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打进苹果产业链,一年业绩增长3倍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证券分析 |
http://p1.pstatp.com/large/593a0000cf6f45d6793f
2017年9月13日,果粉们翘首以盼的新一代iPhone落地了。
当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三款全新iPhone:4.7英寸的iPhone8、5.5英寸的iPhone8 Plus和5.8英寸的iPhoneX。
然而,没有乔布斯的苹果,问题就是多。
比如:短短一个月,iPhone 8竟然发生了10起电池膨胀致外壳爆裂事件。
业内人士认为,苹果新品的爆裂,既不是设计缺陷,也不是良品率的问题,而是由于苹果采用的金属中框加玻璃后盖导致的。
比如:“iPhone 8玻璃后盖维修比换屏还贵”、“iPhone 8后盖可以买一台iPhone 6s”。
看看维修价格表,确实有必要提醒一下手拿iPhone 8的果粉们,手机必须拿稳了哦。
http://p3.pstatp.com/large/593800013359a7bd9b3f
尽管苹果声称,此次给iPhone配备的是在智能手机中“最坚固耐用的玻璃”,但是玻璃后盖有多坚固,只有掉下来了才知道。
http://p3.pstatp.com/large/593600017b73174f38ca
1
这一系列问题,都与手机外观结构件有关。
先看看iPhone手机的外观结构件变化历史:
第一代iPhone,采用的是“铝合金、塑料组合背板+金属边框”方案;
iPhone3GS采用了“塑料背板+金属边框”的方案;
iPhone4采用了“玻璃背板+金属中框”的方案;
iPhone5/6/7采用的是“金属一体机身”方案;
iPhone8/X则重新回到了“玻璃背板+金属中框”方案。
…………
再看看iPhone手机外观结构件背后的供应商:
iPhone 4之前,iPhone外观件主要由“铝合金背板、塑料背板和金属边框”构成,当时的供应商主要为鸿准、鸿海等企业;
iPhone 4苹果采用了玻璃背板,选择了搭载中框(不锈钢),其不锈钢中框主要供应商为:鸿准、鸿海、捷普等。
在手机大屏化、轻薄化趋势下,iPhone5外观结构件采用了铝合金一体机身设计方案,并一直沿用到iPhone7。
iPhone5/6/7金属一体机身的制造商为:鸿准、鸿海、捷普、可成科技等。
而随着5G、无线充电时代的临, iPhone8/X果断地重新采用了“玻璃背板+金属中框”方案。
其中:iPhone8铝合金中框主要供应商为:鸿准、鸿海、可成科技;
iPhone X则选用了不锈钢中框,而不锈钢中框生产能力较为成熟的是鸿准、捷普等厂商。
从外观结构件的变化,以及其供应商的选择来看,苹果公司对其手机外观结构件的重视可谓是相当相当的高。
为什么呢?
因为,智能手机时代,手机机壳的材料和工艺决定了手机的外观和手感,决定了手机的品牌吸引力,手机不再是功能型产品,更是艺术型产品了。
因为,手机外观结构件的加工工艺,决定了手机的模仿和仿制难度,成为手机制造商的技术门槛之一。
有关供应链人士就指出——
手机外观结构件的加工工艺中,塑料外壳只需要开了模具便可实现批量生产,良率基本可达90%以上;
金属中框结构的外壳,已经可以做到85-90%的良率;
大面积、全金属机身的CNC产品,良率能够做到75%,就已经是非常高了。
而在手机外观结构件加工中,研磨抛光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端手机外壳的精密抛光在技术指标、精度和美观等方面要求更高,就需要高端的研磨抛光设备。
对,这就是今天,君临给大家分析的手机产业链重要上游设备之一:数控磨削机床。
更重要的是,在手机的正面触摸屏玻璃领域,触摸屏玻璃基板需要的高精度研磨加工,同样离不开各类精密、高效的研磨抛光设备,即数控磨削机床。
看看手机视窗防护玻璃,也就是触摸屏玻璃的通用生产工艺流程:
http://p3.pstatp.com/large/5937000176a63e262348
前面说过,iPhone8/X重新回到了“玻璃背板+金属中框”方案,通常玻璃盖板包括三类:2D玻璃、2.5D玻璃、还有3D玻璃。
2D玻璃就是普通的纯平面玻璃,没有任何弧形设计;
2.5D玻璃则为中间是平面的,但边缘是弧形设计;
而3D屏幕,无论是中间还是边缘都采用弧形设计。
无论是2D玻璃、2.5D玻璃,还是3D曲面玻璃的核心工艺,都需要研磨抛光这一核心环节。
也就是说,在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智能手机领域,金属材质外观件、金属材质结构件、触摸屏玻璃基板以及2.5D/3D 曲面玻璃等新型材料的加工,都离不开研磨抛光。
目前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迅猛,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同时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颜值”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他们对各类外观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说到这里,各位读者是不是都可以看到研磨抛光设备,特别是高端数控研磨抛光设备的美好未来了呢?
