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红楼梦真相还原》第三集   群芳之冠薛宝钗

(2018-10-17 09:51:29)
标签:

转载

   群芳之冠薛宝钗

 

《红楼梦》借助中国古代术数文化体系,用章回结构

填数的组装方法,为世人填出了一个关于死生关于

        新老交替的充满希望的历史命题。

 

薛宝钗是作者寄予希望的新一代贾母,这种希望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就有描写。

贾宝玉过生日,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人在贾宝玉房中夜间摆宴庆贺,因人少不够热闹,又请来了薛宝钗、贾探春、林黛玉、史湘云、李纨等众姐妹,席间由贾宝玉提议抽花签行酒令。薛宝钗领头第一个在签筒里抽签,抽出一根画有牡丹花的签,签上题着“艳冠群芳”四个字,并刻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此签的大体意思是,薛宝钗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花,是花中之王,即便是无情的人,见了牡丹花一样的薛宝钗也要动心。而第七位抽签的人是林黛玉,林黛玉抽得芙蓉花,为什么让薛宝钗第一个抽签,并且抽到的是充满希望的上上好签,是“艳冠群芳”光彩照人的牡丹花;而林黛玉却排名朝后,并且抽出的仅仅只是普普通通的芙蓉花。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复杂暗示,为什么?林黛玉在轮到自己抽签前曾默默想“不知有什么好的被我擎着才好”,林黛玉希望抽到好签,林黛玉抽的签上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上有一句旧诗“莫怨东风当自嗟”,签上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林黛玉希望抽到一根上上好签,但事与愿违,偏偏抽到一根写满颓丧句子,令自己伤心绝望的下下签。

这究竟为什么?

抽签活动安排在章回结构图第六十三回的正北方,正北方是第一章回的起头,一为大,一为头,薛宝钗领头第一个抽得“艳冠群芳”的牡丹花,暗示牡丹花对应正北方一为大的方位;而安排林黛玉第七位抽签,关键在“七”数,因为“七”数是“洛书”歌诀“左三右七”的“右七”数,“右七”是西方金位,林黛玉对号入座西方金位,西方金位对于代表“双木”的林黛玉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充满希望的上上好签。

 

而竭力塑造“艳冠群芳”的薛宝钗,是《红楼梦》有意为之的。

在《红楼梦》第一百零七回,因为东府、王熙凤家被抄,贾母埋怨儿孙不为祖宗争气的同时,又心疼儿孙,在含悲忍泪分派完自己一生的积蓄数万余两银子给儿孙后,又反过来开导安慰儿孙们一定要振奋精神。紧接着第一百零八回,贾母对薛宝钗、林黛玉、王熙凤三人作出评价,贾母说:“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耐得贫贱才好。你宝姐姐生来是个大方的人,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如今在我家里,宝玉待他好,他也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你林姐姐那是个最小性儿又多心的,所以到底不长命。凤丫头也见过些事,很不该略见些风波就改了样子;他若这样没见识,也就是小器了。”

贾母的评价十分客观,恰到好处又直截了当,因为《红楼梦》说千道万,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塑造一个光彩照人的群芳之冠牡丹花薛宝钗。

为什么?这就要从薛宝钗的两次生日说起。

 

 

1、薛宝钗两次生日安排

 

《红楼梦》中许多人过生日,都有不同程度的精彩描写。比如群芳开夜宴贾宝玉过生日,薛宝钗抽签得牡丹花,林黛玉抽签得芙蓉花的描写都很精彩,参加者都是年轻人,没有长辈在场,仅李纨稍大几岁,大家可以无拘无束谈天说地,甚至于闹翻了天也没人敢说,贾宝玉生日过得异乎寻常热闹。而同样精彩的生日,是薛宝钗的两次生日,我们说同样精彩,有两个原因:一是薛宝钗的两次生日安排,是经过精确计算出的精妙绝伦的章回安排;二是《红楼梦》中所有人的生日费用,除薛宝钗生日费用由贾母大包大揽买单外,没有人可享此殊荣。

