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高古玉器——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

(2020-01-05 17:48:03)
标签:

都市田园

高古玉器

开门红股侠

台北故宫玉器

田园玉翁

分类: 古玉深研

高古玉器——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1)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璧。青白玉,有濃淡不一的墨色雜斑,表面並有附著物。中孔大。表面光素。8.3公分x8.5公分x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璧。青白玉,帶赭色斑,有三道明顯玉璺。中孔大。表面光素。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商玉小圓箍。玉色青,帶有白沁色。全器為管狀,壁薄,外壁飾凹弦紋。3.2x3.2x2.1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商石鐮刀。石質,色澤灰綠,帶有赭紋。全器為片狀不規則梯形,有兩孔分別位於兩端。36x18x0.8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璧心玉料。深青綠帶褐色玉,為製作玉璧取下的心料,外圓周一面較大,一面較小。外徑4.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璧心玉料。不勻的碧綠玉,為製作玉璧取下的心料,外圓周一面較大,一面較小。外3.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龍山-齊家系 素璧。青玉,璧緣外圍有淡赭斑。璧面平滑無紋。直徑18.3公分 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斧。深溄浑s的黃赭色玉。大片深赭斑,裂紋處沁為深赭色。局部滿布灰黑點,甚光潤。梯形。湀A弧正刃,有多處使用崩傷痕。器身斷面呈棗核形,柄端歪斜有傷缺,單孔,由兩面對鑽。最長10.8公分 最寬6.4公分 最厚1.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鑿。灰青色半透明玉。窄長方形,斷面呈不太規則的棗核形。上方因嵌卡於木柄中,末加修磨。側邊有一深鋸痕。刃線內凹,雙面磨成,多小崩傷。最長11.7公分 最寬3.3公分 最厚1.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鏟。灰青色,帶淡色包裹體沉積結構,器面上也出現白色絲網紋,刃端一段呈褐紅色,背端以及器面局部也出現褐紅色。對稱長梯形,寬端直刃、窄端緣不平直,近窄端鑽二孔,單面鑽孔。最長 16.7公分 最寬 6公分 較厚 0.8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錛。器面呈不均勻的暗褐紅帶墨綠色。對稱斧形,單面刃故稱錛,一端圓弧單面刃,刃緣微傷;背端平整厚實,兩側邊緣出現多處崩傷後磨平。附木座。長 16.1公分 6公分 較厚 1.3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斧。褐白透斑雜玉質,此種色彩繽紛的玉料,今尚不知出於何處,惟表面的紅色光澤可能來自於長年的盤功,溫潤泛光澤。窄長斧形,圓弧刃,器面鑽三孔,大小不一,然均鑽的極工整;器兩面加琢花紋帶。附:此器可能原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之玉斧,後代加刻陰線花紋。長 13.1公分 6.1公分 較厚 1.0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錛。深湶灰坏聂骷t色玉質,色澤溫潤。全器呈對稱梯形,上端較窄,漸向兩側撇出,單面平刃。側面略厚,近窄端處有一鑽孔。器面琢刻獸面紋,紋飾似為清後加。附雕花木座,座底陰刻楷款「三希堂清玩」及「乾隆御玩」之鈐印。長12.5公分 5.2公分 2.5公。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石耘田器。深灰黑色石。磨製為略成三角形的帶刃工具,刃線成尖三角形,對應的背部中央有隆起,並鑽鑿一圓孔。刃部及左右二角,帶傷缺。這類石器,主要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江南地區,為耕作除草用的石鋤,又稱為耘田器。長21.5公分 9.2公分 0.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石耘田器。灰色石。磨製成長形的帶刃工具,一長邊為微帶弧形的刃線,有使用傷缺;對應的背部中央有隆起,並鑽鑿一圓孔。這類石器,主要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江南地區,為耕作除草用的石鋤,又稱為耘田器。長12.4公分 5.7公分 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琮。玉琮,呈上端略大,下端略小的形狀。並以每個轉角為中心,向左右器表鋪陳面紋。每一節有四個轉角,所以共有四個面紋,一件器上節數可多可少,自上而下,常呈現小眼面紋與大眼面紋交替出現的佈局。高 8.2公分 上端寬 6.4-6.5公分 下端寬6.35公分 孔徑5.5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耳飾玦。黃綠色閃玉,局部赭沁。圓片狀,厚薄較勻,缺口較窄,明顯地留下由兩面對切的不平整痕跡。上端琢一兩面對鑽而成的小穿,穿緣有長期穿繫繩索懸掛的磨痕。高0.2公分 外徑4.5公分 內徑1.8公分 直徑4.63公分 孔徑1.93公分 0.54-0.41公分 缺寬0.23-0.14。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耳飾玦。黃綠色半透明閃玉,尚稱溫潤,局部赭沁斑。圓片形,厚薄尚勻,缺口相對之另一邊的邊緣有缺傷。勻面接近中孔的部位琢得較薄。器表已加琢了晚期的細陰線龍紋,紋甚模糊。外徑4.5公分 孔徑1.8公分 0.5公分 直徑4.5公分 缺寬0.4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斧。白夾灰與黑斑,玉質溫潤。平直斜刀,刀線多處崩傷,無穿孔。柄端有綁縛繩索使用留下的磨痕,在玉質較白的一面的柄端,還有數道鋸痕,可能曾被打算當玉料改製它物,但僅鋸了一小截即作罷。最長13.2公分 最寬6公分 最厚1.