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天的雨》听课记录及感受(实习生:常小琴)

(2017-10-20 15:24:33)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6c3sQzy7f9M5X9v6e4

http://s1/large/0066c3sQzy7f9M6pMuW96

           《秋天的雨》听课记录及感受
《秋天的雨》老师一共用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这节课上李老师以四季的雨的特点导入,通过叙述春雨、夏雨、冬雨的特点引入学习的重点“秋天的雨”的特点。然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极富感染力给学生补充了一首小诗,进一步渲染秋天的美好。
        在新授环节老师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安排学生初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接着老师让学生推荐人来读,读完以后学生进行互评。由于这篇课文的轻生词,多音字较多,老师通过这一环节对这些易错点进行讲解,多次重复,增强记忆力,确保每位同学读准字音。在对字词的讲解上,李老师从字音,字形等方面分别进行教学,识字认词方法多样。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找出形近字、多音字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识记。
       接下来让学生再读课文,并且带着问题去读,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写秋天的雨?为了使阅读老师更加高效,给出了一些引导,如何读,如何批注。进一步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读完以后学生很快的回答出来(声音、气味、颜色),紧接着老师引导同学概括文章内容,分析结构,得出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这里老师的亮点是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学习,来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学习在习作中去学习使用这种结构,在文章的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学习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第一段,理解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首先老师从分析句子入手,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简单高效。
      李老师的这节课整个过程,十分的生动,入情入景,整节课上李老师利用她的感染力和小幽默以及和学生多样的互动把课把课堂打造的丰富,有趣,这是一件很需要功力的事情,只有老师把课上的有趣,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去听,才会跟着老师一起去感受,体会,学生爱上了课堂就没有理由学不好。此外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十分多样,老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受到重视。
       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而每位老师的艺术风格都不尽相同,如何让学生爱上你的艺术,这是一份任重道远的事情。

http://s1/large/0066c3sQzy7f9M8n5CW0a

http://s1/large/0066c3sQzy7f9Mgkhkn53

http://s1/large/0066c3sQzy7f9Mh4AjF03

http://s1/large/0066c3sQzy7f9Mi4xkI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