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鸣沙山与月牙泉的千年对话
2025-06-16 10:30:13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四十六天)
6月2日
敦煌落日迟,接近下午5点才去鸣沙山和月牙泉。夫人坚持要坐骆驼,只好由她,两人分道扬镳,约好在月牙泉会面。
我总觉得,看别人坐骆驼比自己坐骆驼让别人看好,但夫人不这样认为,她觉得坐骆驼是难得的体验机会,尤其在鸣沙山。“沙海行舟”,骆驼队与沙丘的剪影,构成了丝绸之路上最有诗意的画面。
我去了月牙泉,小小一块沙漠中的绿洲,不可思议!
“沙水共生”、“沙草共生”,沙与水、刚与柔,在此处竟达成了奇妙的和解,这真是沙漠中的奇观!这一生态奇观印证了《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说法。
查资料,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是月牙泉形成的关键条件。还有西北风主导的气流在沙丘顶部加速,沙粒沿山脊向两侧抛撒,形成“沙不过泉”的天然屏障,这真是大自然的精妙设计!
月牙泉离鸣沙山不远,从这里可以看到细如蝼蚁的人群在爬山,夫人还没来,于是去那边看看。
沙山没登过,不过这高度吓不倒我这个老头。结果登时,根本不需要中途喘气休息,体力还超过了一般人。今天缺一双鞋套,沙子进入鞋里不舒服。
遥看月牙泉,沙丘的棱角被风雕琢得锋利如刀,在即将吞噬那湾翡翠般的泉水时骤然停驻,所谓的“沙不过泉”,真是令人捏一把汗。这沙会不会像沙堆一样慢慢扁平下来,然后推淹月牙泉?总之,那是一种脆弱的生态危局。
下了鸣沙山,我又回到了月牙泉,在那里与夫人会面,她带来了坐骆驼的照片,发几张。
暮色四合,鸣沙渐寂。夫人策驼踏沙痕,续千年蹄印;老夫倚丘摄浮光,成了画外观者。始悟敦煌妙谛,非在骑观之择,而在俯仰之间各得其所也。
(91)鸣沙山与月牙泉的千年对话
《华夏深处》(第四十六天) 6月2日
敦煌落日迟,接近下午5点才去鸣沙山和月牙泉。夫人坚持要坐骆驼,只好由她,两人分道扬镳,约好在月牙泉会面。
我总觉得,看别人坐骆驼比自己坐骆驼让别人看好,但夫人不这样认为,她觉得坐骆驼是难得的体验机会,尤其在鸣沙山。“沙海行舟”,骆驼队与沙丘的剪影,构成了丝绸之路上最有诗意的画面。
我去了月牙泉,小小一块沙漠中的绿洲,不可思议!
“沙水共生”、“沙草共生”,沙与水、刚与柔,在此处竟达成了奇妙的和解,这真是沙漠中的奇观!这一生态奇观印证了《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说法。
查资料,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是月牙泉形成的关键条件。还有西北风主导的气流在沙丘顶部加速,沙粒沿山脊向两侧抛撒,形成“沙不过泉”的天然屏障,这真是大自然的精妙设计!
月牙泉离鸣沙山不远,从这里可以看到细如蝼蚁的人群在爬山,夫人还没来,于是去那边看看。
沙山没登过,不过这高度吓不倒我这个老头。结果登时,根本不需要中途喘气休息,体力还超过了一般人。今天缺一双鞋套,沙子进入鞋里不舒服。
遥看月牙泉,沙丘的棱角被风雕琢得锋利如刀,在即将吞噬那湾翡翠般的泉水时骤然停驻,所谓的“沙不过泉”,真是令人捏一把汗。这沙会不会像沙堆一样慢慢扁平下来,然后推淹月牙泉?总之,那是一种脆弱的生态危局。
下了鸣沙山,我又回到了月牙泉,在那里与夫人会面,她带来了坐骆驼的照片,发几张。
暮色四合,鸣沙渐寂。夫人策驼踏沙痕,续千年蹄印;老夫倚丘摄浮光,成了画外观者。始悟敦煌妙谛,非在骑观之择,而在俯仰之间各得其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