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的功业(上)

(2016-06-06 20:58:57)
标签:

诸葛亮的功业

裁减官职

制定法律严格治吏

名儒实法治理之术

 
诸葛亮的功业(上)
诸葛亮的功业(上)

在我国历史的星空中,诸葛亮是最闪亮、最耀眼的一颗。他去世至今一千八百年来,关于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口口相传,他在百姓的心里,聪明绝顶、才华横溢;集 取百家之长、众学之精!他知天文、晓地理、通人情、达奇门遁甲、自然兵法,会算术、阴阳、八卦;可谓极尽三韬五略之道、纵横捭阖之奇!诸葛亮不仅在政治、 军事、文学上有很高造诣成就,其发明创造亦无数!许多惊为天作的发明至今依然是个迷!他是正义、忠贞、智慧的化身。成都的汉昭烈庙本是蜀汉皇帝刘备的陵 墓,如今却有一半占地是祭祀和纪念诸葛亮的地方,人们把这里叫做武侯祠。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备死后,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残破的摊子,夷陵之战使蜀汉的兵力、军需、物资都丧失殆尽,蜀国原本在三国中就是一个实力最小的国家,此次战败其实已经使它 失去了问鼎中原的机会。怎样稳定局面、站稳脚跟是摆在诸葛亮面前的首要问题。刘备死前,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刘禅懦弱无能,但他却牢记父亲的嘱托,事 诸葛亮如父,使诸葛亮放开手脚,做了以下几件大事。

一、调整巴蜀内政,制定法律,严格治吏,赏罚分明。

《三国志·诸葛亮》记载:诸 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 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 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诸葛亮辅政之后,实行的是名儒实法治理之术,把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关键。相继颁布了《科令》、《蜀科》等成文法规,力争从源头上避免“赏罚不明,无功得 赏,权贵免责”等问题。对待豪强,主要是赏罚分明,用罚限制他们作恶,用赏给他们在政治上开辟新路。只要他们忠心耿耿地为蜀汉政权服务,便可以获得官爵禄 位。这一做法,不但取得了限制豪强的效果,而且获得了豪强在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大大改变了刘璋时代无法控制豪强的弊端。他说:“刘璋暗 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奉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礼 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今吾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诸葛亮还采取了裁减官职、简化机构的措施,同时广开言路,听取文武百官的建议,自己又以身作则,其品质作风和水平能力,赢得了万民的尊重和敬仰。

在用人上,诸葛亮以其本人及蜀汉政权为核心,决不允许部下结党成派。土著地主在本地总是容易养成党派势力,对此,诸葛亮对土著地主虽然注意擢用,但对他本 人的继承者只从外来人中培养,如蒋琬、费祎、姜维等都是外来人。诸葛亮治蜀的政绩,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他死了以后,蜀地人民思念他,几十年都不曾稍减。

二、恢复联吴抗曹联盟,解除东顾之忧。

刘备死前虽然和东吴恢复往来,只是低层次的交往,降低了双方的敌对气氛,但并没有恢复以前的邦交状态。刘禅登基四个月以后,尚书邓芝对诸葛亮说:如今,主 上幼弱,又刚刚登基,应该派出使者,和东吴恢复邦交。诸葛亮说:这件事我考虑很久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今天我终于找到了!邓芝问:人选是谁?诸葛 亮说:就是你!于是派邓芝以中郎将的身份,前去吴国访问。

