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儒敏:我理解的语文新课标▋02-03

(2023-01-17 10:37:49)
标签:

教育

365

新旧课标有衔接

基本标准没有变

新课标和前一版课标是衔接的,并非推倒重来,标准并没有变。

课标,就是课程的标准,其主要功能是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制定一个标准,全国的中小学语文课,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教学、考试乃至教材编写都必须按照标准。而在标准这方面,新课标并没有多少变化,基本上是顺着旧版课标的标准而来。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新课标和旧课标几乎是一样的。

譬如,一二年级学会认1600字,会写800字;三四年级会认2500字,会写1600字;初中会认3500字,等等,没有变。阅读能力标准,五六年级学会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初中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写作的标准,小学低年级写话,小学中高年级习作,初中写作,等等。甚至连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常用字表,都没有变。古诗文背诵小学到初中共136篇,其中小学75篇,初中61篇,新版课标只是删去初中1篇,总共135篇,基本不变。

标准有很多是可以量化的,是教学必须达到的基本水准,是全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都要达到的标准。

现在我们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严格按照课标的标准来编写的。比如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听说读写从小学到初中的教学梯度,也都是按照课标来组织的。我们只要按照统编教材体系架构,分学年逐步地推进,就能够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我们学习新课标,不能只是看的部分,更要看不变的标准。课标,一定要注意标准

▋03

谈谈语文核心素养

以前的课标也提过语文素养,但没有核心两个字。语文素养可能很多,通常我们会想到这是指听、说、读、写能力,或者加上文化、文学修养等等,但仍然比较模糊。新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语文学科的定位这样就清晰了,可以说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教什么、学什么等问题的争论,也大致可以终结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整个义教语文新课标中纲举目张,引出很多理论生长点。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我想重点说说对思维能力的理解。新课标提到语文学习中的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特别提出要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以前我们比较少注意,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比如读一首诗,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这里有联想,其实还有感悟,有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这次新课标特别提到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对于语文教学是有启示意义的。对于小学、初中学生来说,保护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很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新课标还提到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这特性太多了,但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都会碰到,要有这些方面的意识。

我再举个例子,为何要不断训练写作?不只是为了学会写文章,更要紧的是通过写作训练来达到思维训练。新课标把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对改进语文教学是有重要启示的,因为长久以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弱项。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也是我们学习新课标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提法。其中要求通过审美的体验、评价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审美品位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而以前我们未能充分重视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摆在第一位的文化自信。为什么特别强调?现代社会发展,物质、商品极大丰富,但也出现精神贫困的问题,尤其是国际矛盾斗争加剧,如何立国?如何凝聚和振奋国人的精神?需要文化自信。现在这个问题强调得很多了,但是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还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要批判抛弃那些腐朽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部分,挖掘优秀的成分,处理好创造性转化跟创新发展的关系,所以这是比较难的。我们要强调文化自信,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习怎么分析、看待文化现象。这是比较难但又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文化传承、文化理解,都应该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我提出以一带三,就是这个意思。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整体性的,具体到每个单元、某一课的学习,可能会比较偏重其中某一两个方面,但没有必要一项项单列去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