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临」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国内医药包装的发展史

(2018-01-23 17:04:50)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证券分析

即将过去的2017年,对海顺新材来说,绝对是一个糟糕的年份。

然而,仅仅在一年之前,他还是如此的风光,顶着“医药行业卖铲人”的头衔上市,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市值一度站到了100多亿元的高位,赞美无数。

奈何高处不胜寒。

百元股的帽子还没戴稳,股价便一路向南,至今仍在低谷徘徊。

http://p9.pstatp.com/large/5944000359c6ed47d5ab

不仅上市募集资金投入的新产能工期一再延后,开工必须的GMP认证也还在等待着有关部门无尽的审核。

于是崭新的厂房、设备闲置在那里,干着急也没用。

2016年春节过后不久,海顺的老板林武辉还记得——

IPO融资的款子一到帐,当时全公司上下仿佛都提着一股劲,准备大干快上,不料新产能却一再跳票……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随着股价的跌跌不休,中小股东也纷纷用脚投票。

http://p1.pstatp.com/large/59480002c5db35ad431d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吧。

不过,如此这般股价跌了一整年,会不会又是另一番反转行情的尽头了呢?

股市老司机们都知道,下跌不代表公司不行,机会一般都是跌出来的。

今天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弄清楚这下跌的原因,拿到放大镜下细细观察,也许,这会是一个令人惊喜+意外的投资机会呢!

http://p1.pstatp.com/large/59490002c33428e342f8

1

海顺发迹于2003年,彼时,中国的医药包装行业还是战国时代,遍地狼烟,大大小小几百家生产厂家,却无一家能掌握高端药包材料技术。

尤其是高端的冷冲压成型铝,能做的国内企业一家都没有。

http://p3.pstatp.com/large/594700031db2c5251191

(冷冲压成型铝制品)

国外同行为了防止技术泄密,处处设防,步步小心,他们虽然在中国有工厂,但并不生产该产品,同时利用行业地位,要求所有冷冲压成型铝的原辅料供应商不能跟中国做生意。

当时还在外企的林武辉,发现了这个机会。

林武辉,1994年中南大学材料学毕业,大学时就喜欢泡在实验室里,是标准的学霸一枚。

看,以下这本就是林学霸的专著。

http://p1.pstatp.com/large/5944000359c4145c8435

2003年,林武辉来到上海,卖掉房子,筹集了几百万,全身心投入到冷冲压成型铝的研发中。

两年后,上海海顺成立,推出市场的冷冲压成型铝医药包装产品,由于比外资产品成本大幅下降,一炮而红。

后来的故事就简单了,海顺新材专注于医药包装材料,顺风顺水,逐渐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净利润在6年之内翻了3倍,蒸蒸日上。

http://p3.pstatp.com/large/5946000349604ac5f1a6

2

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是海顺的主打,阻隔性能好,档次高,是医药行业非常受欢迎的新兴包装材料。

http://p3.pstatp.com/large/59450000f594c607a8b7

这款产品占了海顺营收的一半,利润贡献更是超过六成,地位举足轻重。

http://p9.pstatp.com/large/59450000f590cd195a12

最值得关注的是毛利率,在包装行业普遍惨淡经营的背景下,其毛利率不仅达到51.53%,而且还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http://p3.pstatp.com/large/5944000359c8f4d09191

你肯定会想,不就是一个包装吗,咋这么赚钱?

哈,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医药包装材料,核心技术要求就是阻隔性。

比如,以下这个专业考验:在 38℃、90%湿度环境中,对包装材料进行为期53周的水蒸气渗透能力测试。

http://p3.pstatp.com/large/594a000089b4b7ce43b7

(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主要技术质量指标)

在如此温暖潮湿的环境里放置一年,还要求水蒸气、氧气的透过量基本上等于零!

怎么样,是不是太苛刻了?

这就是医药行业的门槛,毕竟是药品啊,如果发生氧化和受潮,药效出现问题,往轻了说是质量事故,往重了说就是谋财害命。

所以,药企对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是极高的,一天生产几十万个泡罩,一个0.05毫米的针孔都不允许出现。

同时国家还对医药包装材料企业实行新版的GMP认证,新版GMP要求审计留痕,这导致正规药厂都会到医药包装企业进行现场审计。

小企业、小作坊哪里经得起审计呢?

所以,一轮洗牌过后,整个医药包装行业汰弱留强,行业集中度变得极高。

海顺,便是这其中的最强者,也是现有竞争格局下最大的受益者。

2016年报上,海顺披露的研发费用占到当期营收的5.43%。

初看起来,似乎是个很寻常的数字,但是你将这个数字拿到包装行业上去对比一下,就有意思了。

http://p9.pstatp.com/large/594a000089b569230201

(2016年数据)

怎么样,甩开同行一大截啊,活脱脱就是一家高科技包装材料公司。

最能说明实力的,是2011年和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霍尼韦尔在中国唯一一家,全球第九家Aclar®高阻隔透明硬片合作伙伴。

霍尼韦尔啊,老牌世界五百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找到一家年营收不到2个亿的中国公司合作,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认可?

