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2015-06-23 06:26:50)
标签:

回忆录

教师

学生

教学

竞赛

9811月,我带任教班(高二971班)的学生汪可歆、小汤老师带她任教班(初三外2班)的学生陈莎韵一起赴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学生外语口语(外语学校组)竞赛。那次竞赛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据说全国各地有100余万中学生参加了各阶段的竞赛,有2万余学生通过参加当地的竞赛获得了一、二、三等奖。举办大规模的中学生外语口语竞赛在我国是首次。竞赛的目的在于推动中学外语教学改革,鼓励各地中学重视外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中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奖励在外语教学上有成绩的教师,加快在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全面提高基础外语教学水平。我们长沙外国语学校的选手不能参加长沙市普通中学的竞赛,必须参加全国外国语学校在上海组织的竞赛。由此,我校首先在校内竞赛,971班的汪可歆、外2班的陈莎韵分别获得高、初中组的第一名。我和小汤作为指导老师让她俩停课近一周强化训练,又对即兴演讲的题目可能涉及到的范围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后,师生一行四人满怀信心地来到上海参赛。我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报到,住宿在上外宾馆。竞赛组委会将教师和学生分开吃、住,老师是两人住一个标准间,学生是三人共住一个标准间;老师们三餐都是10人围坐大餐桌吃大餐,学生们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吃了大餐,其他时间吃的是分餐式的套餐。这样的精心安排,确实方便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学生能够不受拘束的沟通交流,也展现了上海人的缜密细腻的工作作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们为竞赛的组织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口语竞赛分设高中组、初中组进行。第一轮是命题演讲;第二轮是即兴演讲。演讲的题材广泛,内容积极健康,涉及学习生活、情感体验、个人理想、体育运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多为中学生感兴趣的、中学教材有所涉及的话题。命题演讲时,选手们基本上是背诵各人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这可以体现选手们的英语基本功是否扎实,即语音语调是否规范,语言是否流畅。即兴演讲时,首先将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隔离开,我们老师与听众们一起坐在大厅里,选手们集中在另外的房间,竞赛时,一个个按顺序由礼仪小姐直接带上台演讲。各地的选手通过抽签选定演讲顺序和题目,准备4分钟,然后进行3分钟的演讲,演讲结束后,回答评委所提问题2分钟。评委根据演讲的语音语调、内容、流利程度、准确性、态度方法、时间控制和反应等因素进行评判记分。知识丰富、思维敏捷的选手在即兴演讲时明显占据优势;面对评委的发问从容应对,有独特的见解者更是出尽风头。竞赛情况显示,来自
北京、长春、天津、武汉、重庆、南京、杭州、上海八所老牌外语学校的选手与新办外语学校的选手不属于同一层次。新办外语学校也有后起之秀,如成都实验外语学校、深圳外语学校、浦东外语学校的选手们均表现得相当出彩。南昌外语学校和我们学校一样,是通过转型创办的,彼时都是才创办两年。他们派出的初中选手是一个从小在美国生活的男孩,其口语语音特别地道,听众们无不为之倾倒,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男孩儿仅获得二等奖。相比之下,我校的两名选手就有点儿像打酱油的了。不过,我们这俩女孩儿不畏强手,尽量扬长避短,在台上落落大方地演讲,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都获得了三等奖。
   
赛后第一天,上午是总结表彰;下午是师生分组交流。通过与其他各省外语学校老师的交谈交流,对各地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可以互相借鉴经验与教训,实属机会难得。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是各地外语学校的一大特色。有老师感叹道:台上那些演讲出色的学生口语水平已经大大超过台下当听众的老师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把我们都拍在了沙滩上!我想作为老师,看见学生后来居上应该欣慰,老师就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嘛。更何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取之于水而寒于水,此乃社会历史发展之规律。散会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工作人员建议说,请所有来参赛的老师到他们的书库去看看,可以随意购买外文书籍。所有的外文书籍一律3元一本,他们只是赚个运费。听见此等好事儿,大家都进了书库。只见里面有堆积如山的外文书,大部分书籍装帧精美、纸质光滑、封面雅致大方,是国外一些文化教育机构赠送给中国的。书里没有标价,外面书店无售,卖给我们3元一本真算便宜。我认真挑选了几本我认为有用的书买了。小汤即将结婚,她考虑得长远,为未来孩子的教育着想,她买了满满一个纸箱的书邮寄回去了。这也算是我们来趟儿上海的收获吧。

赛后第二天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外地师生手执上外送的市区图游览上海市区。由于我们师生4人都是首次来到上海,早饭后我们打的直奔第一景点——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外滩。外滩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我们迎着江风站在外滩上,遥望着对面浦东新区,立于陆家嘴上的东方明珠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江面上南来北往的客轮、货轮川流不息,一派熙来攘往的繁忙景象。西岸临江而立的巍峨参差的万国建筑群映照出百年上海的影子。这些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建筑风格迥异、气势非凡、雍容典雅,与东岸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相映成辉,令人目不暇接。小汤和那俩学生不停地拍照,也为我拍了好些张。他们笑称,这是“黄浦江站在黄浦江边”,是我与这条江的缘分。接着,我们去了城隍庙,品尝了豫园的小吃;逛南京路,游览市容兼购物。我们感觉南京路类似长沙的黄兴路,在沿街的商店购物时,顾客可以讨价还价。迥然不同的是,如果在黄兴路的商店砍价买下商品后,营业员脸色郁郁,好像赔本吃了大亏样;在南京路的商店砍价购物后,就听见营业员们用方言议论:“这几个外地人门槛精哟。”上海人折服锱铢必较、精于计算的顾客。上海商店里的营业员多为中年大嫂,与此大相径庭的是,长沙商店的营业员里年轻妹子占了大半边天。

   回到上外宾馆,就见许多学生参赛选手、指导老师都在宾馆门前合影留念。几天的相处,使来自全国各地外语学校的师生结下了友谊,增强了了解,开阔了视野,获益良多。无论是否获奖,所有人都认为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大家欣悦地辞别上海,返回各自的学校。

http://s1/mw690/0062BdLIzy7dar9bWxOf0&690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TITLE="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

http://s10/mw690/0062BdLIzy7dar9ytYJ49&690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TITLE="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

http://s1/mw690/0062BdLIzy7dar9YS64a0&690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TITLE="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

http://s6/mw690/0062BdLIzy7darabCypd5&690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TITLE="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

http://s8/mw690/0062BdLIzy7darardAP87&690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TITLE="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

http://s16/mw690/0062BdLIzy7daraDGCrff&690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TITLE="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5"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