 

对照:《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见图例一)

 

薛宝钗第一次生日安排在第二十二回,由贾母出资二十两银子,交与凤姐置酒戏,记住是二十两银子置酒唱戏;薛宝钗第二次生日安排在第一百零八回,同样由贾母出资一百两银子,交由鸳鸯让外头预备两天的酒饭,记住一百两银子预备两天的酒饭。按情理分析,第一次生日又置酒、又唱戏,二十两银子无论如何都操办不下来,此次生日聚会人数众多;第二次生日仅备两天酒饭,一百两银子又根本用不完,此次生日聚会人数较少,如林黛玉、贾迎春已死,贾探春远嫁在外,金钏、晴雯、司棋等都已相继死去,两天酒饭根本用不了一百两银子。如果将两次生日所用银子颠倒一下,第一次人多热闹用银一百两,第二次人少冷清用银二十两,就显得非常合于情理。但《红楼梦》将错就错,第一次用银二十两,第二次用银一百两,两次用银共一百二十两。为什么不多不少,恰好一百二十两?为了填《红楼梦》一百二十章回数,因为《红楼梦》的章回数,不能多不能少,只能安排一百二十回。

薛宝钗第一次生日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薛宝钗来了,贾母喜欢薛宝钗稳重和平,所以主动出二十两银子给薛宝钗过第一个生日;薛宝钗第二次生日的间接原因,是因为史湘云提醒贾母后天是薛宝钗生日,史湘云还说:“况且宝姐姐也配老太太给她做生日”,于是贾母于第一百一十回临死前的第一百零八回,再次高高兴兴出一百两银子为薛宝钗过第二个生日。

贾母一生精打细算,从不乱花钱,却愿意两次拿出银子,给薛宝钗做生日,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唯一享受此殊荣的人。薛宝钗何德何能?凭什么资格配老太太两次给薛宝钗做生日?薛宝钗凭艳冠群芳牡丹花的资格,贾母给薛宝钗做生日,就是给艳冠群芳的牡丹花做生日。在荣国府,作为贾氏家族中的女主人,能称为贾母的人,第一代、第二代《红楼梦》中没有交待,第三代史候家小姐被尊称为贾母,因为有德有才,配称贾母。第四代王夫人不被称为贾母,仅称王夫人,为什么?王夫人论才干不足,论德亦不全,喜好偏听偏信又喜怒无常,却有两大功劳:一是为贾家生了二子一女,即贾珠、贾宝玉、贾元春;二是为贾家第五代娶了一个德才兼备又能当家作主的薛宝钗。为什么?第一百零二回王夫人对薛宝钗说:“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指凤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将来这一番家事,都是你的担子。”第一百一十回贾母死,第一百一十四回凤姐死,王夫人又十病九痛,将来一番家事的担子,责无旁贷落在了艳冠群芳的牡丹花薛宝钗肩上。原来薛宝钗肩负管理贾府家事的担子,是将来贾府当家作主的女主人,是新一代贾母,因此配贾母给她过生日。

贾母为薛宝钗过生日,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贾母为自己行将老去的生命礼葬送行;二是为薛宝钗祝福,希望这位未来的“新贾母”健康长寿,有一番大作为。

那么,薛宝钗的两次生日安排,在章回结构中有讲究么?当然有。至少有两层意思:

一是通过章回排序组卦。薛宝钗第一次生日安排在第二十二回,方位在西北方后天八卦乾卦位,乾为天。第二次生日安排在第一百零八回,方位在西南方后天八卦坤卦位,坤为地。在“洛书”安排中,西北乾卦属“六八为足”的位置,“足”在下;西南坤卦属“二四为肩”的位置,“肩”在上。薛宝钗两次生日章回安排的目的,就是安排“肩上足下”的“地天”格局,就是安排坤上乾下,组成一个始终隐藏在《红楼梦》中的“八一地天泰”卦。

