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2022-05-21 10:25:10)
                        读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这首诗,涉及一些人与事,读它,顺便知道几个典故,一举两得。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需要说明的有:1,这首诗,是元和十年,作者被贬,去江州途中和(相互对答)元稹之作;2,“钻龟与祝蓍”--钻龟壳,看其裂缝状态,以定吉凶;或用草茎占卜,都是迷信活动。3,“试玉”句--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4,“辨材”句--作者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木和樟木,幼年时,长得很像,难以分辨,七年以后,二者才有了差别,可以分辨。5,周公--名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位叔叔,阴谋陷害,制造流言,诬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因而,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周公归。三位叔叔恐惧而叛变,成王命周公讨诛之。6,王莽--西汉末权贵。后,篡汉,建立“新”朝。后,被灭。
  有了这些说明,诗的意思好懂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