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闰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详略得当,脉络清晰,听完之后掩卷沉思,感慨颇多:
一、生本课堂
本课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等环节,教学结构脉络清晰,尤其是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地球“易碎”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掀起了“争做课堂小主人”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二、注重朗读训练
无论是小学低端还是高段,朗读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闰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非常注重感情朗读训练,例如在讲到“地球的可爱”时,教师相机启发引导学生读出地球的可爱,读到“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教师启发说:你读这个句子时心情怎样,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试试看。在感情朗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分析完地球的“可爱”“易碎”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环节后,闰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地球,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用“拿……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体会地球的无私,充分激发了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
四、巧妙设计
讲完这节课,处理课后题时,我才发现,课后所有的题闰老师都在课堂中解决了。这给了我惊喜,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之前备课的时候,我会看教参、看课本、网上优秀视频等等,但好像从来没有把关注点放到课后题上,也许我潜意识中觉得:我只需要讲好这节课,教给孩子们生字,学会文本,课后题不需要我处理。导致我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但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多么幼稚。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是独立的,应该是浑然一体的!今后我在备课时一定会努力做到顾及各方面。
总之,这是一节既有看点,又有重点的课,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