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   1    夜    读书杂记

(2018-01-11 09:40:26)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夜    读书杂记" />

在看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感觉大陆人的生命真的是太浪费了。很难找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阅读。生活在大城市大地方还是有些便捷。余华说作家在生活中不管是个什么样的人,在面对文字书写时,一定要是一个虔诚的人,真诚的。但我们在书写中怎样才能做到虔诚和真实,这都是一个问题。就像一首歌唱得好,我们不知怎么真实地活着,已经有很多年。越深入阅读,这种体味越强烈。

  这本书一拿在手上,那种久违的感觉就不一样,泥土的味道扑面而来。越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越谦虚的不像,费孝通是如此,王元化是如此,唐德刚是如此。而现今,中国的谦谦君子去哪里了?如果你过分地谦还被人看作是怂包。文化的大气候,这不仅是乌合之众的情型,还有大环境。如果不是经过深入阅读,我是不能感觉到的。好喜欢民国学者。不知什么时候能淘到潘光旦的书。在网上查《性心理学》,当当,京东全卖断了货,好笑。说明十三亿中求真知灼见的人还是多。网上对《中国之家庭问题》这本书评价不高,但我还是想看看,民国时期的人好率真。看样子《性心理学》非常有看的必要。

  听唐德刚说话都舒服。要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不乌合,是要有很大的智慧,特别是在乌合体制下。希望民国学者能给我更多熏香。我渴望晴明。唐老师好幽默,又是大实话。严谨的不可思议。民国时,对古对外阐述都要清晰,我们真的走了些弯路。

  两起这样的悲剧都发生在江西,江西是个什么土质。我爱,爱得心痛。要学会说实话。不走出去,怎知世界之大,胡适随口一张,就是悠久的历史。轻飘飘的。原来怎样好好的说话,都是一个要重新学习的课题。怎么读书这么少。江西太闭塞太偏僻太不开化了。一定要走出去。我应感恩我现处的地理位置,它让我站在最底谷看世界。是他渡了我,还是我渡了我自己。我都不知道,没有他,我也会自渡奈何桥。胡适的传记是一个人的十九二十世纪中国史。唐德刚的注释都写得非常有趣味。你读过这本书吗?值得一读。我无法不想起。我连记录都不能实录。人为的战乱,不是战乱的人为的乱。你能理解吗?胡适的话,唐德刚在记述时,都要考虑他说出的话是否符合当时的现实,存疑求真应该是一个求学者的本分。有时间要抢出一部家族史来。不然,来不赢。这作为明年暑假的任务吧。要了解中国,还是去外面吧。当局者迷。从来就没真实地活过。我很愤怒。看了这本书后,很多以前的信息又要被颠覆。唉,知,真,无止境。在这里,我很痛苦地读到了父亲。当我越接近真相时,我越发痛苦。你能来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