,稍拍,稍点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委中等穴。

动作似循环,然更高级。

32.1982113日  星期三  

练功杂记之二十四

5.05-7.15.发动后,活动腰,较剧烈,一如初始。继之以五禽戏(武术消失),活动较第一轮为剧,动作多,时间长,难度大。复点太阳、眉间穴,活动目,作类似眼保健操。又点头上十余穴。上身俯仰,以活动腰,以拔腿后筋。且如顶重压状上升,顶头,吸气,大喊二遍,六声。又摩面甚剧甚细致。挠头,放松,合掌交经面东收功。练时,面似随日、月转。(为五禽戏时,脑海中显五禽形象)

33.1982114日  星期四  多云

练功杂记之二十五

5.20-7.25.发动后,活动腰、头(先旋转,再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东西、西南,皆相对。又,顶、缩,复旋转),五禽(带拳)甚剧。熊拳时,集气于上肢,腿甚轻,活动较多,鹿戏时,奔,动作作后顾惊恐状。鸟戏时,为大鹏展翅,且扇动,复独立。为猴戏时,摩面,点太阳、印堂等穴,重点治目,点眼周穴、内角较剧,压眼球(瞳部)较久。右眼觉暗中有光团,光团中有黑点,黑点爆发为更亮之点。亮点中心又出黑斑,黑斑又爆发。如此者数,如原子弹之爆炸,如日之形成。最后出一日。复为猿戏,挠头摩面须臾,放松,为太极动作收功。

右眼球似位不正,故手使劲推之。

五禽戏出之前,脑中有幻觉,为骷髅,为披发魔,随后五禽遂动而出。

34.1982115日  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