二是通过生日活动明确章回方位。《红楼梦》作者在第二十二回描写薛宝钗第一次生日说明,薛宝钗生日是正月二十一日。二十一日对应正西方第二十一回,正西方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正位,所以庆寿家宴酒席安排在正西方女主人贾母内院。薛宝钗第二次生日寿宴提前一天安排在正西方,与第一次生日在同一个方位。为什么两次生日安排在同样的正西方?因为正西方是贾母内院,是荣国府贾家女主人正位,安排新贾母薛宝钗在正西方过生日,其象征意义就是新一代贾母薛宝钗,可以名正言顺又堂堂正正的在西边荣国府当家作主。

第一百零八回史湘云说:“宝姐姐不是后儿的生日吗?”“后儿”指“后天”。针对“后天”而言,今天是第一百零八回,明天是第一百零九回,后天是第一百一十回。也就是说,西北方位的“后天”对应薛宝钗第一次过生日的第二十二回,方位同样是西北方。为什么史湘云要在第一百零八回强调薛宝钗的生日是“后天”。“后天”二字什么意思?“后天”二字暗指“后天八卦”,暗指西北方乾卦位,西北方乾卦位是“后天”八宫八门中的“开门”,薛宝钗的两次生日安排在西北“开门”位,暗藏“开始”的意思;紧接第一百一十回,贾母的死被安排在同样的西北“开门”位,暗藏结束的意思。贾母为史家小姐,史家的“史”字暗寓女人的历史,宝钗、贾母同为贾家媳妇,一生一死,都安排在西北“开门”位,暗寓的就是老贾母死亡,老一代女人的旧历史结束;新贾母诞生,薛宝钗代表新一代女人的新历史开始。

平心而论,以薛宝钗的智慧才华,修养胸襟,以及对世事的洞察力和处事能力,若是生为须眉,定可出将入相,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便是《红楼梦》千方百计塑造“老贾母”为薛宝钗这位“新贾母”大张旗鼓过生日的主要诉求点。

《红楼梦》借助中国古代术数文化体系,用章回结构填数的组装方法,为世人填出了一个关于死生,关于新老交替的充满希望的历史命题,令人惊叹不已,拍案叫绝!

 

2、三家小姐嫁贾家

 

大家知道,《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安排,是以宁荣二府展开叙述的,而在宁荣二府的叙述中,又是以荣国府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因为在《红楼梦》中,一切人物的命运安排,一切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都是紧密围绕荣国府的沉浮兴衰而形影不离的。正因为如此,《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中被称为天下望族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虽说关系密切,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有主、从之分的,贾家为主,史、王、薛三家为从。而所谓四大家族“一荣即荣,一损即损”的说法,主要是针对荣国府贾家的沉浮兴衰说的。至于史、王、薛三家,与“一荣即荣,一损即损”的说法关系不大,比如贾母本家,也就是史家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丝毫影响不了贾家的沉浮兴衰,更何况,贾母嫁到贾家六十多年,贾母一次都没有探望过史侯本家,说明史家的存在相当于背景道具;又比如王夫人本家,无论王家的亲戚王子腾是如何升官发财,如何命丧黄泉,同样影响不了贾家的沉浮兴衰;还比如薛姨妈本家,连影儿都找不到,能找到的证据就是薛蟠“天不怕地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的败家精神和败家行为。面对薛蟠把家产折腾精光的种种败家描写,贾家只能象征性的做一些精神安慰,绝不做实质性的经济援助。

由此看来“一荣即荣,一损即损”这句话与史、王、薛没有经济关系,所以不存在“荣损”问题。那什么是“荣损”问题呢?这就是三家小姐嫁贾家的婚姻关系。

《红楼梦》最大看点之一,就是“护官符”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即荣,一损即损”的婚姻关系。四大家族的婚姻关系以贾家为中心,分别娶了史、王、薛三家小姐为妻,三家小姐的命运将不可避免的随着贾家的沉浮兴衰而变化,贾家代表人物是谁呢?

