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庆阳师专的古代汉语教师(二)

(2022-05-20 11:29:45)

庆阳师专的古代汉语教师(二)(网络稿)

在《庆阳师专的古代汉语教师(一)》中,我们介绍了翟惠林、张耀民二位先生,现在来介绍刘瑞明教授。

刘瑞明(1934-2017),1981年从平凉二中调入庆阳师专,1982年开始带古代汉语,一直到1995年退休。刘教授的课,我观摩过一节,他不怎么注重形式上的精彩,但内容满满的都是干货,是十足的研究型教学。有位学生写他对刘教授古汉语课的感受和认识:“他和许多老师最大的不同是,从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倚仗丰富的知识,他把古汉语的语法、字义、词义、语句解释、典故出处、一则短文涉及的相关知识,都能恰到好处、驾轻就熟加以讲解,尤其是对诸如经史子集、《说文解字》一类古籍经典上涉及的知识,常常能凭借超强的记忆信手拈来予以引用讲解,把历史知识融汇到古汉语知识之中,使受教者获得全方位的教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多年浸淫于古汉语、训诂学、社会学、人类学、敦煌学等多个领域,磨砺出了非凡的学术研究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助益于他的教学,也让他对学生的训导引领多了独特的手段。在课堂上,他常常由某个字词或语句,引导我们去展开多路径的分析思考,在已有说法和观点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别开生面的观点。他说学术研究要善于质疑、扬弃取舍,善于动脑筋,要养成不畏权威不迷信大家、认理不认人的探索精神,盲目接受、机械照搬人家的东西,一味把前人的观点奉为圭臬,都不是科学的学术态度,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既成的东西,读书人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要将‘胆、识、才’集于一身,要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地融为一体,学问才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在教学生做学问的同时教做人,并且侧重强调读书人应保持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不随波逐流,不取悦宵小,不媚俗自贱,尤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金钱至上’、实用主义和功利媚俗一众思潮泛滥,知识分子理想信仰、价值观、人生操守遭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刘先生能经常向自己的学生灌输坚守知识分子的道德情操、崇尚‘士’的精神内涵这些已开始被视为落伍陈腐的观点,实属学界难得的一股清流,这是他深受学生敬重的原委之一。

刘瑞明教授教学,还有一种像我这样的教师不做的工作,就是他常会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课外单独开小灶,教给他们知识和治学方法,而且效果颇佳。例如周奉真即是一例,他1982-1984年就读庆阳师专,刘教授教他们古代汉语,周奉真自述:“因对古籍及传统的语言文字有些兴趣,故而在上课之余,常从先生问难请益,追随左右。时光匆匆,毕业即今,已二十六载矣。……信夙缘有期,期间与先生书信往还,问学论世未曾辍也。”周奉真毕业以后,从事新闻报道与党政管理工作,不仅行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坚持学问,水平达到了不俗的境界。试看他的《论刘瑞明对语文学研究的贡献》、《后学之津梁 诗家之宝筏——论《诗韵合璧》的文献价值及诗学功能》、《曹雪芹笔误了吗?——由咏白海棠诗的对偶句来理解“虚实对”》等论文,不是专家还真作不出来。他现今受聘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还真是凭学术实力当上的。虽然周奉真的成绩主要来自自己的努力,但刘教授的发蒙培育之功是显而易见的,如同博导之于博士。

刘瑞明教授对于古代汉语教学的第二个贡献是编写古代汉语著作和教材。计有两本,第一本是《古汉语语法常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这本书在恢复高考的年月里,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好些高考生、大学生、古汉语研究者都拿它当参考书共印刷发行30多万册这本书署名钱大群刘明这位刘明就是刘瑞明。据了解,这本书主要是刘瑞明写的,钱大群的专业是法学,因缘际会,二人合作,出版了这本书。钱大群后来调到南京大学,做了法学院教授。第二本是余行达主编、刘瑞明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东北师大出版社19877月出版。这部教材是国家教委聘请师专教师,根据师专教学大纲编写的全国师专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的正式教材。这部教材的出版,改变了过去师专古汉语课没有正式专用教材的状况。刘瑞明出任副主编,这是全国同行对他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认可。

刘瑞明教授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学术研究。迄今出版学术专著文集8部,论文380余篇,总计字书逾800万还有未出版文稿数百万字,总计超过1000万字。单就数量而言,刘瑞明教授的学术成果,在甘肃省语言学界首屈一指,在全国也不多见。他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

1)“陇上学人文存”丛书之《刘瑞明卷》,刘瑞明著,马步升、徐治堂选编,甘肃人民出版社为2014年出版。收有论文31篇,是刘瑞明学术论文中的精华。“陇上学人文存”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负责编辑出版,是甘肃重大文化建设项目。该工程启动于2009年,原计划到2019年出10辑,每辑10卷,每卷1人。其入选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甘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就卓越的专家学者的代表性著作,每人辑为一卷,或标时代之识,或为学问之精,或开风气之先,或补学科之白,均编者以为足以存当代而传后世之作。”刘瑞明的著作能够入选这部丛书,其在甘肃省的学术地位自不待言。

