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性习惯认知不可背离感性客观认知

(2023-09-18 17:14:36)
标签:

存在就要承受

斗争哲学

客观规律

分类: 原创

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无论喝晕酒时,还是清醒时皆如此。情感和其指引下的本能反应,是进化赋予人类的功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中的生命,原本就会在承受中被激发,以便能更好的感知和应对更好的满足需求

感性可以指导行为,理性可以指导行为,正常情况下,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指导人的行为活动。世界依规律而存,理性是发现规律,践行规律的高级思维,是感性的升华,从感性中进化而来

感性就像电脑软件系统,感性认知就像是装入软件系统的应用软件,感性通过感性认知指导具体行为,就像电脑软件系统通过置入的应用软件完成具体内容的操作和应用。

从态度上讲,人的感性认知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感性客观认知。感性客观认知从动物的本能反应中进化而来并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得以强化。感性客观认知状态下,人甘愿承受一切,潜意识里没有无谓抗争概念。二是感性习惯认知。因为感性斗争可以节约时间和能量成本,行为熟练后,理性为主的指导就会上升到感性习惯认知为主的指引

喝晕酒时,因酒精的麻醉作用,理性会被剥离开来,感性客观占据主导地会倾向于遵循感性客观认知指引下养成的行为习惯方式进行活动,会以从小养成的甘愿承受一切的心态面对一切发生行为活动时一般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甚至不计后果,这是偏重于必须客观承受一切的客观本能体现就好比神话中的化身为人的妖魔,在喝醉酒后会返回原形。

感性客观认知指引下的甘愿承受一切的心态是遵循“存在就要承受”客观规律的,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发生的任何行为,我们都能接受,并且愿意承受一切后果。因此,人在喝晕酒的情况下,往往比较亢奋,敢说敢为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所谓的无谓抗争哪怕处于激情澎湃、想入非非状态,因为这种酒精麻醉下的机体状态,人的行为活动已是感性客观认知主导下的尽情发挥,并且人甘愿承受一切。

清醒时,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人倾向于遵循理性指导下养成的行为习惯方式进行活动,由感性习惯认知参与主要配合,感性客观认知只能退居其次,进行辅助配合。这种主打配合的感性习惯认知,是理性行为习惯深入潜意识层面形成的。

此时,进行配合的感性习惯认知和感性客观认知之间不存在矛盾,两种感性认知态度重叠于“愿意承受一切”基础,理性主导下的行为也会更加现实和缜密,更有利于应对和解决问题

清醒时理性指导下的行为活动,人本应该以甘愿承受一切的感性客观认知为基础,再更进一步进行实事求是的有效斗争,从而养成为主导需求进行有动机兴趣有进展奖赏的斗争习惯,这样,愿意承受一切的感性习惯认知得以强化,并形影相随从而使得两种感性认知能够趋于一致,并协调配合

这两种感性认知都能给人提供甘愿承受一切的认知基础,而理性补充了感性认知指导下具体行为方面的本能随意性,使得人的行为更切合实际更趋于理智

现实生活中,一时的难以接受在所难免,这是生命进化利用“违背存在就要承受规律受惩罚”赋予人类的本能,以使人能够更好的应对。但理性行为不一直进行无谓的抗争,否则就背离了必须承受的客观必然。

如果因一时难以接受,进行偏执的无谓抗争,在热灶效应的助威下,习以为常了,就有可能养成无谓抗争的习惯,清醒状态下的感性习惯认知也会相应发生改变,这种偏执行为习惯养成的感性习惯认知则提供素材,成全人的无谓抗争习惯,背离了愿意承受一切的客观必然性。这种无谓抗争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感性习惯认知则背离了感性客观认知的甘愿承受一切的本然态度,两种感性认知则成了矛盾对立关系。而人的行为又不能被两套矛盾的感性认知同时指挥,这两种矛盾感性认知发生碰撞产生的火花,会在人熟睡中显现,即便冬天,也会因感性矛盾间的斗争而大汗淋漓

清醒时,配合理性行为的是以感性习惯认知为主,这种感性习惯认知背离感性客观认知,就是背离存在就要承受规律,这样,人往往会偏执于无谓的抗争而难以自拔,并受到机体和精神的惩罚。此时,感性客观认知也爱莫能助,因为人在清醒时,感性习惯认知占据主导显性状态,感性客观认知退居于次要的隐匿状态。

主观意愿主观情感可以一时难以接受,但是能动性则不可进行无谓的抗争,两者分工不同,各司其职。感知了一时难以接受只是一种应激反应,是人本能上认为通过发挥能动性尚有改进的空间和余地,以此刺激人进行有效应对,以便更好存在但是能动性不可偏执于此,无意义的事,不可为的事就要及时罢手,不可纠缠其中,不可进行无谓的抗争,以避免养成无谓抗争的行为习惯,避免使此习惯深入潜意识而形成背离感性客观认知、背离“存在就要承受规律”的感性习惯认知

主观态度上愿意承受一切,行为上不进行无谓的抗争,是遵循规律的表现。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用理性指导行为时,要有承受一切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抗争,从而养成为有价值的需求进行有动机兴趣、有进展奖赏的斗争习惯,使得感性习惯认知和感性客观认知在承受一切的基础认知上趋于一致,以便使两者能够共同更好的辅助理性行为。

感性习惯认知不可背离感性客观认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