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戍卒魂断阳关烽燧残垣
2025-06-20 10:11:49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四十七天)
6月3日
汉武帝时期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分别为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两关为玉门关和阳关。两关分扼天山南北两路的咽喉,北行出玉门关,南行出阳关,都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了这首千古绝唱,也要跑上阳关一趟。
山水沟大墩烽燧遗址是汉代阳关防御体系的重要遗存,长11.5米,宽11.3米,残高6.8米,其夯土结构显示了汉代的“夯层+植物纤维”的筑城工艺。
残垣与风沙共舞,一声叹息,昔日的关城早已在风沙中湮灭,只有几个可怜的土疙瘩仍在坚守着曾经的职责!
作为一种追忆,或为开拓旅游财源,人们开始造“古”。这方面我们很擅长,于是一个崭新的阳关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唐人写阳关,那是阳关还雄立在那里。唐玄奘出玉门关,回来时从阳关入境,南北两道关口走向清晰。宋人也多写阳关,那是一种念想,因为宋的版图已与阳关无缘。从苏东坡的“还作阳关肠断声”,到李清照的“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从柳永的“一曲阳关,断肠声尽”,到辛弃疾的“唱彻《阳关》泪未干”;还有陆游的“熟听阳关不惨颜”等,写尽了心中的无限惆怅和遗憾,阳关就这样地叫人牵肠挂肚,唉…。
遥望阳关烽燧,这座孤矗两千年的烽燧,正是王昌龄的“孤城遥望玉门关”的空间注脚。
茫茫戈壁,何处阳关道?
荒凉也是一种境界,荒芜唤醒了人们对生命的感知。远处的防风林是改造自然的努力,它把我们从怀古的幻觉中拉回了现实。
回望阳关烽燧,似听戍边将士的号角声,戍卒们的骸骨已化作了颗颗沙粒,在风里轻轻吟唱,而我们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哀音,似断又绵长。
(92)戍卒魂断阳关烽燧残垣
《华夏深处》(第四十七天) 6月3日
汉武帝时期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分别为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两关为玉门关和阳关。两关分扼天山南北两路的咽喉,北行出玉门关,南行出阳关,都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了这首千古绝唱,也要跑上阳关一趟。
山水沟大墩烽燧遗址是汉代阳关防御体系的重要遗存,长11.5米,宽11.3米,残高6.8米,其夯土结构显示了汉代的“夯层+植物纤维”的筑城工艺。
残垣与风沙共舞,一声叹息,昔日的关城早已在风沙中湮灭,只有几个可怜的土疙瘩仍在坚守着曾经的职责!
作为一种追忆,或为开拓旅游财源,人们开始造“古”。这方面我们很擅长,于是一个崭新的阳关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唐人写阳关,那是阳关还雄立在那里。唐玄奘出玉门关,回来时从阳关入境,南北两道关口走向清晰。宋人也多写阳关,那是一种念想,因为宋的版图已与阳关无缘。从苏东坡的“还作阳关肠断声”,到李清照的“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从柳永的“一曲阳关,断肠声尽”,到辛弃疾的“唱彻《阳关》泪未干”;还有陆游的“熟听阳关不惨颜”等,写尽了心中的无限惆怅和遗憾,阳关就这样地叫人牵肠挂肚,唉…。
遥望阳关烽燧,这座孤矗两千年的烽燧,正是王昌龄的“孤城遥望玉门关”的空间注脚。
茫茫戈壁,何处阳关道?
荒凉也是一种境界,荒芜唤醒了人们对生命的感知。远处的防风林是改造自然的努力,它把我们从怀古的幻觉中拉回了现实。
回望阳关烽燧,似听戍边将士的号角声,戍卒们的骸骨已化作了颗颗沙粒,在风里轻轻吟唱,而我们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哀音,似断又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