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2023-03-11 20:40:32)
标签:

杂谈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最近整理相册看到很多老照片,勾起许多回忆。对这些照片倍感亲切,总觉得每张照片都包含一些难忘的故事。每每看到这些照片,浮想联翩。


       现按时间顺序整理了一下,用心回忆,从中找出人生路上的一些感受。其用意便于在茶余饭后翻看,增加点生活乐趣,且留下点启迪。

       谢谢阅读!

                                   ------邓毅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上述照片,是当年在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胜利油田分院,刚穿上检察服时所拍。从此,在检察系统一干就是十四、五年,占了从业的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在一生中,那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最好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检察事业。




      谈到中国的检察机关和检察事业,要追溯建国初期。根据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试行组织条例》规定,我国检察机关逐步建立起来。1954年9月,第一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颁行,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但后来在十年文革期间检察制度发展中断,检察机构被取消。




     至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从此检察机关开始恢复重建。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人生路上往往会遇到许多选择,一生的历程一般是多次选择的叠加。当然,不同的年代人们的选择权,往往也有所不同。文革及以前的年代对就业的选择并不多,有的在农村一呆也即一辈子。企业职工有的在一个单位工作,直到退休也只是在一个岗位上。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存空间变大了,有了很多选择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的格局下,人们对从业的选择权往往由自己把握。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这个机遇让我们赶上了。


       当时,我原单位“老五一”撤销,正好赶上文革结束,国家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百业俱兴,任己选择。因种种原因,自己选择留在胜利油田。没过多久,遇上油田成立省人民检察院胜利油田分院(以下简称分院)。这一消息对我来说显然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期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当时正赶上国家颁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还未到检察院时,我便认真学习了“两法”,对检察机关职能详细的做了解。自感“胸有成竹”。就在这期间,接到通知到油田机关参加检察院组建训练工作。


      其实,到省油田分院是双向选择。得知油田要建分院消息后,自己已有去检察院的思想准备。另外,因组建检察院的领导,正是当时奉命接受“老五一”的姚世成书记,也许他对我的工作及学历早已掌握。由此不谋而合。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1979年 经中共山东省委鲁函[79]10号文件批复,胜利油田建立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胜利油田分院和胜利油田人民检察院。油田分院行使地(市)级人民检察院职权;油田检察院行使县(区)级检察院职权。10月,油田两级检察院建立。



       我是在1979年下半年,到省油田检察分院的。 直到1995年初省油田检察分院和油田检察院撤销(大约近15年时间)。这十五年给我的感觉是,前一段是建院初期,是健全期,后一段即中后期,是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创辉煌时期。而对我影响和印象最深,感动最大的是建院初期。总感到那段时间,有一种精神,有一种力量。其实,这种精神即是胜利精神,这种力量就是一种创业的力量 




     当时先后到检察院报到的人员,不过二三十人,但确实是一支团结战斗的队伍。其人员组成:一部分是从油田二级单位调上来的骨干,另一部分是军转干部,再一部分是油田公安处过来的同志  。在选人上确系任人唯贤,从四面八方,招募人才。后来在漫长的15年检察工作中,基本是这部分人,在各职能部门起到框架骨干的作用。




         他们急用先学,“两法”起家,天天搬着刑法及刑诉法,读呀,背呀,记呀………。就是这样,这些过去与检察业务毫无关系的人们一个个成为人民检察官。这是多么荣幸啊!




      建院开始,两级检察院积聚在几间平房里办公,一呆就是好几年。条件虽然差一些,但人们心情很好,不计较,不抱怨,只讲默默奉献。




       当时油田领导对组建检察院和法院非常重视,给予极大支持。不长的时间办公大楼在油田机关东侧芦苇塘里拔地而起。此办公大楼完全按检察人的设计和监工下盖起的。当时油田基地还没有几座大楼,基地礼堂还是简易房。新的办公地点非常配套,既有自己的餐厅,又有单身职工宿舍区,不久很快配备上各种车俩。记得当时还有一辆漂亮的黑色轿车。检察院同志们那时心情是自豪的。特别当穿上第一套检察服时,真有点优越感,幸福感。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上述照片是检察院的大门,自1983年10月东营市成立后,便挂两个牌子,一个是东营市人民检察院,一个是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胜利油田分院的牌子)
                                                     



       检察院组建后,院领导在抓工作的同时,非常重视抓生活。大概这也是油田的传统作风。记得当时,每逢假节日,都要分点过节的东西,虽不多,但暖人心。每年入冬后,院里就联系过冬蔬菜,当萝卜白菜拉来后,动用各种车辆向每家每户送去。情景非常壮观,记忆犹新,令人难忘。那时,外界都很羡慕检察院。院领导管生活的传统,一直贯穿到中后期。





      在那段时间里, 给我印象最深,影响和感动最大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油田检察分院和东营市第一任检察长姚世成同志。他是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领导,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胜利人 精神。他工作严格要求,雷厉风行。他严肃有余,对违法犯罪分子与各种不正之风嫉恶如仇。他热爱检察工作,为筹建检察院,沥尽心血。他是每天上班最早,离开单位最晚的一个人。有时晚上 ,在人们休息时,而他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热爱 检察事业,到了非常执着的程度,………他走了。他走的时候,年龄并不太大。走的确实有点早。当我们回忆这段 时间时,不应该忘记这位第一任检察长。在临近清明时刻,特对其悼念!并对检察院其他已走的同志予以悼念!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当年到省油田分院的人们,应该说都是幸运儿。从建院到撤销这期间,人们在思想上,能力上,职务,职称,工资级别,转干,生活待遇,----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收获。即便后来撤销,在分流安排上也都能说得过去。实践说明,我们选择检察院,是选对啦。选择工作和工作单位,如同选择对象组织家庭一样重要,若选择是对的 ,那你人生路上往往都是对的,你的命运和幸福指数是好的。实践会给与印证。 
   


       自己打心里说,在那段时间里,是满意的,是知足的。尽管曾有人在我耳边吹过不利的风。但自己有数,应该感恩。应感谢时代给予这一机会,登上这样的大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得到丰厚的收获。


      本文暂不说职务和业务的收获,仅从个人利益方面所获,使我终生难忘。


      建院初期,很长时间我的组织人事关系并未转到检察院。原因是当时“老五一”留下的人员,说什么“三不动”。检察长为此多次与油田的领导交涉,最终办理了正式调动,成为编制人员。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文革十年工资一直未动,自己长期只拿行政系列中最低工资。而进入检察院后,正赶上全国性的调级。就是这一次,一年内长了数级。这完全是当时院领导的厚爱。其中有一级应在原单位上调。一般是,人走茶凉。为此,检察长专程到我原单位给找上这一级。


         为了稳定工作,解除后顾之忧,是当时的检察长,主动帮我联系组织部门,将爱人从地方调到油田机关。总算安了家。
       ……………
       在检察院期间,我感到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体会到他们给予的真心实意的温暖。



       另外,当年分院的干警队伍也非常融洽,相互帮助,亲密无间。特别使我不能忘怀,内心一直感恩不下的是,在当我的家庭有应急时,有许多同志先后对我
帮助很大。在此,我代表全家向您们,向有恩于我的人们,再次表示衷心感谢!谢谢!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由老照片所想到的(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