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儒敏:我理解的语文新课标▋01

(2023-01-02 11:21:33)
标签:

教育

教师要有改革愿望与主动权不是被课改

 

首先心态上要自信,要有改革的愿望和主动性,不要被改革。能否调动广大老师改革的愿望与主动性,是课标能否落实的关键。很多老师可能认为课标太理想化,与自己的教学差距太大了,实施课标的要求,等于完全否定现有的教学,推倒重来。

我能理解一线老师的担忧。现在是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以往和现今的语文教学全都是死记硬背的,是受到古代读经、讲经那种模式消极影响的,是知识点、能力点线性推进地训练的,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这种说法几乎完全否定以前的语文教学,并不符合事实。他们看不到多年来课改已有的进步,以为提出新观念、新方法,就意味着颠覆过去,和现有的教学习惯一刀两断。

我也相信课标所作出的改革,包括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变,不会是也不应当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实施,不会再搞颠覆式的课改。我们老师自己心中有数,对于过去和现有的语文教学状况,要有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要一笔抹杀,改革也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去改。

当然,也要看到,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确存在某些普遍性的问题,讲得、刷题又太多、与考试挂钩太紧、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性。这种语文教学是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造成这种弊病不全是老师的问题,它跟整个应试的教育大环境有关。光是要求老师改,很难。所以尽可能让我们的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还是要兼顾,要往素质教育靠拢。中考和高考也在改进,新课标在考试和测评方面也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强化过程评价,我们希望这些设想能够逐步实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