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牛三丑99
牛三丑9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790
  • 关注人气: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人笔下寄托思念的鸿雁

(2024-10-15 12:20:55)
分类: 茶余饭后

    1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这首词,字字深情,犹如相思之音,令人动容。她对丈夫赵明诚是如此深爱,以至于在分开的日子里,没有一刻不在想着他。夏去秋来,莲花谢,凉簟冷,独自踏上兰舟本就令人感到孤寂。见雁声阵阵,思君之意更犹如春水东流不可停止。古人云,“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多希望这飞来的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思念,也能带去自己的爱意。

2

《摸鱼儿》(节选)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因《神雕侠侣》的播出,诗中的这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为人们所熟知。整首词以大雁为喻,抒写的是一种至死不渝,可歌可泣的爱情。鸳鸯双双行,孤雁不独飞。曾经相依相伴,形影不离,如今却是只有自己独自前行。而前方风雪不止,山水万重,如此艰难,只身一人,又该何去何从?如此痴情,怎不叫人为之动容!

3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晏殊之词,婉丽绰约,情深惆怅,本词亦如此,诉的是思而不得的爱慕之情。那满是爱意的书信早已写好,只是所爱之人早已不知去向,无处可寄。他心中清楚,鱼尺传素,鸿雁传书,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因此,见到云端飞翔的大雁,水中遨游的鱼儿,诗人的心中更加惆怅了……

4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张若虚的这首诗有景美,情深,理真,是初唐诗歌中的上乘之作。节选的这几句,是全诗的第三部分,所言之情为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思妇之愁。在诗人笔下,这挥之不去的相思之意,仿佛这皎皎月光,洒满世间的每个角落。可是,传书的鸿雁,也飞不出月的光影,寄信的鱼儿再怎么飞跃,也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重重阻碍在前,又如何到达爱人的身边!

5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的这首诗,抒发的亦是唐诗中最常见的羁旅之思。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被贬到千里之外的南方之所,当看到不知何处吹来的秋风,送走了阵阵雁群,他的心中不由得想到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他的心中明明归心似箭,却还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最先感受到秋意的,总是是孤独的旅人!如此哀而不伤,不愧是能写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之人。

6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朝诗人薛道衡的这首诗,是一首字短情长,情真意深的思归之作。首句“入春才七日”这句话说得平平淡淡,然而一个“才”字,却暴露了诗人的真实情绪:时间实在是过得太慢了!后一句“离家已两年”初读也似乎并无出奇之处,可与第一句连在一起看,却足以看见诗人心中归心似箭而不得的惆怅:现在才是正月里的第七天,离开家却是有两年之久了!后两句中,诗人借用正月里南雁北归的传说,抒写自己思归急切的心情:自己在花开之前,便计划好了回家之旅。

7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如题所言,杜甫的这首诗是为思念亲人所言写。作此诗时,诗人正在经历安史之乱,兄弟姐妹分散流离,音信不通,这对于非常重感情的杜甫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万般无奈却无法言说,只好将心中的思念之情宣泄于诗句之中。乱世之中,个人的命运犹如一叶浮萍,四处漂泊,亲朋好友天各一方,教人如何不忧伤!

8

《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的这首登高之作,既有聚散的伤悲,也有离合的忧愁。在他乡宴请宾客,本是为了消解节日里的凄冷氛围。谁曾想见到南归的北雁,心中还是会生出乡愁。自己想要北归而不得,天边的鸿雁却还要到南方来!

9

《诗经·小雅·鸿雁》(节选)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这首《鸿雁》,运用了《诗经》中最常用的比兴手法,充满了对流民百姓们的同情。诗人以飞翔在天际的鸿雁起兴,将无处安身,长途飞行的大雁,比作四处奔走,居无定所的流民。声声凄厉的雁声,仿佛是流民们颠沛流离时的哀叹,令人悲伤。

10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作此诗时,诗人已至晚年,因局势混乱,不得已带着家人四处逃难,几经辗转来到夔州。回首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诗人的心中倍感失意。他的艰难处境,就像是天空中独行的孤雁,想要与家人团圆,与朋友相聚,却只能孤零零地存活着乱世之中,生存已是不易,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是何等奢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