第一代:荣国公生父生母

第二代:荣国公

第三代:贾代善娶史家小姐(贾母)

第四代:贾政娶王家小姐(王夫人)

第五代:贾宝玉娶薛家小姐(薛宝钗)

第六代:贾兰和未出世的贾桂

 

在六代人中,第一代荣国公生父生母是谁,荣国公夫人是谁,《红楼梦》中没有写也没有交待。“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以贾家为主,贾家“为主”的具体表现就是分别娶了史家、王家、薛家的小姐为妻,她们就是第三代贾母、第四代王夫人、第五代薛宝钗。

针对《红楼梦》中薛宝钗既成事实的婚嫁安排,红学界不少专家非常反感,认为薛宝钗这个油滑世故又居心不良的反面教材,说什么也没有资格和贾宝玉拜堂成亲,和贾宝玉拜堂成亲的应该是林黛玉,林黛玉不行的话,至少也应当和史湘云成亲才符合情理,这样人的感情上也才接受得了,理由是贾宝玉和史湘云应该结为夫妻,因为《红楼梦》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精彩描写,贾宝玉、史湘云又正巧各有一只“金麒麟”,完全符合白头到老的证据描写;甚至还有人根据《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的一句诗“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推算出林黛玉、薛宝钗因种种变故下嫁给了贾雨村,成为贾雨村的一妻一妾,林黛玉可爱为妻,薛宝钗太坏只能做个小妾。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87版《红楼梦》的36集电视剧,硬是活生生把光彩照人的薛宝钗毁掉,弄成个盲人村妇,并让薛宝钗这个盲人村妇在袭人蒋玉菡家与乞丐贾宝玉久别重逢。诸如此类不伦不类的例子数不胜数。究其原因,都因读不懂薛宝钗,不理解薛宝钗,因此产生排斥心理,于是对《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臆想猜测,老想着置薛宝钗于难堪,并为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我们认为,无论反感,还是悲哀,以至对薛宝钗种种不友好的臆想猜测,都因为读不懂薛宝钗。

 

3、新一代女主人薛宝钗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王熙凤精明强干,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是脂粉队里的英雄。但在贾母的评价中,王熙凤不过是个“略见些风波就改了样子,没见识的小器人”。而对薛宝钗的评价,却是“受得富贵耐得贫贱,大方有福气的人”。为什么凤姐、宝钗两人的评价竟然天壤之别,难道是贾母信口开河说出的糊涂话,还是贾母的真心话?贾母说的是真心话。因为《红楼梦》把薛宝钗塑造成了一位几乎完美无缺的人,薛宝钗一身助人为乐,遇险不惊又安分随时,活得正大光明,活得问心无愧。薛宝钗熟知为人处世之道,精通诗词歌赋,杂学文艺无所不晓,因此人人敬服,深得贾母王夫人等长辈的信任和喜爱,以及大观园中众姐妹和丫头下人们的尊重、拥戴。而且,薛宝钗是贾宝玉尊称为师父的“一字师”,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花,是贾母大张旗鼓为其两次过生日的群芳领袖。

薛宝钗是《红楼梦》唯一用正笔描写最多的人,只要薛宝钗一出场,即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薛宝钗时时顾全大局,凡事处之泰然,时常关心帮助别人。

试举几例,如:史湘云来去匆匆,因为经常打搅众姐妹于心不安,想请客答谢一下,但又力不从心,薛宝钗立竿见影,真心实意出钱出力出螃蟹,为史湘云办了一场皆大欢喜的螃蟹盛宴,成全了史湘云做人的尊严。如:邢岫烟家境贫寒投奔邢夫人,因无钱当衣恰巧当在薛家当铺,薛宝钗知道后立即从自家当铺拿出当票,悄悄地将当票还给了邢岫烟,保护了邢岫烟做人的自尊。如:金钏投井死了,投井为横死,不算正死,人人忌讳,金钏无妆裹衣服发送,薛宝钗也将自己的两套新衣服送给金钏妆裹。如:不愿做小妾姨娘的鸳鸯,当奋起反抗,用生命作出代价追随贾母殉葬而去的时候,薛宝钗面对装有鸳鸯遗体的棺木,又奠又拜,狠狠的哭了又哭,用真性情安抚了反抗者不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灵魂;等等。

