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夷山之大王峰和玉女峰

(2016-11-18 19:23:00)
标签:

大好河山

历史

传说

分类: 诗话中国游


       为什么要把大王峰和玉女峰和在一起说,因为它们挨得很近,隔溪相望,更因为有一个关于它们的古老的传说
,在武夷山地区家喻户晓地流传着。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大王峰和玉女峰原是两个男女情人,他们情深似海,坚贞不渝,但最终被拆散,而且被点化成两座山峰。
      在通往武夷山南次入口的路上,早早就能看到沿溪对岸的一排雄伟的山峰,其中有一座山峰特别抢眼,它魏然屹立、气势雄浑,十分与众不同,那就是大王峰。http://s7/bmiddle/00655Wpxzy76w96roua16&690

       大王峰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雄踞九曲溪口,海拔 530 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
      玉女峰亭亭玉立于九曲溪第二曲南岸,突兀挺拔数十丈,神情飘逸、婀娜多姿。它与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

        大王峰在武夷宫(冲佑万年宫)西侧,峰顶古木参天,有天鉴池、投龙涧、仙鹤岩、升真观遗址。四面悬崖峭壁,仅南壁一条狭小的孔道,可供登临峰巅。那是一条直上直下的裂罅,宽仅尺许,中凿石级,可拾级盘旋而上。裂罅越高越窄,有的地方需侧身缩腹,手足并用而过。峰腰有张仙岩,相传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天鉴池,池水极清澈,虽旱不竭。池上流泉名“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从这里再升一梯,有升真观故址。从观左拾级而上,则为通天台,再往上登数十步,便到了大王峰顶。
 
 
 
http://s8/bmiddle/00655Wpxzy76wdu4wLR37&690

http://s6/bmiddle/00655Wpxzy76wduf0rj65&690

http://s3/bmiddle/00655Wpxzy76wduiZ3k72&690

http://s8/bmiddle/00655Wpxzy76wdz4ohV27&690

http://s2/mw690/00655Wpxzy76wdDVS4V11&690


http://s10/mw690/00655Wpxzy76wdE5fsdc9&690

http://s6/mw690/00655Wpxzy76wdHlCuh55&690

http://s8/mw690/00655Wpxzy76wdHpgsT87&690

http://s14/bmiddle/00655Wpxzy76wdJ8BAx5d&690

       在大王峰顶,还有清庚子年(1900年)崇安南门潘氏建立的“云屏山房”遗址。这个云屏山房,当时还出版过宋大学者刘子翚的代表作“屏山全集”。潘氏祖孙三代都热衷地方教育,在大王峰上编著史籍,刊印大量书籍发行。
       大王峰巅地势平旷,东壁岩罅间有升仙洞,洞内有虹桥板跨空,船棺架临其上,历数千年而不朽。山顶上还有一条深不可测的石岩罅,宽约一米,下窥黝黑,投以石,声殷殷如雷,片刻方息。
      玉女峰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扦鬓。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是诗人对玉女峰的真实写照。
      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澈的浴香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玉女峰右侧,是一块巨大的圆石,光洁照人,这就是玉女梳妆打扮的镜台,壁间刻有“镜台”二字,大可盈丈。明代建州刺使华容谢上箴书,勒于绕台上的”镜台“两大字,原出自佛家谒语“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语。比喻出家人时时事事都要端正身影,清心寡欲,即古时的“正冠镜”、“天鉴“,这也是道家文化的体现。

