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策略探究
(2017-12-11 15:02:12)
标签:
西部素质教育小学书法教学 |
书法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
一项基本技能。新形势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但
实际上,小学书法教学中,学生对书法写作的兴趣欠缺,加
上课业繁重等原因,致使小学书法教学效果不显著。为此,教师要寻求有效之策并将其应用在书法教学实践中,提升
教学成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书法教学 策略进行探究。
一、激发学生书写兴趣
(一)演示佳作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历代名家名作,数不胜数,书法历 史长河经久不衰,熠熠生辉,弥足珍贵。比如,欧阳询的楷
书《九成宫醴泉铭》灵秀端庄,东汉隶书《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等古色古香,王羲之行书《兰亭序》流畅俊逸,孙
过庭《书谱》神采飞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素材制
成多媒体课件,多视角展现在学生面前,或投影、或录像、或图片,以声情并茂的图画和优美的背景音乐,创设温馨、
舒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审视传统文化,
陶冶自身的艺术情操。再如,教学颜真卿《多宝塔》集字创作“闻鸡起舞”时,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创作作
品,如扇面、横幅、对联、条幅、斗方等,让学生接触书法幅 式,讲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再让学生动手书写,引发
思考,提高兴趣。
(二)讲解碑帖故事
通过简述著名碑帖的流传故事,从碑帖的艺术高度、珍视程度、保护代价、对现在的启示等方面激起学习兴趣,真
正唤起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怀。例如,曾经收藏于皇家内府的 苏轼的《寒食帖》,在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险遭
焚毁,在《寒食帖》的下方至今还隐约看到被火烧过的痕迹,后被日本收藏家菊池晋儿收藏。不久,日本关东大地震,菊
池晋二不顾生命危险,从瓦砾中抢出此卷,寄存于友人内藤 虎家中,后被国民党官员王世杰以重金购回,现存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此帖卷前有清末梁鼎芬题签,又有乾隆御书——— 雪堂余韵;卷后有宋、明、清及近代名人题跋,其中不乏书法
大家,如董其昌、罗振玉等。最精彩的是宋代另一位大家黄
庭坚的跋尾,这使得此卷成为苏书与黄书的合璧之作[1]。教师在讲解书法之美时,兼讲这些传奇,足以引起学生的巨大
兴趣。历代碑帖的传奇故事又何至于此,成为经典的作品都 有着自己的独特命运,仔细讲来皆有无穷的乐趣。
(三)临创结合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而在临写碑帖的过程中,适当提炼出富有励志寓意的成语、警句或段落,设计成短小
精悍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例如,根据《勤礼碑》 的内容教六年级学生写“自强不息”时,通过读帖、摹帖、临
写“三步走”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笔法技巧,理解成语内涵,并结合实际生活,就自强不息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尝试设
计和制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实践证明,学生不但写得认真, 还运用了多种艺术样式,最后教师把学生创作的书法作品,
悬挂在书法教室里,制作成优美的相册展示给学生看,还发 到家长群或朋友圈里,让家长看,朋友们看。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一)融入汉字起源与汉字结构
在书法教学中引进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以说文解字的 方式追溯汉字起源,以欣赏甲骨文为主,适度融入书写体
验,给学生呈现我国古代汉字的艺术魅力,加深学生对汉字 及其发展的认识,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如教学
《有趣的汉字———甲骨文》时,课件播放甲骨文产生的视频, 了解汉字从图画中来的事实,以简单的象形字为基础,分析
引导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与笔法特征,再以自己的属相为题
材创作书法作品,用图画的形式触摸汉字书法的厚重与温度,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引入汉字演变历程
几千年来,汉字的形体经过了多次的演变,主要字体有
下面几种,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在小学书法教学中,通过欣赏经典碑帖,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让学生初识五种书体。比如,教学生欣赏《唐楷魅力》一课时,先用视频播放《仓颉造字》的传说,让学生明白汉字从图画中来的事实,然后课件出示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
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并介绍各种书体及其艺术特征,进而介绍唐代名家碑帖,让学生大致了解书法
简史,感受汉字和各种书体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 化品位。
(三)利用微课教学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呈现某个教学环节而采取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它短小精
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在书法课上,教师为了 突出重点,可将本课呈现的重点知识做成微课展现在电子
屏幕上,不仅形象生动,增加了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节约 了时间成本,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而且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颜体、柳体、欧体捺画的特点时,将 它们的形体特征和运笔方法用微课的方式制作出来,让学
生通过观察后再练习、领悟捺画“一波三折”的神韵。
(四)适时开展竞赛
根据孩子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引进竞争机制,开展竞赛活动,展示他们的书法作品,最大限度地调动写字的主动性、
积极性。比如,利用春节书写对联,利用国庆设计海报,利用 教师节举办黑板报等,也可以根据硬笔和软笔进行分类比
赛,掀起书法学习的热潮,提升教学效果。
(五)发挥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榜样是无声的力量,它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良好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在学生的情感上引
起共鸣。作为书法教师,一定要写得一手好字,让学生在潜 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只有这样,你的学
生才会赞不绝口,心悦诚服。
三、注重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有效评价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激励 学生坚持书写的有力措施。教师在书法教学中,结合教学需
要,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及时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比如,运用比较法进行自评、互评、找出优缺点,扬长避短,增
强写字信心;批阅时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收上来统一进行批 阅,也可以让学生把作品带回家,让家长写评语;还可采用
圈点法、批注发、示范法、作业分析法、反思总结、建立成长 记录袋等多种方法进行批阅。不仅如此,教师还把及时评赏
出来的优秀作品装订成册,参加各种展览,把评价的视野拓 展到校外,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及时表扬,为了提高孩子练字的积极性,开始练字时先写简单易写的,难度逐步增
加,孩子有了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感到学而不苦,练有所乐。同时,小学生学写字、练书法,每取得一点进步都是
很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教师说话注意艺术技巧,多使用赞美性的语言,注重细节,强化优点,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尊
重,增强文化自信。
总之,要想练出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只有长期坚持练习,才能有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
力,有耐心、有恒心,常常抓、日日练,不光在书法课堂上练,业余时间和其他课程作业上也要认真书写,只有这样,才能
收到很好的效果。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对书法的意义及书法艺术的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因此,小学生练书法还要
靠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与培养。
参考文献:
[1]
沈浩.中小学书法课怎样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30.
作者简介:张居国(1971—),男,土族,甘肃永靖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书法教学。
其他作者简介:魏登贤(1973—),男,汉族,甘肃永靖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书法教学。
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7年第20期
投稿邮箱:zzs@xbszjy.com
官方网站:www.xbszjy.com
微信公众号:xbszjy
前一篇:班级座位排列问题的思考
后一篇: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