邓芝来到武昌时,孙权还没有断绝和曹魏帝国的往来,他正狐疑不决是否接见邓芝。邓芝直接给孙权上书,说:我今天来此,不仅是为了蜀汉的利益,也是为了东吴 的利益。孙权于是和邓芝见面,说:我诚心诚意地想和贵国重修旧好,但又担心贵国主上幼弱,国土太小,一旦受到曹魏的侵略,不能保全。邓芝回答:贵我两国, 占有四个州的广大地区,大王您是当世英雄,诸葛亮也是一代豪杰。蜀汉有重重险要,固若金汤。东吴有三条江河,作为保障。我们两国好比嘴唇和牙齿,互相依 靠,进可以吞并天下,退可以造成鼎足三分的形势。大王如果归顺曹魏,曹魏必然希望大王进京朝觐,还要送质子充当人质。如果拒绝,他们就振振有词,讨伐叛 逆,一旦这样,蜀汉大军顺流东下,这块土地就不会为大王所有。孙权沉默了很久,说:你分析得很对!于是跟曹魏决裂,专心跟蜀汉联合。从此,双方每有大事, 都派使节或通信函,相互通报,再也没有出现裂痕。

公元二百二十九年,孙权登基称帝,蜀汉上下一片反对,认为他这是叛逆僭越,要求解除蜀吴联盟。对此,诸葛亮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他认为,孙权早有僭越之 心,东吴也早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的讨伐目标是曹魏,是为了实现先主兴汉复汉的大计。如此,我们必须联合孙权,而不能给自己树敌。经过他的工作,联盟 得以继续维护。

三、南征蛮夷,建立稳固的后方。

刘备死后,诸葛亮关闭边境,一味推广农业,休养生息,而对少数民族的叛乱,也采取了安抚政策。直到公元二百二十五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开始南征,平定南蛮。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

雍闿,是汉朝什邡侯雍齿的后代,是地方一个民间首领。他杀掉益州郡郡长正昂,通过交趾郡郡长归附东吴,后来,又把新任郡长张裔活捉送给东吴,并鼓动同郡人孟获一同造反,先后收服了朱褒、高定等人。

诸葛亮临行前,参军马谡建议:南中仗恃路途遥远,山川险阻,叛乱不服,为时已久,今天把他们击败,明天他们又反。你正准备集中全国之力北伐,跟强大的敌人 周旋。蛮族了解政府内部空虚,叛乱的时间就越提前。如果全部屠杀,以求永绝后患,既失去仁爱之心,也不能完全屠灭。军事行动,攻心是上等谋略,攻城是低级 层次,心里作战是上等谋略,孟获,是蜀汉南方南中一带豪强,建宁大姓,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史学家认为,“七擒七纵”孟获,近乎离奇,令人难以置信。“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这些地点的分布,覆盖现在云南省内的广大地区。从时间上看,诸葛亮南征开始于建兴三年春,平定完叛乱班师回成都是秋天。从成都出发,到了“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 渡泸处,已经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点,更谈不上还要在七个地点都要打仗。然而,诸葛亮南征,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 的利益;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对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运粮。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 战马。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国库变得富饶后,便开始训练士兵,准备北伐。终其诸葛亮的一生,南蛮再也没有叛 变过。

四、发展经济,培植兵员。

诸葛亮采取休士劝农政策,充分利用了蜀汉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只有富国强兵,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 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 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 今仍有五万多亩。

诸葛亮实行的措施,使原本亏空的国库逐渐充实起来。研读这段历史,掩卷沉思,我们会有如下的感受:

1、诸葛亮是一位一流的政治家。他在刘备死后,实行的几大国策无疑是最明智正确的选择。如封锁边境,发展经济,与民休息;实行南征,消灭地方割据势力,解 决好民族问题;恢复蜀吴联盟,避免东顾之忧;名儒实法,治理国家等等,在他的治理下,蜀国在三国中渐渐成为民富国殷,安居乐业的样板,深为孙权和曹魏统治 者妒恨。

2、与政治上的业绩相比,诸葛亮并不是一流的军事家,他行事过于谨慎,缺少奇谋妙计,五次北伐,战绩平平,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分析。

3、诸葛亮举轻若重,事必躬亲,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他的健康,仅活了五十多岁,就去世了。不能不使人为之哀叹。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治蜀时说:“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作者:关中刀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