http://s15/bmiddle/00655Wpxzy76xHjduTI9e&690

http://s8/bmiddle/00655Wpxzy76xHpQAZx47&690

http://s15/bmiddle/00655Wpxzy76xHvbLYOee&690

http://s14/mw690/00655Wpxzy76xHzr7Pfbd&690

http://s14/bmiddle/00655Wpxzy76xHBSA5D6d&690

http://s12/mw690/00655Wpxzy76xHGTlLd8b&690

http://s13/mw690/00655Wpxzy76xHP3HAM8c&690

http://s5/bmiddle/00655Wpxzy76xHTBFQ064&690

http://s12/bmiddle/00655Wpxzy76xHWxR9Nab&690

       关于大王峰和玉女峰的民间传说,有很多版本,大同小异,大致是这样的:大王峰的“王”,不是帝王、王侯的王,是张王李赵,姓王的王。古时候有个姓王的少年,排行老大,出生时个头又高大,爸妈就给他取名叫大王,家住七仙山。
       说远古的武夷山,有两大害:一是山洪暴发,另一个是山精铁板鬼坑人。一年春天,连日大雨倾盆而下,在电闪雷鸣中,山洪暴发了。武夷山的乡民扶老携幼,纷纷逃命。乡民的哭喊声惊动了铁板鬼,它将乌黑丑陋的身躯化为嶂岩,横亘在溪谷中,山洪被拦腰堵住,迅速上涨。上涨的洪水咆哮着,席卷了房屋,推倒了大树。屋顶上、树梢上的乡民落入水中。
       一个英俊的少年,在水中救人,他救了一个又一个,可落水的人越来越多。少年想,这水只涨不退,一定是什么阻塞了河道,他赶到村庄的下游,清除洪水推来的树木和溪石。铁板鬼把身一缩,成了一座片片岩板相叠的山嶂。少年喝令铁板鬼让开河道,铁板鬼不予理睬。少年一手扳住齐云峰,一手扳住灵峰,双脚往铁板鬼拦腰一蹬,将铁板鬼蹬得一溜老远,河道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浅滩,铁板鬼从溪中侧转到河道一旁,这样就形成了溪的第九曲。
        这个少年就是大王,因为洪水冲毁了他的房子、茶园,卷走了他的父母双亲。他为了救亲人,跟着洪水漂流到这里。大王与铁板鬼搏斗了九天九夜,溪流弯弯曲曲地形成了九曲十八弯。大王和乡亲们用溪里清出来的泥石垒成了武夷三十六峰,九十九岩。
       此后大王就以武夷为家,带领乡亲们搭盖竹楼小屋,辟山治水,重建家园。大王又返回七仙山采集各种茶苗,,种植在武夷山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上。郁郁葱葱的茶林,把武夷山装点得如仙境一般。
       一年春天,采茶姑娘欢快的山歌,和着新茶浓郁的清香飘到了云海深处的天宫。玉帝的女儿玉女正倚着天宫的栏杆,消磨着寂寞的时光。茶香和歌声,萌动了玉女不甘寂寞的好奇心,她窥视人间。武夷山,山若丹霞,水若碧带,山环水绕,水泻山移。挎篮的少女放声歌唱,荷锄的少男豪迈应答。天宫哪见过这样锦绣的河山、人间的欢爱。玉女扪心自怜,没有交往、没有情爱的天堂,怎么值得留连。于是,玉女下凡了。人间仙境武夷山,从此多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大王和玉女相爱了。大王开始准备订婚的礼物了,他猎来了南山的猛虎,斑斓的虎皮,威武的象征。捕来龙潭的老鳖。入夜,武夷山进入了梦乡,大王却还在雕刻着爱情的图画,他亲手焙制武夷香茶,把茶团珍藏在金石上,镌刻上龙凤呈祥的金印。静静的武夷月夜,玉女在飞梭促织,她用白云和晨雾织成雪白的婚纱,又用天宫的鹦鹉给她衔来的金纱银线织成一顶金纱帽,将她热爱的碧水丹山和象征爱情天长日久的松和朝阳,都织入金纱帽中。
       大王殷勤地将一朵朵山花插在玉女的云鬓上,又情意深长地掏出金印盒,递给玉女。玉女望着金印盒上的龙凤和鸣的图案,心潮起伏。她从云鬓上取下一把香梳,柔情地替大王梳理头发。梳过后,把香梳递给大王,又取出绚烂的金纱帽,给大王戴上。一对新人,更加亮丽。
      铁板鬼被大王击败后,怀恨在心,它跑到玉帝那里去告密,说玉女私自下凡,还要与大王成婚。玉帝率领天兵天将来到武夷山,指着玉女说道:“你违犯天条,马上回天庭,不得抗拒!”
天兵天将一拥而上,抓住玉女。突然,玉女从天兵手中挣脱出来,投到大王怀抱之中,大王紧紧抱住玉女,死也不肯分离。  玉帝大怒,把大王点化成石。大王变成一座大王峰,头上戴的金纱帽也化为石。至今,武夷的相亲有的还把大王峰称为纱帽岩。
        铁板鬼乘机夺过大王给玉女的定情物金印石摔向岩石,金印石火花四溅,但丝毫无损,最后落入九曲溪。至今,这枚方方正正的印石还屹立在溪中。
       玉帝说:“逆女,你不回天官,也要把你点化为石。”玉女毫不犹豫:“宁可化石山头,也要守在大王身旁。”丧心病狂的玉帝也把玉女点化为石。山摇地动,大王峰高大起来了,玉女峰也高大起来了。玉女峰倾向大王峰聚拢,这时,铁板鬼为了讨好玉帝,插到玉女峰和大王峰中间,不让玉女峰靠向大王峰。玉帝看到这一情形,就把铁板鬼也点化成铁板嶂,横亘在玉女峰和大王峰之间。
       虽然大王峰和玉女峰被阻隔在山北溪南,不能相拥相抱,可是,灿若银河的九曲溪,在玉女峰前,缓慢了匆匆的步履,在这一对情侣前,流连回旋,留下一泓碧潭,碧潭清若明镜,倒映着大王峰、玉女峰的倩影。从此,玉女和大王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朝朝夕夕相聚在波平如镜的九曲溪面,永不分离。

http://s2/bmiddle/00655Wpxzy76yXIaPJf51&690
 
寒泉岩罅可通天,秦汉庐空人不还。
冲佑幔亭长为伴,武夷仙境第一山。
 
一声霹雳化石头,天上人间难自由。
玉女痴情多少泪,伴随九曲向东流。
 
拼得一死变丹山,何用云霞遮赧颜。
不似天官缺友爱,青春虚有为谁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