在《红楼梦》中,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都与薛宝钗关系不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薛宝钗没必要闲事管得宽,没有人一定要薛宝钗多管闲事。但薛宝钗为什么管了又管呢?《红楼梦》让薛宝钗担当艳冠群芳的牡丹花,就是为了让牡丹花王统管百花的生老病死;《红楼梦》中的花花草草代表女人,女人的事女人管,薛宝钗是女人的依靠,女人的主心骨,因此薛宝钗不能不管,薛宝钗必须管,必须立竿见影管出一番女人的新天地。

总而言之,《红楼梦》在成功塑造了薛宝钗的同时,却又让薛宝钗留下了太多的缺憾,为什么?因为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女人,是“薄命司”中同样悲惨的女人。薛宝钗一生出来就从胎中带出一股热毒,需要从小就吃“冷香丸”,成亲之后,眼巴巴盼望着新生活的开始,而刚成亲不久的丈夫贾宝玉就出家当了和尚,自己成了寡妇,腹中的遗腹子生死未卜,仿佛一切都成了未知,薛宝钗何去何从,似乎一切都没有了答案。

然而,《红楼梦》千里伏线,早在第五回《红楼梦》仙曲“老来富贵也真侥幸”这句歌词中给出了明确答案,此句歌词提示薛宝钗老来富贵的命运,是一句祝福薛宝钗老来富贵的话。为什么说是祝福薛宝钗的话呢?因为在《红楼梦》中,能让贾母亲自为其过生日,并给出最高评价的人,仅此薛宝钗一人,而薛宝钗本人又身怀六甲,担负着为贾氏宗族传宗接代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同时薛宝钗又是人人敬服、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女主人。但不幸的是,这句祝福薛宝钗命运出现转机的吉祥话,一直被红学界不少人张冠李戴的误戴在李纨头上,这种误戴,损害了《红楼梦》中无数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最显著的例子,就是87版《红楼梦》电视剧大结局,该剧视而不见《红楼梦》早以给出的确凿证据,硬是活生生把“老来富贵”又光彩照人的薛宝钗弄成个盲人村妇;更甚者,为了增添大结局悲剧气氛,又莫名其妙的让乞丐贾宝玉身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站在白茫茫雪地里,让贾宝玉用迷惘呆傻的目光看着贾雨村被官府披枷戴锁押解着从眼前的雪地里消失,然后贾宝玉雪地里仰天长啸,然后《红楼梦》大结局在贾宝玉莫名其妙的笑声中匆忙收场。这种一厢情愿、不着边际、不负责任的匆忙收场,在《红楼梦》中查无实据。但87版电视剧为什么要把薛宝钗弄成个盲人村姑呢?也许认为油滑世故的薛宝钗不该伙同其母薛姨妈与王熙凤同流合污夺人之好,霸占了本该属于林黛玉和贾宝玉拜堂成亲的机会。为了排解反感薛宝钗产生的怨恨情绪,于是薛宝钗成了87版大结局中什么也看不见的盲人村姑。

薛宝钗真的成为什么也看不见的盲人村姑吗?绝对不!因为不是事实。《红楼梦》绝没有让艳冠群芳的牡丹花薛宝钗成了一个身心不全的盲人村姑,绝没有安排群芳领袖薛宝钗如此悲惨的命运结局,而是给薛宝钗安排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这就是我们前面展示的“老名公山子野”中“山子”二字隐藏着的“八一地天泰”阳光大道。薛宝钗的最终归宿就是“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的写照,遗腹子贾桂顺利的生出来,并且在新一代女主人、新贾母薛宝钗的精心照料教育下,长大成人,与李纨的儿子贾兰一道,走出一条“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路,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八一地天泰”的阳光大道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