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第二阶段总结
(2016-06-11 15:57:32)把民间游戏、音乐、童谣有计划的安排到周计划中,老师作到心中有数。
二、实施阶段
我们通过课题组教研、资源共享、现场观摩等方式,因地制宜,收集了具有特色的民间游戏,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亲子活动及教育活动中,开发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体育游戏活动。
1.跳绳游戏
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各组的练习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师生的关系,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激烈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一个平台,展现自我,增强其自信心,尝到成功的滋味。
2.跳房子
现在的孩子们对一代代传承的民间游戏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为了不让这些有趣的民间游戏失传,幼儿园开展了一个民间游戏的课题研究。说起“跳房子”的游戏,对于我们老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甚至是老一辈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跳房子也叫跳方阵、跳方格,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其玩法更是多种多样。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种游戏正慢慢的被我们所遗忘。为了让如今的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我园利用操场在地面上画上了几个形状、造型不同的跳房子图案,激发孩子们也来跳一跳、玩一玩。
小班的孩子们知道要去玩跳房子游戏时,都高兴极了,一个个都表现出了迫不及待的表情,我便带着孩子来到操场,热身运动后我便分好组让幼儿游戏了。游戏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能根据要求完成游戏,可是李研恒、杨尚禹等幼儿在游戏时不像其他幼儿那么兴奋,他们游戏时特别的小心翼翼,想跳又有点不敢跳,每次都要来回好多次才敢跳下个格子,似乎一不小心就要从高处摔下来,让我也为他们捏了把汗,看见幼儿这种现象,我便来到幼儿的身边鼓励他们要勇敢,并告诉他们该怎么跳。慢慢的豪豪等几个小朋友大胆了起来,不再那么畏畏缩缩了,也敢尝试其他跳的方式了。在反复多次的游戏后,孩子对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时,再加大难度,以达到游戏的要求。
3.跳皮筋
跳皮筋是一项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较为普及。经常参加跳皮筋游戏活动,不但能够提高跳跃能力,同时也能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跳皮筋的方法很多,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以及单脚跳、双脚跳、花式跳等。还可以自己创编一些跳跃方法来跳皮筋。
中班开展了有趣的跳皮筋活动,当我拿出长长的橡皮筋时,让这帮玩惯了玩具的孩子们感到很新奇,让80后的我也勾起了许多的童年的回忆。我想,孩子们应该会和我一样,同样会喜欢这样的游戏。刚开始,孩子们都很好奇,觉得很新鲜,可是当我给他们讲述游戏规则时,他们似乎像泄了气的皮球,失去了信心。的确,跳皮筋对中班孩子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不但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还要跳出一些花样来。但这并没有让我泄气,我知道让小朋友跳皮筋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要循序渐进,由简到难一步一步的进行。那怎么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跳皮筋的游戏中去呢?我想到了小时候我们玩皮筋的时候总会边念着好听的童谣边跳,这样的形式更加有趣,同时也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我们把跳皮筋游戏和民间童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先教授了《马莲开花》的童谣,这首童谣朗朗上口又有很强的节奏感很适合初学的孩子,孩子们念着童谣,听着音乐,很快就融入到了跳皮筋的活动中。
跳皮筋这个游戏还可以跳出很多的花样来,其延续性较强。同时,在跳皮筋的活动中既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了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又使他们从中体验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4.钻山洞(亲子游戏)
游戏目标:
(1)、初步懂得轮流的含义,学会一个跟一个走。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方法:
(1)、成人中的两个人手打在一起上,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山洞",教师在"山洞"的一边用小铃等发声玩具吸引幼儿,让其从"山洞"中钻过来。
(2)、教师扮演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后面幼儿手搭着前面幼儿肩往前走,待听到“火车到站了”的口令后,即可自由走动。火车继续开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往前走。
(3)、增加游戏难度:《开火车》。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
游戏总结:
首先在游戏中让幼儿手搭前一个小朋友的肩,放慢开火车的速度,尽可能的保证幼儿不掉队。同时在每次游戏的间隔期间,我们以“火车到站”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活动,在以“火车出发了”的口令提醒幼儿排队,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还是需要给予帮助的。在体育活动中,我遵循循循渐进,从意到难的设计原则。第一个环节为自由“开火车”,第二个环节增加了开火车钻山洞的内容。一提到钻山洞时,很多幼儿特别兴奋都不听老师指令跑过去钻山洞。由于人太多导致山洞“倒塌“了。于是我抓住时机进行游戏规则的强调:在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这样每一辆小火车就都能安全的钻山洞了。
三、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施后,我觉得开展这样的民间游戏和民间活动非常易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也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动作发展能力及动脑能力,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同时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形成了初步的园本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