2)《刘瑞明文史述林》,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这是一部可以做枕头的书,厚厚两大本,要用一下力气才能拿得动。这部文集收录了刘教授大部分论文。全书正文收有377篇,370万字,分为8卷:卷一:谐声造词法论集;卷二:词义论集;卷三:泛义动词论集;卷四:词缀论集;卷五:汉语人名文化;卷六:敦煌学论集:卷七:文学论集;卷八:说神道鬼话民俗。正文后有附录,内容有五种:一、古吉(伏俊琏)、石华(连登岗)、袁津琥、曾昭聪、高云海、林革华等人评介刘教授的文章。二、刘瑞明教授科研成果展览的贺信、贺联、贺诗,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锡厚研究员、甘肃省语言学会、甘肃省敦煌学会、甘肃敦煌研究院张先堂、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张文轩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逵夫教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伏俊琏教授、宁波大学文学院院长周志峰教授、庆阳师专中文系连登岗。三、国内著名学者赐信对刘瑞明的鼓励、提携,作者有钱钟书、江蓝生、蒋绍愚、蒋礼鸿、《中国语文》编辑部、张永言、胡明扬、关得栋、周一良、程毅中、詹伯慧等。四、刘瑞明获奖项目目录。五、刘瑞明发表的未收入《刘瑞明文史述林》的文章目录。该书前面有赵逵夫先生的为本书作的《序言》,最后是周奉真教授为本书作的《跋》。此书是刘瑞明论文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刘瑞明不可多得的材料。

3)《庆阳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2017年出版。这部词典,收集庆阳方言词语约2300多条,对这些词语的解释有:用字、读音、语义、语源、理据五个方面。它是第一部解释庆阳方言的词典,也是全国一百多部方言词典中最早解释方言词语理据的词典,因而被商务印书馆作为重点图书推出。正文前面有连登岗作的序,大致可以看作本书的导读。

刘瑞明治学的领域宽广,成就是多方面,然而,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他对俗语言的研究,他在这一领域发现的材料、发表的著作都超迈前人。特别是他发现的汉语俗语的谐音趣难造词法的规律,以及他发明的解读这类词语的方法,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道他人之所未道。凭借这一点,刘瑞明就有资格成为俗语言研究的领军式人物。如果俗语言研究日后成为语言学的一个派别,那么,刘瑞明就可能被尊奉为这个学派的开创者,起码也是之一。扫描一下汉语学研究的概况,不难发现,俗语言、俗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渐成燎原之势,而刘瑞明始终是他们绕不过去的一座山,宗奉者有之,引申者有之,扩展者有之,诘难者有之,批判者有之,甚至盗窃者也不乏其人。不管怎么说,刘瑞明及其科研成就,已经深深地嵌入汉语史中,任谁也抹不掉。