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斧。白夾灰與黑斑,玉質溫潤。平直斜刀,刀線多處崩傷,無穿孔。柄端有綁縛繩索使用留下的磨痕,在玉質較白的一面的柄端,還有數道鋸痕,可能曾被打算當玉料改製它物,但僅鋸了一小截即作罷。最長13.2公分 最寬6公分 最厚1.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鉞形器。玉色甚美,邊緣呈深赭,向內有滛鼽S、灰白、黑等多層色調的變化。兩面相同。方圓形,中央為大圓孔,邊緣略削薄作鈍刃。一側有二小穿,由單面鑽成。長11.3公分 11.3公分 孔徑3.6公分 0.4-0.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琮。深赭泛黃色玉,局部滭S泛綠色。矮方柱體。四個邊壁平直,但高度不齊。光素無紋。清宮中加配了木膽、木座。木膽實為一小盒,內貯一件明代風格的子母狗。高2.5公分 5.8-5.9公分 孔徑4.9-5.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弦紋玉錐形器。青白色玉,局部赭色,頗多網狀白沁斑,通體瑩秀溫潤。琢作圓柱體錐形,一端為尖端,另一端為帶穿的小榫,器表琢五道弦紋。玉錐形器是良渚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頭飾,弦紋亦是新石器時代華東地區流行的紋飾。長7.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琮。玉琮呈短筒形。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產物。玉質溫潤,原為淡水青色,如今沁成灰棕色,雜深褐色細絡。清代配上鏤花木座及鎏金銅套之後,成為薰香器。木座座面飾夔龍,即草龍拐子,銅套套面飾五隻雲蝠及團壽字。縱6.1公分 6.1公分 2.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素系璧。可能原為青白玉質,在明晚期或清代時被染成深溄浑s的褐黃色。製作古拙,厚薄不勻,近孔沿處較厚,邊緣較薄,有明顯的切割鋸痕。直徑4.21公分 孔徑2.12公分 0.43-0.1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刻花圓柱形飾。淡黃綠色玉,滿沁白斑。圓柱體,兩端甚歪斜。沿著器表連續鑽鑿三組隧孔。器表兩端,各刻二道平行線。中段刻有菱形格,格內以平行、輻射或交叉的短直線,以及由連續短線構成的圓弧線,勾劃出花瓣,驟視之,有如一平展花朵。長4.1公分 直徑1.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斧。青灰色玉,局部帶墨綠色斑,夾雜白色條紋。全器長方形,平直刃。接柄端有兩個鑽孔。11.9公分x5.8公分x1.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斧。青灰色玉,有濃淡不一的赭斑。全器近長方形,圓弧刃。接柄端有一鑽孔。一面有許多細刮痕。10.8公分x6.5公分x0.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斧。青灰色玉,有濃淡不一的赭斑。全器上窄下寬,圓弧刃。接柄端有一鑽孔。一面有許多細刮痕。13.3公分x7.7公分x0.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鑿。不透明青白色玉,有直向裂痕,多處有傷。全器窄長條形,但壁不平直,中間厚兩端薄,平直刃。21.6公分x5.2公分x1.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斧。青灰色玉,有濃淡不一的綠斑、黑色芝麻斑點。全器近長方形,上厚下薄,上緣不平整,平直刃略帶弧狀。接柄端有一鑽孔。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斧。墨綠色玉,夾雜白斑、赭斑。全器近長方形,平直刃。接柄端鑽有一小孔,器中段鑽一較大孔。12.3公分x4公分x0.3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石器時代 玉管。溫潤的黃綠玉。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青綠玉,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青綠玉,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綠玉,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青綠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青綠玉質,已深沁成灰白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青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已深沁成灰黃色。孔徑不圓正,兩端亦不平齊。中孔或由兩面對鑽,或由單面鑿成。長2.8-7公分 2.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 玉珮。不透明的灰白玉,局部有斑,有赭色裂痕。器作半圓形,下緣中央鏤空一弧形,左右各鑽一小孔穿。 9.3公分x4.9公分x0.5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3)  
新石器時代玉琮。白泛赭黃色。內圓外方,上下貫通,四面各以陰線刻技法刻出兩個極湹男A圈。琮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是一種禮器。高4.8公分 口徑5.8x5.8公分 底徑5.8x5.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历代古玉研究与收藏,最爱商周战汉,中古明清亦可,喜精美略胜于年代;也喜欢佛像艺术,醉心于佛像的静谧与虔诚;亦爱明清竹雕。  

同时致力于股票价值投资研究仅做绩优白马,中线波段操作,以供收藏之资,诚交股友,共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信可扫博客首页: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微博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微博开门红股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