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读张岱 |
古今义烈传自序
张岱
天下有绝不相干之事,一念愤激,握拳攘臂,揽若同仇,虽在路人,遽欲与之同日死者。余见此辈,必甚壮之。故每涉览所至,凡见义土侠徒,感触时事,身丁患难,余惟恐杀之者下石不重,煎之者出薪不猛。何者?天下事不痛则不快,不痛极则不快极。强弩溃痈,利锥拔刺,鲠闷臃肿,横决无余,立地一刀,郁积尽化,人间天上,何快如之!
苏子瞻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尝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余于节义之士,窃亦为然。当其负气慷慨,肉视虎狼,冰顾汤镬,余读书至此,为之颊赤耳热,眦裂发指。如羁人寒起,颤栗无措;如病夫酸嚏,泪汗交流。自谓与王处仲之歌“老骥”而击碎唾壶,苏子美之读汉书而满举大白,一往深情,余无多让。
因忆少时读水浒传,宋江为宋室一大盗侠,少有折挫,辄为之扼腕懊惜,与官兵截杀,惟恐水浒之人不获全胜。一至从征大辽,手足零落,惨然悲悼,不忍终卷。宋江,盗也,何爱护之若是?无他,为忠义两字所挑激也。夏间,余偶令小傒演魏珰剧,聚观者数万人。酖杀裕妃,杖杀万燝,人人愤悒,弩目相视。至颜佩韦击杀缇骑,人声喧拥,汹汹崩屋,有跳且舞者,大井旅店,勾摄珰魂,抚掌颠狂,楹柱几折。可见忠义一线不死于人心。田横五百人皆为义死,岂五百人不混杂一不肖哉?一人创而死义,四百九十九人不得不死于创义之人,如谓为田将军而死,又其第二念矣。听郑声而思淫,听鼓鼙而思勇,情以境移,人缘物感,无怪其然也。
余自史乘旁及稗官,手自钞集,得四百余人,系以论赞,传之劂剞,使得同志如余者,快读一过,为之裂眦,犹余裂眦,为之抚掌,犹余抚掌。亦自附子瞻之蓄药酿酒,不以为人,专以自为意也。
龙飞崇祯辰鞠月,会稽外史宗子张岱读书于寿芝楼,秉烛撰此。 明崇祯刻本古今义烈传
咬文嚼字:会稽外史
书圣王羲之是右将军、会稽内史,相当于位居东南战区司令、直辖市市长。张岱自称“会稽外史”,十分有趣。一内一外,致敬乡贤。外之于内,有槛外人之于槛内人的意味,张岱一生见弃于仕途,不入主流。(右将军是军号,属三品将军,是官品和军阶的象征,既有军衔性质又有实质权位,是当时军政要员出镇地方时朝廷所授之职,且因右将军是重号将军,得以开府置佐,一般只授予州刺史,郡守中能获此殊荣者仅会稽和丹阳二郡)
述史十四章 王右军
张岱
晋代风流,会稽内史。峻岭崇山,修禊上已。笔飞在空,鹅浴于水。丝竹山川,终以情死。【评】归到情字,匪世所解。
此诗述王羲之。张岱认为王羲之是晋代风流的代表人物,然后重点说他兰亭修禊的事情。“笔飞在空,鹅浴于水”,既说明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又说明王羲之爱鹅之事。“丝竹山川,终以情死”,正是对山川的热爱,造成了王羲之过于深情而死。张岱应该有自况的意思在里面。
而徐渭也曾自称外史:外史徐渭曰:余读《离骚》及阅青霞君塞下所著《鸣剑小言集》、《筹边赋》,扼腕流涕。
米海岳芾也曾被张岱称为外史:
米海岳
海岳外史,出守灵璧。怪石为供,抱眠三日。袍笏拜之,诡言长揖。方道米颠,不可无一。【评】灯下取影,踽踽欲动。
米海岳
此诗述米芾。瞅准了一件事情。米芾到灵璧作官,每天沉溺于灵石、怪石、异石之间,让人将这些石头挪来,便可“抱眠三日”,写米芾之痴。米芾给人写完信后,在信末要“再拜”,就真的对着信拜上两拜。张岱觉得像这样癫狂的人,不能没有一个。自然有对这样的人的高度认可在里面了。(米芾袖石被张岱运用到红楼梦中的僧道袖石。)
外史解释:
1.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2.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汉黄宪的《天禄阁外史》、 清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3.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元张雨称句曲外史, 清恽格称白云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