刘瑞明治学,有他的方法,第一、找矿论。有的人有志于学问,但是苦于找不到有价值的题目和资料。有一年,刘瑞明到兰州去,某知名高校二位青年教师专门请他到酒店款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教刘先生那么多的资料是从哪里找的。刘先生说,做学问找资料,如同找矿,要善于找富矿。如果找到富矿,费力少而受益多,反之,如果找的是贫矿,则费力多而获益少。刘先生年轻时干过地质勘探,他把地质勘探的理论方法用于学术,获得了很好的效益。他找的第一个富矿,是敦煌学,找的第二个富矿是汉语俗语言,都收获满满。刘先生的第二个方法,是自铸利器。这是我根据他的做法替他总结的。何以言之?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是搞研究的人都知道,没有理论的研究,其实是算不上研究的(这个观点有点偏了),但现在的研究者用的一般都是现成的理论,把别人的理论甚至是论文框架拿来,找一点材料填充进去,整理一下,论文就作成了。这种研究,本质上是重复研究,在学术史上没有多大价值。衡量科研价值的大小,是看它的创新度,即提供的新东西的多少。科研创新一般有三个方面:材料、方法和基本理论。说到理论和方法创新,戛戛乎其难哉!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说到他的语言学研究,就是拿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来处理汉语的材料。徐通锵发明了个字本位理论,写了几大本书,生前反对者远远多于赞同者,现在几乎被遗忘了。刘瑞明即山铸铜,就海煮盐,用他自己发明的“谐音趣难造词法”理论与谐音趣难词解读法,大杀四方,攻城掠地,在俗语言、神话、志怪文学、性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古代绘画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在,地球人知道,庆阳市是油煤资源大市。可是,以前人不知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国家地质部门到庆阳来勘察过,硬是没有找到多少油。直到1970年以后,才在这里发现越来越多的油,还有煤。据介绍庆阳是中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大市,庆阳已探明油气总储量40亿吨,庆阳煤炭资源已查明预测总储量2360亿吨够富有的吧?可是庆阳人以前不自知。以前认为,庆阳煤炭埋藏深,难以开采,可是,现在技术进步进步了,开采难度降下来了,政府正在多方筹措,准备大力开采。伟人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如此,社会活动是如从,科学研究也是如此,要善于发现,要提高能力。刘瑞明即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刘瑞明科研成果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刘瑞明文史述林》附录中反映的那些而外,专文论述介绍他以及他的科研成果的还有 1.蜗行袁津琥怀念那个时代2.连登岗《刘瑞明难题——兼致宁信度与哂未休3.國威《老蚌一开珠一掬——评〈刘瑞明文史述林〉》、4.方铭《彰显汉语的独特韵致与智趣——读《刘瑞明文史述林》、 5.马步升、徐治堂《深钻精研 新论迭出——刘瑞明教授学术事迹评介》、6.徐克瑜《传承学术薪火 为往圣继绝学:沉痛悼念刘老师逝世》、7.高大万《怀念恩师刘瑞明先生》、8.陈晓强、陈晓春《溯本清源 通幽洞微——读〈庆阳方言词典〉有感》、9.方铭《厚积薄发 触类旁通——读〈刘瑞明文史述林〉》、10.连登岗《刘瑞明教授的学术追求》、11.郭头儿(郭治锋)《三年已过,还忆先生》、12.周奉真《论刘瑞明对语文学研究的贡献》等。而引用或涉及他的学术成果的论著已逾千篇(本)。收到《刘瑞明文史述林》之后,先后来函感谢和赞许的有:蒋绍愚教授克和教授黄德宽教授俊琏教授杨琳教授张志毅教授刘丹青研究员王继如教授李正宇研究员 黄正建研究员萧放教授周志锋 教授蒋宗许教授山佳教授单正平教授 津琥教授游自勇教授等著名学者。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先生属于学术大腕的同类。

刘瑞明教授从1981年调入庆阳师专,直到2017年去世,在这里生活了36年,他的科研成果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间做出来的。这一期间,他的年龄是47岁至84岁,这是人生的下半场。许多高校教师,一旦评上预期的职称,就不怎么再努力了;按照一般人的人生轨迹,退休之后,就专事养老了。而刘瑞明47岁进入高校,53岁晋升为副教授,57岁晋升为教授,60岁退休,在职期间,除了上课,就是读书写文章。退休以后,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于研究。除了最后因病卧床,一天也没有休息过。数十年如一日,念兹在兹,“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是他真实的写照。不看电视,不打牌,不下棋,不酗酒,不逛街,不旅游,常人的娱乐爱好,他一样就没有。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乐趣全在学问。

刘瑞明教授科研的客观条件说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这里地处偏僻,信息闭塞,资料匮乏,缺少资金资助(当然,今非昔比,现在有了高铁,有了互联网,有了东数西算,有了南佐遗址,连王子今、韩建业易华这些北京学者都到庆阳来进行文化工作和文化考察了。)许多资料都是请托学界朋友帮忙的,他在《刘瑞明文史自序》中写到:“感谢蒋宗许、连登岗、刘敬林、袁津琥诸位学友,我们都是在师专这个起跑线上互相勉励的,他们都给了我许多资料。”他的《刘瑞明文史述林》、《山海经新注新论》《庆阳方言词典》的出版是在周奉真、伏俊琏、贾仲瑚等义士的策划、资助下出版的。现在国家富了,在科研方面不吝重金,大把撒钱,一个社科项目的资助经费起步价就是好几万,重大项目将近百万,有的专项重大项目资金多达千万。有的不良学者,靠公家的科研经费,宏吃大喝,发家致富,有的甚至因之锒铛入狱。而毕生致力于学问,且取得卓越成就如刘瑞明者,却无缘得到国家的科研经费资助。刘瑞明在职场上的名位也远远配不上他的水平和成就,学术组织中的领导机构没有他,教职中博导没有他的份,硕导没有他的份,就是教授,也是很晚才评上的。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四川绵阳师专教授蒋宗许致刘瑞明信说:“先生大作我几乎都有复印件。多年来受先生大作启发良多。大作目光之锐敏,学养之弘深,我佩服之极,一心以为先生是某名牌大学教授,做梦也没想到先生竟暗投到师专这个层次,且又在庆阳,且居然还是副教授,真令人不敢相信。”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耶命耶?天乎人乎?斯人已逝,千古同叹!

刘瑞明起步于中学语文教师,终成为语言学大家。而他的成就,竟然是在庆阳师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例外,但这却是历史的真实。不管怎么说,刘瑞明为庆阳师专古代汉语研究矗立了一座高峰,值得永远纪念。

2022520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