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整体自主阅读课教学设计

(2018-12-25 09:01:27)
分类: 优秀案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5课时自主阅读课教学设计


课 时

课 型

年级学期

单 元

丛 书


第5课时

自主阅读课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八下第二册

《自然物语》


阅读篇目

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

字数

用时

《草木知时节——漫话物候》

通过逻辑顺序介绍有关物候知识;大量使用“引用”的说明方法。

1036字

2分半

《谁解草木大文章》

通过逻辑顺序介绍“草木文化”及其影响;大量使用“引用”的说明方法。

1481字

3分半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本文撷取大量唐宋诗人歌咏物候的诗词,向读者阐释其中所蕴含的大气自然的语言。

2190字

5分钟

《从古诗词中看物候现象》

选取了大量的古诗词来反映物候现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大量引用植物的诗歌来反映春夏秋冬司机的物候现象;二是引用动物的诗词来反映物候现象中的气温、时令、地域差异。

1716字

4分钟

《南州六月荔枝丹》

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2260字

5分钟

 

 

 

19分钟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

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2.阅读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3.写作(说明的顺序)

1)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明确说明对象,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3)分清说明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讨论“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确定各组的宣传活动主题;

2)搜集网站、课本中相应介绍、权威人士的访问或实地考察等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3)制作宣传材料,以展板、海报或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

1.筛选重要信息,明确文章阐述的事理;

2.掌握“引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三)本课时主题概括

筛选信息明文意,巧借引用绘华章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PPT出示)

 诵读古人诗词,扑面而来的萋萋芳草、萧萧落木、翩翩蝶舞、啾啾虫鸣,无不令人赞叹

学习活动一(筛选信息   明确文意)

环节1

快速阅读指定篇目《草木知时节——漫话物候》《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谁解草木大文章》《从古诗词中看物候现象》《南州六月荔枝丹》五篇文章(约用时20分钟)

(下面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为例,PPT出示) 请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与否。

1.荔枝的肉是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 

2.古代记载荔枝的书有十三种。 (×)

3.荔枝的成熟期,福建是四月下旬到七月,广东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

环节2

以抢答的形式,学生对PPT所出示的句子进行判断。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信息筛选”题型的考查方式。

【备用】

说明文的阅读有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筛选信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1、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个别词语。如上面第1句原文应是“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透明”,所以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2、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或删减附加条件。如上面第2句与原文相比,少了“现在知道的”条件,所以这三个表述是不准确的;3、在原文的基础上,颠倒个别词语的顺序。如上面第7句原文应是“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把“广东”与“福建”的位置调换,传递的信息不相同。

【评价设计】

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筛选课文中信息和理解重要的语句,明晰“信息筛选”题型的考查方式,从而准确理解课文所说明的事理,检测目标1的达成。

学习活动二(寻摘引用   体会作用)

环节1

回顾并进一步明确“引用说明法”相关知识点

【备用】

引用说明法:也叫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例如我们学习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张嘉贞“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话,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巧妙绝伦。

环节2

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运用圈点勾画法,做好标注。小组合作交流,并指定代表做展示。)

【备用】

《草木知时节——漫话物候》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文章开头引用古今诗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界生物按照一定的季节规律生长、发育、活动的特点,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评价设计】

“引用”是这五篇文章所共同运用到的典型的说明方法,而且集中于对古诗词的引用,通过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小组合作交流,使其熟练、准确地掌握“引用”的说明方法,并能准确体会其作用,检测目标2的达成。

课堂小结

古人的诗词文句,将大自然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原来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尽显着生命的奇迹。芳草落木、蝶舞虫鸣,不仅雕刻了古诗词的优雅意境,而且作者行文时对诗句的引用,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得文章文采熠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