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6

(2015-06-24 06:36:28)
标签:

教育

回忆录

教师

教学

学生

  众所周知,教学观摩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都是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是吸取借鉴优秀同行宝贵经验的良机。作为教师,执教者必须认真备课上课;观摩者必须认真听课评课,以开放进取的心态达到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多年来教育界对教学观摩课的意义、效率是众说纷纭、毁誉参半,可见仍有许多值得商榷探讨之处。许多的观摩课上老师激情四溢、高亢有力;学生们貌似兴趣盎然地在看动画片儿、做游戏,课堂呈现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热烈气氛。这样的课有点儿像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也使听课者耳目一新。我曾经多次在观摩课后询问学生的感受,学生用长沙话回答我:“做好事,不晓得排练过好多回了,一点味。”观摩课预先排练在教育界司空见惯,有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是对听课者的尊重,别人来听课,就是要看你一堂最完美的课嘛。殊不知,真实的课都是有缺憾的,完美的课都是不真实的完美。在相当多的观摩课堂里,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就连里面的瑕疵也是故意设置的。听课的人们无法评估这节课的有效率,究竟对各层次学生产生了哪些不同的效果;也看不到这节课的生成性,即教师与学生真实的情感、思维、能力的互动过程,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下课后,听课者会提出各自的看法意见,但是畅所欲言的不多,背后非议的不少。执教者最关心的是领导对自己的印象及同行对这节课的评价,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不受青睐,几乎无人在意问询学生们的真实收获与感受。我想,如今社会上人们应付各种检查弄虚作假的行为表现与其在学校时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影响不无关系。那些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蕴含功底的教师则显得静水深流,他们给学生创建的是真实平和、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上课语言直白简洁,神态轻松随意,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品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老师往往在突然袭击式的听课中得到的评价最高。

有次学校领导通知我们,市教科所的老师会来我们初三年级组,专门听英语课,要求同年级的五位英语老师做好准备。我也不能免俗,尽管那天的课主要是复习用英语购物,不需要很多的课件展示,我为了体现形式多样化,花了好几天时间做了丰富灵动课件。课件里除了静观的图片展示,还有安排不同的学生以营业员的身份上讲台来,亲手操作鼠标去打开各个商店、点击多种商品的动画情景,例如书店、服装店、食品店、文具店、体育用品店、水果店。考虑到平时上课都是我操作电脑里的课件,担心学生上讲台操作电脑会过度兴奋、快速点击,会影响我的时序安排,我事先就让6个能胜任营业员的学生看了课件、熟悉了解各自要负责的操作部分。这6个学生又去告诉6个小组的同学在分组活动中表演在某个商店的购物情景,各小组都围绕自己的营业员操练了一遍。听说有人听课,老师又如此重视,学生都自诩为演员了。在学校阶梯教室上课时,我讲完课后,紧接着是学生的巩固操练。学生积极举手要求上台来当营业员和顾客,由我看似随意地点名,实则是心照不宣地按既定名单的顺序。学生们分六批上来表演了在6个不同商店里的购物情景,我归纳总结后下课。这节课看似新颖热闹,但我觉得索然无味。我始终不能适应这类预先让学生排练情景的课,我觉得自己虚伪做作,上课时会激情全无。下午评课时,主讲人给这节课的评价很高,还特别提到第一次看见中年老师能做出如此精彩的课件等等,都是场面上的好话。没人问我做这样的课件要花多少时间、上这样的课是教学常态吗?我可没有天天如此哟,那要一天24小时精力充沛地工作。

有天我在高二上课,正讲得兴致勃勃,瞥见几个学生斜眼望着教室前门方向,见我严肃地扫视他们,他们只好收回目光。待讲课告一段落、学生自己看书做题时,我才发现前门外面站了两位同事,他们有急事找我,看到我上课精神如此投入,不忍打断我,就站在外面听起课来,他们说想不到你平时上课这么热情洋溢倾情投入。我说:“因为天气晴朗、心情舒畅、学生认真,加上今天新授的内容丰富。谁站在教室外面我都不会注意。”说实话,精神饱满时,我觉得站在讲台上是种令人身心愉悦的享受,头脑里会闪现出表达的灵感,讲课时激情迸发、酐畅淋漓,教学效果也比那些特意预先排练的课强多了。然而,月有阴阳亏缺,人的精神状态也有高低涨落,我精神不振时上的课也是对不起学生与家长、对不起教育事业的。记得那次在高三讲评高考模拟试卷,因为前一天晚上阅完学生的试卷后犯了网瘾,我又上网至凌晨两点。第二天,和煦的春风吹得我直犯困,我忍住哈欠走进教室,给学生发卷后开始讲评。一般情况下,在我给出参考答案并对多数学生失分的疑难问题重点讲解后,学生会就试卷里各自被扣分之处提出异议,有的学生还会与老师探讨、争执,与同学议论。那天上课使我纳闷的是教室里鸦雀无声,显得特别安静,几乎没人提问议论,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气氛不正常。我借着转身面朝黑板书写时接连打了几个哈欠,我是熬夜后倦态毕露,但学生是怎么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下课后,学生们笑着围上来告诉我,刚才是王副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原来如此,我高度近视,只能看清前几排的学生,后面的人对我来说是模糊一片,加上我上课有点儿昏昏欲睡,后面再多坐几个人我也察觉不了。王副校长听完课后没找过我,我也权当没看见未征求意见,这就叫骑马没碰上亲家,骑驴倒碰上了。

http://s10/mw690/0062BdLIzy7diB72Jexf9&690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6" TITLE="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