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受是感知和应对的基础

(2023-06-14 11:14:12)
标签:

存在就要承受

斗争哲学

改变内耗习惯

客观规律

分类: 原创

一切物质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在承受中发生着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人也是在承受着能对人产生一切影响的客观现实的发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我们以任何方式存在,都是处于承受的状态。愿意承受顺道而为,是主观与客观的契合既然必然要承受,那就敞开心扉承受一切,在承受基础上,才能客观认识一切,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一些东西,以使得结果惠及自己

(一)承受的心态有利于认清现实

承受的心态是正确认识的前提甘愿承受才能不掺杂主观感情色彩,才能才能真切感受,客观认识,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应对起来才能才能更客观、更有效

感受在潜意识里愿意承受的基础上进化,能动性围绕真实感受客观现实基础上应对而进化如果不愿意承受,不敢承受,又怎能获得真实的体验机体的正常运转是建立在真实体验之上的,不能形成真实体验,人的机体又怎能正常运转,又怎能做出有利于生命体的行为活动。

在体验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斗争,越斗越思路清晰,越贴近现实,会有进展奖赏。对于想象中的虚假的东西,则更没有必要害怕承受,关我什么事,能奈我何?!发现超物质的现象,那就更好了,还会成为大科学家,造福人类呢。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尝梨子之前必须保持口腔没有其他食物,才能尝到真味道。空气无味道,鼻孔和嗅觉无味道,有鲜花在面前,我们才能嗅到真实的花香;水无味道,口腔和味觉无味道,我们才能品尝到糖水中真实的甜味。因此,要想认识体验到真实,前提是要保持“无”的状态,要有不带任何主观色彩,愿意承受一切的心态。

对事物不加入感情色彩,不加入认知偏见,不加入排斥的心理,才能客观的认识和体验,才能算得上真正承受和感知背道而驰,主观上把不完美上升为问题并加以排斥的思维模式,进行无谓抗争习惯下形成的认知,本身就是“有色眼镜”,唯有愿意承受,真正承受,才能避免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才能放弃先入为主的观念。

而害怕承受,不愿承受,就会在真实的基础上添油加醋,弄出很多虚假的东西和不该有的消极情感参杂其中,这样,人在体验虚假的基础上进行斗争,则会偏离现实轨迹,违背客观规律,难以取得与付出努力相称的成效。热灶效应会助威这种偏执斗争,并使得此种斗争方式形成习惯,形成偏执认知,痛苦也会形影相随。习惯还会成全这种斗争,提供更多虚幻基础上的素材,使人进行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

认清现实是有效应对的前提,人认识世界就是要尽量接近客观现实,而承受又是客观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人必须死心塌地承受,这样,才能过滤掉主观色彩,虚假的东西会遁形,才能更贴近现实,无谓的抗争不会发生。一旦真实体验了无进展无奖赏斗争引发的痛苦,人会本能放弃此类斗争。

真正承受了,才能发现事物好的一面,才能发现闪光点,才能发现有价值且可为的一面,以达到借鉴愉悦自我和趋利避害的利己目的,这才是最有利于更好存在的途径。

离开了原来的场景,或通过想象的东西本身就失真了,就不真实,就没必要去回味了,在失真基础上引发的一切体验都不值得较真,更不值得去斗。过去的就过去了,不要挂碍心,更不要无事生非,纠结于不完美。为了更好的承受,有时还需要“精神胜利法”,给自己寻找一个自我慰藉的借口。

在白纸上画画,才能显示真实的颜色;空着手,才能抓拿东西。不去纠缠乱七八糟虚幻的东西,不去纠结无意义的不完美的东西,不去进行无谓的抗争,才能给自己留出空间发生其他的行为活动,才能更有效地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承受的态度有利于客观应对

人可以以任何方式存在,但无法选择不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可以经历多种存在方式,人在当下却只能以一种状态存在。客观承受发生在当下,一切都只在当下承受,一切变化的发生也都是基于此种状态。

人在承受不同斗争中会产生相应情感,在承受的基础上,才能体验到本该有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而非仅限于单纯单一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承受就要允许在自我身上所能引起的一切作用变化是人本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一切态度,无论是接纳、排斥、从容、大度等,都以此为基础。

承受一切,允许一切,才能真实体验一切。人都有七情六欲,那是在承受一切基础上的自由体验,并且也只有真正有了承受一切的客观态度,才能客观体验到喜怒哀乐恐等丰富多彩的真情实感。而不只是一味地因排斥进行无进展无奖赏斗争而单纯体验到焦虑不安,虽然这种焦虑不安人人都会有,但正常来说那都是适度的、一过性的,而不至于被附着并纠结其中。何况,一味地排斥,是主观臆想行为,会使人忽略很多的客观成分,从而使人脱离客观的认知、斗争和体验。

现实的世界,现实的努力,才有发生现实作用,并引发现实的变化,从而使现实对自身更有利。生存、学习、做事等等,都需要建立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需要我们认识事实,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实事求是,采取客观现实的态度和手段合理应对,以便取得当前认知条件下的最佳效果。而不应该主观臆想,作茧自缚,脱离客观现实。

承受是万事万物的萌始,承受是一切行为活动的依附平台,在承受的基础上才能客观认识体验和应对本能才能更好地从客观上判断,哪些能斗或不能斗,哪些该斗或不该斗才能指引行为活动的发生,赋予斗或不斗的行为指令才能放开手脚发挥能动性去做一切并能得到客观现实的反馈回应

人生原本不完美,我们原本是要承受的。琐事太多,无穷无尽,有了承受一切的态度,才能不被无意义的琐事干扰到,在无能为力的事方面就不再妄想,不再妄为从而只关心可为之事,做可为之事。

有了承受一切的态度,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还有什么东西能算得上问题呢。愿意承受,才是最轻松的时刻,才有岁月静好,而不会有岌岌可危之感

以承受为基点,愿意承受一切,就没有什么难题,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原本什么都要承受,都必须接受的。

愿意承受才最客观现实,愿意承受的感觉真的很好!

 承受是感知和应对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