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品赏析:唐越窑青釉玉璧底钵碗和五代越窑青釉执壶

(2015-04-26 20:45:31)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分类: 文物艺术品鉴定专家

                精品赏析:唐越窑青釉玉璧底钵碗和五代越窑青釉执壶
                                                      
                                          文、图/  永乐收藏网版主陈 平
                          

   东汉时在今浙江余姚、慈溪、上虞一带,已经能烧制出成熟的瓷器,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自东汉至北宋的1000多年间,瓷器生产从未间断,以唐、五代最为精致。据考古资料报道,迄今发现的越窑窑址多达700余处,以鳌唇山东晋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分布在今浙江东部的宁波、绍兴地区。主要集中在甬江流域、浦阳江流域。其中仅上虞和慈溪两地就有600余处窑址。慈溪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区域,沿湖有125处窑址,唐宋窑址就有100多处。越窑因唐时属越州,故名。其在中国早期制瓷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江南地区的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和北方的耀州窑、寿州窑的许多窑场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越瓷产品行销国内,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中亚和海 外。越窑是母亲瓷,是后来各种青瓷的祖先。并形成了青瓷六大窑系(越、婺、岳、洪、寿、耀)。
   东汉、三国时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淡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西晋时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南朝到唐代早期,一部分产品釉色泛黄,开细密纹片。唐代的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当时诗人颜况称越泥似玉之瓯,许浑赞越瓯秋水澄,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更是千古名句。五代至宋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釉层变得透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代吴越时越窑已“臣庶不得用”,已列入贡品作为效忠中原王朝和结好友邦的特殊商品。。供御瓷器订制数量少则万件,最多一次多达十四万件。越窑装烧方法,东汉、三国时主要用三足支钉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唐、五代在圈足内缘以其专用器具垫烧,在宋代则用泥团在圈足底部支烧。
    越窑瓷具备很多特点,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真是如冰似玉,深得国内外人们喜爱。唐代越窑多素器,但器表也偶有少量装饰,以划花纹为主,也有镂雕工艺的产品。划花线条简练,寥寥数笔,化作一朵盛开的荷花,或是卷叶荷花,或是花朵舒展、枝叶对称的海棠花及四瓣花。印花多饰于碗心、盘底等圆形画面上,有云龙、寿鹤和花卉,唐代文风尽展风采。晚唐时,越窑又烧制出釉下“褐彩”装饰,虽是一种创新只延续到五代,可惜逐渐消失没有发展下来。而划花的装饰仍占主要地位,并一直得到发展和延续。兹介绍两件越器藏品供大家赏析。
      
↑笔者藏唐越窑青釉玉璧底钵式碗 ,高5.、口径13、底径5.5厘米。敛口、斜弧腹,玉璧形底。里外满施青釉。从各方面特征看,其应属于唐代中期越窑产品。此碗造型优美,工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淳素。
    玉璧底碗始见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在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如浙江的越窑、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义窑、山西的浑源窑、陕西的耀州窑,湖南的长沙窑等都有烧造。外国的很多古城、古遗址中也出土有中国的玉璧形底瓷碗。这种碗的品种主要是青瓷和白瓷。口边有唇口和不带唇口的两种。碗壁有的微带弧度,有的直壁斜出(如故宫藏品)。足一般宽而浅,中心凹处有的施釉,有的无釉。这种碗造型风格新颖,是一种高档的饮食用具。此碗与故宫藏唐越窑青釉玉璧底浅碗堪称姊妹,极具品位,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http://www.yonglsc.com/UploadFiles/clubfiles/2012-09/2012092313040093380.jpg
 
 与故宫藏品相类似的唐越窑青釉玉璧底浅碗

   
    笔者友人藏五代越窑青釉执壶,通高22.5、口径13.8、底径13厘米。壶撇口,长颈,溜肩,圆形腹,浅圈足,露胎。壶身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连于口、肩之间的曲柄。造型釉面,釉面温润,壶内外及足内满施青釉,该壶比例适度,线条流畅,丰腴华美,精美绝伦,出类拔萃。惟流内端周围釉面呈橘皮状波浪釉,但小恙不掩大美。此壶的亮点还是它的釉色,清幽淡雅,宛如一池碧波,与造型相得益彰,再加以细腻坚致的胎质,仍不失为五代越窑的一件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