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受是人本应有的客观态度

(2022-08-29 11:11:33)
标签:

斗争哲学

存在就要承受

客观规律

分类: 原创

围绕趋利避害的利己人性,客观现实要求人类实事求是,不做无能为力之事。在主观趋于想更好存在的前提下,本能倾向于以高效节能的方式存在,不进行无谓抗争是高效节能的进化要求。

人从小就被培养着承受一切、不进行无谓抗争的认知、态度和习惯,以避免不遵循规律地偏执求好。对无能为力的事,不去斗,是最好的节约成本能量。

人出生后,几乎无能动性可言,只能有着承受的本能。在被照顾中索取、成长,有的因家庭条件好,被过分溺爱可能会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动性的增强人会主动参与并进行更多的斗争,趋利避害,力求更好存在助使行为高效的热灶效应得以强化在发挥能动性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进行无谓抗争的承受意识会一直形影相随,碰到自知发挥能动性也做不到,就会自觉放弃,心态会回落到承受的基点。对客观现实必须承受的态度,被孩童的本能捕捉到,并无意识地践行着不去和无能为力之事进行抗争

伴随着个体成长,思维让人对客观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缜密的逻辑分析,奋斗的成效进一步强化热灶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的信心和需求欲望物极必反,这也为人类脱离客观现实,违背规律,进行无谓抗争而脱离承受基点埋下了伏笔。

遵循着高效节能,伴随着斗争过程的复杂性、斗争结果的多样性,人产生了复杂多变的情绪,以使人本能应对。进化来的情绪促使人去斗,那是能动性发挥过程中本能认知的驱使,因为这种习性往往能使人如愿,一时难以接受受到惩罚而产生的不良情感也会被生命进化利用,虽然其指引下的斗争有时可能并非最佳选择,并不客观现实,毕竟长期获利的斗争习惯能使人信心十足。

承受是客观作用变化和主观应对的基础和前提,主观上不愿意承受,是生命进化利用“违背规律的惩罚”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主观上一时违背“存在就要承受”这一客观规律能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引导人进行更有效的应对,以便获得更好的承受。而如果对明显斗不赢或不该斗的东西,不愿意接受,甚至不自量力的去抗争,则属于一种偏执行为,既违背了“存在就要承受”规律,又违背了“能动性不可进行无谓的抗争”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我们永远战胜不了的是不可为之事,是无能为力之事。承受是在物质是客观运动变化的基础上是发生,我们承受的是客观现实的东西,发挥能动性所能引起变化也是客观现实的变化,对于主观想象的虚幻的、不现实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就不存在承受,也无从改变。因此,不要在意那些主观想象的不现实的东西,更不要与之抗争。

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使人越斗越败,更加敏感于问题事件,在热灶效应的煽风点火下,人会越斗越无进展,越斗越焦虑不安。形成这种习惯斗争方式后,会使人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情感,本能习惯会成全这种斗争方式,进一步发现素材,促成恶性循环。发现不完美素材很容易,人还会因不客观的认知而对原本正常的东西产生不安情绪主观上还认为值得摆平,并试图通过反驳辩论进行自我说服。因此,难以回归到之前正常的面对无能为力之事就不去抗争的正常承受基点,打破了必须承受的底线改变了从小到大,生命成长赋予我们的承受认知、态度和行为习惯。其实抗争的过程也在承受着,斗争是承受基础上的斗争,不愿意承受,谈何斗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只有进行有进展有奖赏的斗争,才能产生客观的认知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进而指引人更好地进行斗争本能也会成全这种斗争习惯。即便没有可为之事去做,也要有承受的态度,在承受中躺平而不是进行无谓的抗争。

我们的心本该就是清静闲适的,心中本来就没有什么可要抗争的真正需要我们斗争的,都是本能认为能做到,能解决的问题,一时难以接受引发的斗争,也会被认为是有效的,对自己会有利对虚幻的,无能为力的东西人类会本能不去在意,不去管,根本不存在无谓的抗争即便一时有所偏执,进行无谓抗争了,所引发的焦虑痛苦也会提示我们就此罢手。因此,正常来说,我们原本就有承受一切的客观态度,我们的心原本轻松自在,本自具足本不存在任何无谓抗争的倾向和冲动,如果后天养成了偏执抗争的习惯,就要义无反顾地摒弃。

 承受是人本应有的客观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