3

光鲜的背后,海顺也有着烦心事:

最大的问题就是业绩增长乏力,2015、2016两年净利润增长都在个位数,甚至最近一期季报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http://p3.pstatp.com/large/59460003495ca2b426b4

业绩不好当然是很大的问题。

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们可不能一棍子打死。

首先,三季报利润负增长,主要原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未办理完成,按照25%计提所得税”。

这是短线的财务问题,影响不大。

那么经营上有问题吗?是行业天花板到了,需求饱和了么?

不是的,深挖一层,你就会发现,原因仅仅是产能不足罢了。

在招股说明书上,十分扎眼的地方,就是产能利用率。

http://p1.pstatp.com/large/59460003495f4d73e08a

http://p3.pstatp.com/large/594a000089b6f77b3613

从上图可以看出,海顺的产能利用率节节攀升,从2013年的108%涨到2015年的117%。

透过数据,你仿佛都能感觉得到生产车间正在疯狂的压榨设备的最后一丝剩余价值。

招股书上,我们看到募集资金新建的产能计划是1年完成,而其收到IPO融资款是2016年一季度。

http://p9.pstatp.com/large/59480002c5dc72cddd16

通过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科目,可以看出,海顺的新产能建设是拖了大半年后,在2016年四季度才启动大规模投入的。

http://p1.pstatp.com/large/5944000359c78e804799

按计划,新产能应该在2017年10月完成,接着进行试生产。

当然,别以为新产能一建成就可以投产,唰唰唰的印钞票了,还要过GMP认证的一关呢。

GMP,全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制药、食品等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新版的GMP认证,对无菌制剂和原料药的生产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药品包装行业则意味着:更严苛的无菌生产环境。

我们在前文提到过,新版GMP认证,一是大幅抬高行业准入门槛;二是促使下游客户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现场审计;

总之一句话,好事多磨,也由此导致了海顺的新产能迟迟未能量产,制约了业绩的释放。

不过,好事坏事要分开来看,短期确实是利空,也导致了近一年股价的萎靡,但从长远来看,又何尝不是大利好一件呢?

须知,门槛的抬高,必然导致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强者愈强。

到这里,问题就只剩下两个:GMP认证什么时候下来?新产能什么时候满产?

首先,GMP认证是没问题的,毕竟新生产线的建设是按照最高标准要求建设的,拿下认证只是时间问题。

http://p3.pstatp.com/large/594700031daf32c961b3

注意关键词:走流程。

其次,由于行业特性,新产能不会马上满产,这里会有一个产能逐渐释放的过程,也就是说,业绩的上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虽然产能不会立马满产,但好消息是:这一天正在逐渐逼近,并且得益于规模效应,预期利润率还会持续走高。

http://p1.pstatp.com/large/594600035e80fe0f36ec

4

海顺新材,是一个冷门公司,冷到都没几个券商研究员舍得花时间研究一下,除了刚上市时有几篇照抄招股书的研报,两年时间,研报等于零。

他就像是少林寺藏经阁里的那名扫地僧,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国内高端医药包装材料的发展史。

投资者们都知道,医药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尤其是在走进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潜力之大不言而喻。

那么作为医药行业的卖铲人,海顺的前景自然也不会差。

从创业到上市,十几年过去了,海顺最大的特色就是专注,足够的专注。

在这种专注下, 海顺日拱一卒,逐渐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并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做深自己的护城河。

这样的公司,正是我们心目中最优秀的成长型公司。

他可能不善于创造奇迹,但他一定不会让投资者失望,即使短期有坎坷,也仅仅只是小坎坷。

尾声

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筛选、精挑细选、枯燥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过程。

我们每个工作日发布一篇上市公司的分析报告,一篇报告就要花费我们团队里两名以上分析师一周的时间,这样耗费巨大成本的研究也仅仅是达到一个目的:

让我们能够在3500家的海量公司里,找到那些在未来一两年里具有相对较好投资机会的头部10%的公司。

十分之一的海选过程。

这些公司真的每一家都完美无瑕,闭着眼买入就能大涨吗?

显然还不是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精挑细选。

抛弃题材股,真正以优秀业绩说话的好公司,具有长期持续业绩爆发能力的好公司,这个市场上不会超过20家。

这又是一次十分之一机会的淘汰与晋级赛。

追求更强的确定性,找到那些我们认为更值得持有的长期船票。

近期,君临在成立深度研究部的基础上,再次成立了5个小组,对2018年我们认为最值得看好的5个行业方向,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对比与跟踪。

遴选出每个方向3-5家,我们认为确定性最强的,业绩将持续超预期爆发的优秀公司。

这张清单,我们将在付费订阅专栏里发布,跟我们的付费用户们携手共进,获得更阳光、长久的收益回报。

——————

作者:君临团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君临【junlin_1980】,更多行业解读、证券分析尽在证券分析第一平台—君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