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阅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2018-12-25 09:00:31)分类: 优秀案例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4课时阅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课 时 |
课 型 |
年级学期 |
单 元 |
丛 书 |
|
|
第4课时 |
阅读 引领课 |
八年级 下册 |
第二单元 |
|
|
|
阅读篇目 |
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 |
字数 |
用时 |
|||
《大雁归来》 |
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并重;多种修辞,使语言富于生动形象性和抒情性;与自然和谐相处,诗意栖居的价值观。 |
1776字 |
4分钟 |
|||
《时间的脚印》 |
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 |
2407字 |
6分钟 |
|||
|
|
|
10分钟 |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
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2.阅读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3.写作(说明的顺序)
(1)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明确说明对象,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3)分清说明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讨论“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确定各组的宣传活动主题;
(2)搜集网站、课本中相应介绍、权威人士的访问或实地考察等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3)制作宣传材料,以展板、海报或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修辞手法对增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作用。
(三)本课时主题概括
筛信息抓关键
(四)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神秘的大自然就像一本无字宝书,这里有在广袤的苍穹书写着野性诗歌的灵鸟大雁,也有记录传奇故事的岩石。这节课让我们细细解读自然这本无字宝书。首先让我们走进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
1.学习活动一(筛选信息
环节1
速读课文,筛选信息,说说文中说明了关于大雁的哪些特点。
明确筛选信息的方法:
(1)通读全文,理清句段之间的关系,确认筛选信息的范围区间。
(2)抓取关键词语筛选主要信息,例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语。
(3)抓取关键句筛选信息。如过渡句、中心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概括或提示性较强的关键句等。
(4)反复斟酌,挖掘隐含信息,归纳重组。
【备用】
大雁到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常六只列队飞。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评价设计】
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确认筛选信息的范围区间,提取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归纳重组的方法明确文章主要内容,检测目标1的达成。
2.学习活动二(品味语言
环节1
了解《辞海》对大雁的介绍,对比分析在语言上与课文的区别,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
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或农田谷物。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
《辞海》中的语言重说明,客观介绍科学知识。课文独特的写法表现在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并重,生动形象性和抒情性是本文明显的特征。
环节2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而巧用修辞可以让说明文的语言生动起来,还有助于将事物的特点阐述得更清楚。请自由朗读,找出你喜欢的生动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主阅读、赏析后,小组内部交流、分享自己所得。
环节3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明确课文正是通过妙用拟人、对比、排比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说明对象的相关特点,表达作者对大雁的浓厚喜爱之情以及人类应珍爱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携手自然,诗意栖居的价值观。
【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对比《辞海》中关于大雁的表述,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性,同时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对其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对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检测目标2的达成。
3.学习活动三(学以致用
环节1
自由朗读《时间的脚印》,筛选信息,说说文中说明了岩石记录了自然哪些传奇故事。
环节2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品味赏析修辞手法的妙处,分享给大家。
环节3
展示交流品读的收获。
【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鉴赏及课堂展示,再次检测目标的达成。
课堂小结
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曾这样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神秘的大自然中,无论是灵性的大雁歌唱的野性的诗篇,还是“石头记”中讲述的时间的脚印,大自然的无字宝书总在为人类造福,让我们在品味妙用了多种修辞的生动语言中,与作者一起共塑携手自然,诗意栖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