今天我们要分析的宇环数控,正是这一浪潮的重要受益者之一。
2
2014年至2016年间,宇环数控营业收入分别为9,958.77万元、11,032.15万元和25,999.38万元,复合增长率为61.58%;
实现归属净利润1,804.08万元、2,254.64 万元及8,036.58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11.06%。
收入和利润连年翻番式的增长,有没有让你大开眼界?
背后的玄机在于,2014年,宇环数控打进了苹果产业链。
2014年,苹果代工厂富士康正式向宇环数控采购研磨抛光机,2015-2016年又采购了部分抛光机配件,2017年再次采购79台数控双端面磨床,用于苹果手机结构件磨削加工。
捷普集团,同样也是苹果公司核心代工厂之一,在国内有一个叫无锡绿点的生产基地。
2016年大卖特卖的iPhone7,其金属外壳镜面抛光的生产任务全部由无锡绿点和富士康完成。其中,iPhone 7亮黑款后盖,50%以上由无锡绿点加工生产。
正是这个捷普集团(含下属公司无锡绿点),2016年一口气采购了宇环数控的YH2M8169 3D 磁流抛光机320台,金额高达2亿多元。
还有蓝思科技,苹果的玻璃屏供应商,2014-2016年采购抛光机用于蓝宝石玻璃加工,2017年采购了228台数控研磨抛光机来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主要的采购方也是宇环数控。
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宇环数控对苹果产业链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446.33万元、6,581.81万元、23,230.76万元和10,907.0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54.69%、59.66%、89.35%及 90.04%。
从2014年进入富士康供应商名单,到如今全部产品进入苹果产业链,宇环数控只花了三年时间。
3
能如此成功的切入苹果产业链,关键原因是技术。
咱们通过一些细节来观察。
2016年的主打产品,YH2M8169 3D磁流抛光机,单价高达65万元。
卖这么贵,主要原因是它解决了铝镁合金金属外壳的镜面抛光一次成形难题,精度指标可以达到极高水平,这种工艺只有它能实现。
正是因为独一无二的技术能力,定价权就出来了,苹果供应商捷普集团2016年一次性采购320台3D磁流抛光机,金额高达2亿以上,iPhone7的热卖有着他很大的功劳。
另一明星产品,YHDM580B 数控磨床,产品单价始终维持在 78 万元(不含税)以上,是目前市面上普通数控研磨抛光机12万元价格带的6倍左右,毛利率高达62.36%。
此外,宇环还有3款重量级产品在研发途中:
智能装备数字化制造车间项目;
YH2M8168磁流抛光机,该设备是8工位磁流抛光机,抛光效率提升30%;
YHMM7758数控立式精密双端面磨床。
2016年,宇环为满足无锡绿点的大额订单,数控研磨抛光机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令人震惊的 254.00%。
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宇环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优先保证苹果产业链客户的需求。
关键的原因在于,宇环很清楚,苹果对设备的技术要求是最严格的,掌控了苹果产业链就相当于占住了高端市场。
由高往下打容易,由低往上攻困难。
目前,苹果手机全球市占率仅约13-15%。也就是说,仅仅在智能手机领域,宇环的市占率也只是舞台的一角而已。
更何况,即使在苹果产业链内,也还有一些客户没有被征服,比如伯恩光学等玻璃屏供应商,他们对研磨抛光设备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大的。
通过上市,获取资金,当募投项目一一落地,产能瓶颈被突破,宇环的未来空间有多大,可以想象。
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他们的供应商全部集中于中国: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绿创精密、通达电器、劲胜精密、创群精密……
现在,宇环的目光已经盯上了他们,凭借着业界最顶尖的技术,由上而下,一个个的拿下,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
尾声
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筛选、精挑细选、枯燥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过程。
我们每个工作日发布一篇上市公司的分析报告,一篇报告就要花费我们团队里两名以上分析师一周的时间,这样耗费巨大成本的研究也仅仅是达到一个目的:
让我们能够在3500家的海量公司里,找到那些在未来一两年里具有相对较好投资机会的头部10%的公司。
十分之一的海选过程。
这些公司真的每一家都完美无瑕,闭着眼买入就能大涨吗?
显然还不是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精挑细选。
抛弃题材股,真正以优秀业绩说话的好公司,具有长期持续业绩爆发能力的好公司,这个市场上不会超过20家。
这又是一次十分之一机会的淘汰与晋级赛。
追求更强的确定性,找到那些我们认为更值得持有的长期船票。
近期,君临在成立深度研究部的基础上,再次成立了5个小组,对2018年我们认为最值得看好的5个行业方向,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对比与跟踪。
遴选出每个方向3-5家,我们认为确定性最强的,业绩将持续超预期爆发的优秀公司。
这张清单,我们将在付费订阅专栏里发布,跟我们的付费用户们携手共进,获得更阳光、长久的收益回报。
——————
作者:君临团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君临【junlin_1980】,更多行业解读、证券分析尽在证券分析第一平台—君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