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8
  • 关注人气: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座位排列问题的思考

(2017-12-11 14:29:47)
标签:

西部素质教育

班级座位排列问题

自从有了学校,有了班级教学,课堂前排是“优生排”的观念已深入人心[1]。座位安排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有重要影响。现在,中小学课堂一般采取小班教学,班级规模30人左右,一个班级被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由若干名学生组成,每组学生被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意味着群体交往的范围变小,学生的活动范围需要围绕各自的课桌展开。所以,座位排列顺序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任重 道远。

一、班级座位排列的基本方式

相关研究表明,座位的分布状况与学生成绩呈相关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座位分布与其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及学习 方法呈相关性。而目前鉴于中国教育人口数量的基本国情, 学校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即“秧田式”教育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包括教室、教师和教材三要素,其中学生的位置无 论位于前排和后排都会相应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位于后排的学生会不自觉地被班级、被教师及学生边缘化,课堂参与度明显下降。因此,面对座位在前排的学生注意力会显著提高的情况,前中排座位无疑成为学生及家长的首选。 那么座位排列应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呢?在这里笔者谈论的是座位排列的实际原则问题,笔者将身高、视力等这一系列先天性因素排除在外。如目前很多中小学学生的身高超过他们年龄段的平均身高,一些具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的将其排除在外。毫无疑问,这些特殊情况下的学生应根据现实情况做出适宜的调整。从班级座位的排列形式来看,以下四种座位排列方式能最大化地满足班级学生座位排列需求:行列式、方阵式、梳子式、剧场式,每种形式的编排都有其优缺点,其中梳子式的座位排列方式最为合理。梳子式的座位排 列方式是将靠后的学生换个方向正面坐于“梳齿”位置,而 另一面的学生座位排列为“梳柄”位置,这种座位排列形式 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特点。

二、班级座位排列需要考虑的因素

成绩因素。目前,很多中小学是按照成绩进行座位排列的,成绩优秀者坐黄金座位(第二、三排),成绩较差者坐后 排,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然,这样的排列有其现实因素,在此不做评判。这种排列方法是先将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差、较差四个等级。根据相应等级两两对应,将成绩优 秀者和差者排列在一起,良好者和较差者排列一起,这种座 位排列顺序可刺激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根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学龄期(612 岁)学生处于一个勤奋对自卑的冲 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校学习,如果获得相应的认可就 会具有相应的勤奋感;青春期(1218 岁)的学生处于自我统 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学生比较渴望 得到认可和关注,如果教育者适度抓住这个因素,积极引导,以好带坏,可有效带动班级学习氛围。

性格因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性格各异,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症。所以,不 同气质的人有着对应的特点,即好动的、安静的、外向的及内敛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安排座位。

譬如,可将活泼好动、容易妄动的多血质和沉默寡言、自控力强的黏液质进行组合,这种组合很好地协调了学生间的性 格差异,也可很好地促进课堂教学;将平时课上爱说话捣蛋的学生和沉默寡言安静的学生放一起,会相应地提高他们 课堂的专注力。

性别因素。性别差异会导致男生和女生的思维差异,男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比女生强,而女生的语言能力等一些其他能力比男生要强。所以,根据性别差异排列座位可有效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
经过一系列探讨,考虑到所有因素,教师可以采用月轮换制的座位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坐黄金座位的机会。在中小 学阶段如何合理高效地安排座位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的头等大事。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会对座位进行等级划分,比如,前排的座位一直被认为是优生的专享,而后排的座位只能是差生的专座。因此,教师应采取合理措施实现座位排列最 优化,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三、结语

座位排列是教师教学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 生在教室中的座位排列对其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等都 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合理安排座位,教师需以最优化组合为 根本,考虑学生的身高、近视率、小组合作效率等外在因素 进行具体安排,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学习,达到 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秋前,丁佩君.座位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1999(4):45-49.
[2] 闰江涛.大班额教学环境下学生座位的价值差异与消除[J].当代教育 论坛,2006(6):20-23.

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7年第28期

投稿邮箱:zzs@xbszjy.com
官方网站:www.xbszjy.com
微信公众号:xbszjy

作者简介:鲁珍珍(1991—),女,汉族,安徽无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原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